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栗华的头像

栗华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9/17
分享

穿越时空的汽笛声

中国人近百年来的筑路之梦从未断。回溯历史,铁路发明之初传到中国,无论是对铁路心存芥蒂还是一心向往,在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中,毕竟铁路在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铁路的历史性作用跟军事战争挂钩起来的时候,詹天佑完成了中国人自己修一条铁路的梦想。一百年来,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铁路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军事作用改为与人人相关的生活方式。当蒸汽机车陈列到博物馆,绿皮火车退出历史的舞台,从磁悬浮的横空出世,再到动车上微笑迷人的动姐,从电气化铁路到高速铁路,中国的铁路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随着高铁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安全保障体系在实践中的不断检验进步下,高速铁路逐渐成为跟人人关系密切的交通方式。

2014年从主创到主演都是大腕云集的电影《归来》,开片的镜头就是呼啸而过的列车在钢轨上哐切。《周渔的火车》、《雪国列车》、《绿皮火车》等专门以铁路和火车为名的电影、小说或者闪出几个铁路、火车镜头的画面也屡屡出现。铁路作为一种文化意象,深深根植于国人心中。从充斥于新闻的春运售票难,到节假日提前购票安排,从敢于与飞机试比速度,到高铁的高标准服务,铁路,特别是高铁已经深入人心。的确,很多人已经把出行的首选定为高铁。

而今天,中国的筑路大军以磅礴气势引领中国成为高铁大国,中国终于走在了世界铁路建设潮头的前端,为世界各国瞩目。正在此时一部关于全面系统介绍铁路火车基础知识、中国高铁建设始末、发展前景、优劣公论的百科全书式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最完美的抵达》出现了,这本书填补了百年铁路无集大成者的空白,弥补了高铁飞速发展却相关知识普及不配套的尴尬。这本由筑路人出身的戴荣里先生以充满人文情怀又饱含哲理思辨的纪实文学,也成为中国百万筑路工人共同的代言。

戴荣里先生是铁路工人出身,身在其中,熟悉情形,既有亲身修建铁路的宝贵经历,又有富于洞察的锦绣文章,既有高等学府博士的人文情怀,又兼有铁路工人走南闯北的粗狂识见,由这样一位既懂技术有懂政工的行内人来向大众叙述高铁的目前情形再合适不过了。而人们在享受高铁速度的同时,的确应该掌握一些高铁的基本知识。

笔者虽非铁道工程技术科班出身,但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自信,早在求学阶段就了然于胸了。2007年,在中国南车集团眉山车辆厂实习时,就对中国制造列车的先进技术有所耳闻。2010年在母校西南交通大学求学时,曾在国庆60周年国庆当日有幸与两院院士、中国高铁权威专家、国际“沈氏理论”创始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80岁高龄的沈志云沈老有过接触,在一张十多个人的圆桌前,近距离聆听了沈老亲自播放PPT讲授,解析中国高铁的技术选择,讲解高铁的发展优势,阐述高铁的未来,表达对青年高铁人的期望——“中国为什么选择了轮轨而不是磁悬浮?”“成都打造的八小时经济圈在哪年实现?”等铿锵有力的声音还在耳畔回绕,而我在铁路建筑工地上当一名非筑路业务的旁观者,也伴随着沈老的年龄又增加了四载春秋!而这四年,中国高铁的通行里程又不断增加,而我又亲自在广西沿海的钦北高铁、通贯蜀中的成绵乐高铁、跨越武夷山的京福高铁、气势如虹的龙厦高铁等我们亲手建造的高铁工地上感受过这一奇迹的速度。我们的筑路大军又不断编织着更为方便快捷的高铁路网。

2012年夏天,纪念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通车60周年纪念仪式在成都东郊记忆公园陈列的蒸汽机车头广场举行,这辆被当做铁路遗产保存下来的火车头,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上常见的记忆犹新的冒着气、呜呜鸣叫、咔切哐切的火车的最初形象,但是今天乘坐高铁出行时,影像资料里保存的那些富有诗意的浪漫镜头又是多么值得怀恋啊。“中国高铁不仅成就了中国人的飞翔梦想,更重要的是它在引领世界高铁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的,高铁技术是中国人对世界铁路发展的又一贡献。翻开戴荣里先生的新著《最完美的抵达》,它会告诉你这一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