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金海的头像

李金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04
分享

苍茫的时光(自序)

转眼已是壬寅年啦。回想这几年在雪山;在草原;在湖泊;在山峦起伏的大江大河岸边走过的路程,心里偶尔会赞许;偶尔会喟叹;偶尔会激动,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只是在行程中或许看不到来路,但总会用心在日月的更迭中记录传达得到!所以,自己就远的近的;新的旧的思想情感碎片,为自己的回忆写上那一篇篇的感想,去领悟那精神间的丝缕;牵挂着已逝的寂寞时光,而不能全忘却的,便成就了《浮尘记忆》这本书。

多少次,我和友人在聊谈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心桥时,均曰,朴实的文字能够温暖人心,激情澎湃的文字让人备受鼓舞,蕴含哲理的文字能够引人深思,真情实感的文字让人读来潸然泪下。由此,我们便聊起和能感悟到的鲁迅《朝花夕拾》的书籍,是生动有趣的,是丰富多彩的。顷刻间,我与友人的语言似乎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带我们同时飞入了情景之中,用笔去精心构建和编织文字世界,在知识与思想的天空中翱翔起来。

《浮尘记忆》这本书都是自己具体走过的那些路;令人难以忘怀的人和那些事,抒写了对那些昔日的亲朋好友的怀念之情。本书中的几篇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夹叙和夹议,描述了社会现状,记述了一些腐败势力的恶气,进行了讽刺和严厉的批判,嘲讽他们文明中国所散布出来的“流言飞语”,同时,对一只只隐深的“硕鼠”所沾污社会良知,进行直白的研判,阐释出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深恶痛绝,从侧面表达出社会贤良人的善念是我的初衷。

春节前,我偶然阅读到《尘曲》:“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之名句,感到自己的寻真多是逆境而上的。如《雄浑的柴达木印象》和《到山海关去▪▪▪》散文,都对自己当时行走过得旅程,记叙出情感和景致的精美,传递出自己十分喜爱的语言。《伤痕》和《呐喊的青山》文稿,是描述了当今社会所见到的一些“黑白无常”的“硕鼠”,表示了不屑和鄙视,可以看出人们对这种社会现象打着“正义”和“公理”旗号的一些人,给予了辛辣的嘲讽;人们认为人间没有正义,因为恶人得不到惩罚,所以,故事中的主人公认为那些真正的正义在“天上”,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本册书的内容中,诗与词的表达,是我对社会真情地流露,突显出对天下百姓的疾苦同情,对贪官污吏昏庸无能的控诉,在《鹧鸪词•世人抗疫实录》中表现的寓意隐晦。《无题•望大地有感》同样隐形的表述了资本控制了人们的思维,没有信仰,虚无缥缈,“金钱至上”的社会现象。离别友人时的不舍与伤感,思念友人的惆怅与落寞,使我在《浣溪沙•致友人平儿》与《点绛唇•贤春归》作品上,把写作手法,叙述、描写和抒情等技法融为一体,充满了诗情画意。

所以,身处此位,我懂得对自己文章的用心与爱护,这是凝结了我热爱祖国的山河,汇聚了智慧的灵感与心血凝练。在这些文章中,看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巍峨长卷由衷赞美,对故乡故地的深深怀念,对青春往事的追忆释怀,对亲朋好友的真挚情感……每一个文字都承载着自己的人生温度,每一个句子都讲述着自己获得奇妙故事感悟,每一个段落都蕴藏着自己生活的岁月。由此,千百年来,中国文化是人类前进的标志,是人类知识的殿堂,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我的脚步慢慢穿越罗布泊荒凉的沙漠时,寒冷的风沙抚过自己微微鼓起的脊梁,似乎听到张爱萍将军在指挥核试验的沙沙声高低起落。“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们的爱国之情,犹如一颗石子落入我内心,激起我眼眶内一圈圈淡淡的涟漪。回到住地那一时刻,我望着罗布泊马兰烈士墓地的方向,情思焚涌记下《卜算子•离别有人》的诗词。核试验科学家们的身影,是多少我们文学爱好者的追求与梦想,是对中国核试验记录的最好证明,是文学修养与审美情趣的深沉表现。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使我们今日的中国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何等自豪啊!

不问年龄几何,不问身处何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保持着对科学、对祖国的热爱,这在今日之中国,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啊。若干年后,当子孙后代偶然翻阅我辈留下的书稿,或许会惊诧于今夕的文思妙想,或许会从中受到生活的启发,或许会感慨时光带来的社会变迁。人与人的心灵会在那一刻;因文字产生超越时空的共鸣,人与人的思想会在那一刻;展开一场关于时代的对话,而且展示自我,把自己曾经看到的事情;情景推向公众的视野。这个时候,给后来人了解今日的我;把握住了机会,或许后人在热爱祖国的基础上,就能在中国文化的簇拥下,他们更加拥有了文化强国的真切的实际愿望,那,我们的文字能成为反映美好时代的一面旗帜,成为用文字影响后来人的文化摆渡人,我感觉值得!

《逆伤的路程(随笔杂谈)》这篇文稿,用寓意的方式表述目前社会风气远离历史文明,给国人的价值观界线调戏成 “一切都要向钱看。”的翻版。这些标榜着“追求时尚”的信息,不仅仅误导了青少年,更从深层次对我们社会提出了有力的质问: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文明正在遗失?传统文化到底该何去何从?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眼光来看待它?我们能做的还有什么?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怕的。多数人到现在都没有真正地了解过中国文化的内涵?什么是应该抛弃的,什么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保持祖训“去其糟柏,取其精华”才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正理。

作品犹如人生的旅途没有完美,曲折亦是风景。看破了,红尘往事不过是云烟,慢慢的都会远,渐渐的都会淡。作品阐述可能有序,思路清晰,可能文稿在夹议夹叙,多种写作技法上,给人不一样的思绪。别人想什么,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强求不了,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笔墨,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则,好好表述生活。

另外,书籍涵盖了诗词曲赋,游记等风景时光。它包罗万象,最大限度能满足各方面与不同层次读者的爱好需求。开卷之益,茶余饭后即可随心阅读,增加怡情,给阅览者不一样的感悟。

至此,一定要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寻一种社会状态,一种自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并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属于我们的,生命就是旅行,不埋怨谁走的快慢,不嘲笑谁黑谁白,也不羡慕谁胖谁瘦,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理想的梦,走自己追求的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缘,不必去羡慕他人,命运可以由自己来改造,因为人生是无常的。但是我们要记住:今天的官吏,也可能是明天的囚犯;今天的富翁,亦可能成为明天乞丐。而世间的许多荣耀,都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多活一点点给自己看吧,很多尘世间人与事似乎和自己相干,但可留恋可目视可遗弃。百味的人生,情最浓,繁华的人生,淡最真。

人生几十年,一步有一步的风景,一程有一程的感悟,不论时光如何流转,有些东西我们不会改变,那就是对美好的追求,对真情的渴望,给自己一份淡泊即雅的生活则可。岁月如同握在手中的细沙,总是会从指缝间偷偷的滑落。它悄无声息,却总能留下一些不易觉察的痕迹。不经意的,在时间的河流中我们已显苍老,身躯微弯,才发觉在这生、老、病、死的轮回中,无论是得到的,还是失去的,都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走远了的人们固然不再回来,尚在的人们何不珍惜当下,苍茫的时光让我们共同拥有《浮尘记忆》吧,这便是人生。

                                      

                                                        ---2022年1月17日于北京西城区白广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