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栗华的头像

栗华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9/17
分享

照亮山岗的光芒——赏析铁路长诗《写给静静的山岗》

也许是铁路建筑领域文艺创作的空白,最能真正体现中国铁路工人“开路先锋”精神的,以文艺形式艺术再现建国初期修建的成渝、成昆等铁路历史场景的文学作品凤毛麟角。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铁路工人的开路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作为时代力量反映和传承下来的先锋精神也成为了永久的记忆,因此有必要而且急需一部宏大的艺术作品来呈现这段历史。

《写给静静的山岗》的出现,无疑让40年前那一个个英雄形象得到安慰。这首被评论界称为“一部撼人心魄的中国铁路建设史诗”的长诗,是现代诗歌作品中反映大工业题材的优秀代表作,也是反映铁路人工作与情感的一部里程碑式力作。作者是著名作家韩太康,诗歌发表于《诗刊》1990年第3期,获第五届中国铁路文学奖一等奖。

新中国成立不久,一代开路先锋大军高举大旗,历时18年,用智慧和汗水,在祖国大西南的版图上,再造了一条1100公里的钢铁长城——成昆铁路。

这条突破“禁区”的高难度铁路,在那样一个经济落后、百废待兴、机械化低的年代里建成通车,振奋了国人,震惊了世界,成为世界交通史上的经典工程,并被联合国宣布为“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

和今天高度机械化的高铁施工条件相比较,在历史的记忆中,当年颇为壮观的成昆铁路建设工地,沿线集中了40万筑路大军,几乎用肩挑手刨的原始手法改造和利用自然,展开了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大决战,涌现了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

在这无数的英雄事迹中,作者这样找到了创作的突破口:“为我的祖国骄傲之时,我为这样一个数字所震撼:成昆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平均每一公里就有一名捐躯者。”在作者的题记里,他以对灵魂的虔诚和生命的敬畏,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极为丰富的感情,告慰那些在这场大决战中倒下去的先烈们,作者最先的表白,也写出了这首长诗承载的情感力量,成为照亮寂静山岗的强烈光芒。

“那个走出地平线又轰然倒下的青年征人

有一部多情的日记”

作者没有直接去描绘这场战役的宏大场面,也没有过分渲染安全事故对生命的吞噬,而是刻画了一个青年筑路工人丰富的生活和情感,然而谁又能不动情,谁又能忘记,那是时代青年的生命命题,那是一个筑路工人的所有的记忆。

“啊,我行色匆匆的陌路朋友

当你乘着疾驶的列车去远方旅行

请倚着窗口在嵯峨的群峰间

眺望那个伟岸的身影”

在作者动情的邀请中,乘客被深深感动,那些钢轨铺平了道路的地方,有许多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大地。这位年轻的小伙子,他曾就在这里焊上了钢轨,火车经过的时候,还能听到他当年吼叫的那豪气冲天的劳动号子。

“蓦地,你会从呼啸的汽笛中

捕捉到一阵阵筑路工的歌声

于是遥想

不知名的墓地,掩埋了

多少爱恨情仇

山杜鹃的花语,却把一个凋零的故事

讲得如诉如泣……”

那应该是一个英俊的青年,他应该有一个美好的初恋。或许他热恋中的女友,正企盼他的归来,那本多情的日记本,是不是记录了这对有情人所有的思恋,可是,生活欺骗了他们,伤害了他们,他们所有的憧憬,都在这一刻幻灭。

“突然!死神咆哮

巨大的隧道坍方

砸碎了山野的宁馨

轰哗……轰哗……”

敢叫日月换新天,敢叫天堑变通途的年轻人啊,却不能叫这无情的坍塌对花季的生命网开一面,血肉之躯,在“乱石飞蹦喧嚣浑沌/山体在暴虐的撕裂中痉挛/硝烟尘浪挟裹着死亡飓风”里挣扎,挣扎……

“而我,总在心灵的圣地

整理珍藏的故事

在思维的阳光中看他流动的微笑

或者翻阅,褐色的岁月岩石”

回首往事,作者没有为逝去的伙伴而哀痛,而是以一种浪漫的笔调,豪放地表达了精神的力量超越肉体的死亡,让时代的列车在钢轨上驰骋时,那些在静静的山岗上安眠的灵魂们在岁月里定格,岁月留住了“延续不死的歌声”。

应该找点时间读一读,读一读哪些真的冲撞我们心灵的作品。也许会有一丝震颤,令我们暂时放下烦恼与浮躁,乘坐舒适飞驰的高铁在祖国的大地上穿行,没有人会刻意探究我们的筑路历史上,还有过那么一代先辈,他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奠定了未来。多思考一点,从此热爱生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