搜索
李杰的头像

李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23
分享

晒秋

秋天,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任凭煦暖的阳光尽情地洒落,阳光的柔和极力凸显着云贵高原独有的空灵之感,任性地洒向家乡的高山、田野、河流,将一地金黄铺满了家乡的秋天,也铺就了金秋里那抹惹人陶醉的乡愁。

极目四顾,田野里到处是忙着收割稻谷的农人们,机耕道上车来车往,车上装着一袋袋码放整齐的稻谷或者苞谷,一车又一车地忙着往家里运送。院子里的农人们正在忙着翻晒从稻田里收割回来的稻谷。于是,每家每户都在趁着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晾晒着稻谷、苞谷等农作物,在金黄的阳光下用将同样是金黄色的稻谷、苞谷铺满了农家小院,在云贵高原上描绘出一幅独具特色的晒秋图,使家乡的秋天变得恬静而丰满,越发显得诱人。

家乡晒秋不仅仅是晾晒水稻、苞谷等农作物,也是晒父老乡亲们甜蜜的笑容。他们赤着脚不断翻晒着从田地里收回来的农作物,让阳光的温度驱赶着农作物体内的水分,以确保存放时农作物不会霉烂变质。农人们累了便从家里拿出水烟筒,叫上周围同样也是在翻晒农作物的左邻右舍的邻居,坐在一起一边轮换着抽水烟筒,一边交谈着收成分享着丰收的喜悦,一时欢快爽朗的笑声便在金秋的阳光下肆无忌惮地回响着,甜蜜的笑容里传递着农人们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在阳光下不断翻晒农作物的父老乡亲们不时抬头看看明媚的天空,柔和的阳光便洒满了他们那布满沧桑皱纹的面庞,他们眯着眼睛看天空的同时,就会发自内心地从眼角溢出甜蜜的笑容,以农民最淳朴的方式感谢党的惠农好政策以及那个给大家带来丰收的年景。

当然,晒秋也不一定都是晒笑容,有时候也是晒喜忧参半的心情。云贵高原的天气总是变化无常让人琢磨不定,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瞬间也许就会变成乌云密布甚至倾盆大雨,让晒秋的农人们措手不及。所以晒秋的农人们一边不断地翻晒水稻、苞谷等农作物的同时,还要高度关注着天气的变化,一旦发现有即将下雨的苗头,便要提前着手归拢院子里晾晒的水稻、苞谷等农作物,归拢后要么搬进家里,要么就地用塑料薄膜进行遮盖,以免被雨水淋湿。因此,晒秋的农人们总是带着喜忧参半的心情,忙得不亦乐乎的。

尤其是前些年经济条件相对滞后的时候,院子里晾晒的农作物便是一家老小赖以维持生计的口粮,更是不敢轻易抛洒浪费一粒的。因为那些年老家还是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都是传统的,加上水稻、玉米等种子还是传统的常规种子,所以种出来的庄稼产量不高,大家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一些人家依旧出现了“苦一年只够吃半年”的情况。那时候由于大米的价格比玉米贵,卖一斤大米可以买两斤多苞谷,大家从田里收回来的大米都舍不得吃,而是拿去市场上卖了买回更多的苞谷回来供一家人艰苦度日,使得家乡种水稻的父老乡亲却常年吃着苞谷面。

所以,在那个年代里晒秋就显得格外的重要。院子里那些有缝穴的地方,农人们会找一些东西填充进去,避免农作物落进去造成浪费。有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直接不在院子里晾晒农作物,而是用簸箕晾晒。翻晒时也格外小心,不允许有丝毫抛洒浪费,如果小孩子翻晒时不小心浪费了粮食那是要挨揍的,连大人翻晒时不小心抛洒了几粒粮食都不可避免的要被一顿骂,弄得晒秋的人整天都提心吊胆的。尤其是那些顽皮的狗,会趁晒秋的农人们不注意的时候,跑到晾晒着粮食的院子里嬉闹打滚,弄得满身沾满了谷物等粮食,有的甚至跑到晾晒粮食的院子里撒尿。待到农人发现后,免不了一顿棍棒石头的追打,狗便带着撕心裂肺的哀鸣在寨子的小路上亡命地逃串,不绝于耳的惨叫声让人心生可恶之际难免又有几分同情,直至累得满头大汗的农人停止了追打狗也不停歇下来,惹事的狗有的几天才敢回家,有的甚至从此就消失了。所以,那些年家乡的晒秋其实变成了晒一家人的生计,人们从院子里晾晒粮食的多少,便一目了然地知道了你家的富裕程度。

还记得那些年交公粮的时候,家乡的晒秋显得格外的热闹,由于粮站就在老家的寨子里,四里八乡的农户都会人挑马驮地把粮食搬到这里来交公粮。因为交公粮是有时间限制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标准上交,所以一些粮食由于还没晒干达不到上交标准,便要在粮站的院坝里进行晾晒,直到晾晒到经过粮站工作人员检测合格为止。那时候粮站宽大的院坝里总会聚集着很多晾晒粮食的的人们,他们各自守候在自家晾晒的粮食面前,不断地在太阳下翻晒着,满满的院坝都晒着粮食,晒秋的场景较为宏大壮观,每家之间只留一小条缝作为界限。院坝在交公粮期间根本没有空闲,都是你家晾晒好,我家就接着晾晒,大家都排着队,都希望早一点将粮食晾晒干,尽快完成上交公粮的任务。

晒秋作为记忆里一抹挥之不去的乡愁,它的存在形式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因了晒秋的农人们的心情不同而不断地改变着。但是,不管它怎样改变,它都是家乡秋天里一道唯美的风景,是记忆里时间越久远却越发浓烈的那抹乡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