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里,祖辈留下的值得留念的东西,就是院坝里的那口水井。到现在也有上百年历史了。
小时候我听爷爷说:“当时自家没有井,要到远处别人家井里去挑水喝,非常不方便。后来家里花费了一头肥猪和两担稻谷,请人打井,耗时半个月才打成这口井”。
这口井圆圆的,有5米多深,直径1米。井边是用卵石一层一层砌起来的。
这口井是浅层井,井里的水也是随季节变化的。夏秋季,降水多,井里的水也多。特别是夏天暴雨后,满满的一井水。冬春季降水少,井里的水也少。
夏秋季井水虽多,可水质不好。暴雨后,水浑黄浑黄的,要等水里的渣滓澄净后才能使用。冬春季井水少,可水质好,满满一缸水清洌可鉴,用瓜瓢舀起水来就能喝。
自从有了这口井,家里就像增添了一个壮劳力。过去要老远去挑水,劳累不说,花在挑水的时间上还不少。现在就在院子里就能挑水,既省时又省力。
自从有了这口井,这口井就养育着我和我的家人们:喝井里的水,用井里的水做饭洗衣洗澡,喂鸡喂猪喂牛,等等。这口井刚建好时,仅供爷爷一家几个人使用。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到了我们这一代,这口井要供3家10多个人使用。
这口井所在的地方也就成了最忙碌的地方。每天,家人们围着井边转,不是在井边打水洗衣服,就是在井里挑水做饭。
挑水可是劳力活。夏天还好办,涨水过后,水井也装满了水,挑着水桶弯一下腰就打满一担水。冬春季,井里的水少,就要用一根5米多长的竹竿,用绳子套上水桶放到井底去提水。一桶水50多斤,要用双手一鼓作气提上来,没有力气是不行的。我15岁时才能从5米多深的井里用手提满满的一桶水上来。
这口井里的水一般来说供家人们使用是没问题的,可也遇到过不够用的时候。记得有一年暖冬,降水稀少。除夕那天,家家都煮年饭,用水量大增。井里的水不一会就没了。按照老家的风俗:除夕这天一定要把缸里的水灌满,大年初一是不能到井里去挑水的。吃了年夜饭,就一直等井里浸出水来。可等到夜里10多点钟,还是打不上水。父亲只好挑着水桶,让我打上电筒,到别人家的井里去挑水。我们忙乎了大半个小时才把家里的水缸灌满。在挑水的路上,我心里直埋怨:当年打井时,咋不把井挖得深一点,打得大一点。
夏天的傍晚,井边也成了家人们纳凉的好地方。吃过晚饭,大人们就抬上小板凳,拿着芭蕉扇到井边纳凉。他们从井里提一桶水上来,泼在地面上,地面的温度瞬间就降了下来。从井里冒出的一股股凉气还不时带来丝丝凉意。大人们坐在井边唠着嗑子,小孩们则在大人身边跑来跑去躲着猫猫。
淘井可是件麻烦事。这口井每隔两年就请专人下去淘一次,不然井底被淤泥塞满就浸不出水来。可淘井时,既要防止石头松动垮塌,又要防止苔藓滑溜。只能一个人套上安全绳用双手使劲撑着井边慢慢下去。到了井底要站在水中一点一点把淤泥清理出来用小箢篼装上,让井口的人小心翼翼提上去倒掉。淘井一般在冬春季节井水少时下去淘。这时天气寒冷,光脚站在井水里更冷,装淤泥的小箢篼还不断往下滴泥水。每次淘完井,淘井师傅都满身污泥、全身湿透。
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家里也使用上了自来水。从此,我家那口水井就废弃了,家人们用一口铁锅把它盖了起来。
现在这口水井就静静地矗立在院坝里。我每当看到它,就想起了当年我在井边和小朋友躲猫猫的情景,以及家人们在井边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