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太行(14):
—— 2024年11月17号 ,徒步太行南扒绝梯。
扒绝梯或者叫扒脚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攀登之前,相信每个人心中根本一无所知,所以我想跟户外去一探究竟。
天色阴阴的,山色灰灰的,整个天空雾蒙蒙的,空气有点沉闷,我们的大巴车来到武家湾。
在等接驳车的时候,天空突然出现一大群乌鸦,不知道他们是在祈祷还是在祝贺,不知道它们的行为是否与我们有关,但那群乌鸦就在天空盘旋,盘旋成一个圆,好像他们很懂太极,就周始往复地在那里旋转,时聚时散聚聚离离分分合合,也好像是旋风,乌鸦就是那旋风刮起的黑色的叶片,在空中飘舞,没有鸣叫声。
终于等到乌鸦舞蹈表演或者游行展示结束,接驳车也来了,我们坐车来到地八洞河村,开始上坡登山。
在村边山路旁看到柿子树,大家都惊奇的呼叫起来,但见高高大大的柿子树上,片叶不存,除少数柿子树已存果不多,大多却好像一只没落,干干枯枯的树枝上挂满了果子,密密麻麻的,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发着红红的光,照耀着山村,照耀着我们上山的路。那些果子,好像在展示自己的勤奋,在展示收获的喜悦。红红火火,那是山民们红红的喜悦的笑脸。
一路走山坡野道,一直拔高,山路弯弯曲曲的,路上覆盖了一层厚厚栎树叶,走在上面哗哗作响,有点打滑,路上台阶比较少,台阶是自然的岩体构成,偶有山民铺石堆就。人们走一段就歇一歇,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望山而兴叹,但也掩饰不住征服大山的愿望。
一路拔高四五百米,便到达南扒绝梯入口。仰观南扒绝梯,大体七十多度的坡度,是古时山民沿山体崖壁用石块堆垒起来的台阶,我感觉也并非驴友所转述的那样难以攀爬,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试一试,因一旦攀登便已无回头之路。
太行山山势雄伟,高峰耸立,崖壁陡峭。这纵深断崖式的地理环境也给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们的出行带来了困难,为了走出大山,坚韧不屈的太行先民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在悬崖峭壁间,开辟出了一条条通往外界的绝壁天梯。
这些天梯,是辉县山区及周边山西陵川、安阳林州一带太行山民,千百年来为了与外界沟通,为了生存,根据山势,在悬崖一侧或石缝当中活生生开凿出来的陡峭山路。其中许多都非常险峻,足以令攀登者头晕目眩、心惊胆战。
这些天梯,如同一道道丰碑,承载着太行先民的梦想与追求,穿越了崇山峻岭,穿越了历史时空,历经千年风雨历经沧海桑田,成为太行的符号太行的精神太行的根脉。其实,太行山里的“天梯”之多远远不止南扒绝北扒绝,据不完全统计,在河南、山西交界处的南太行类似于这样的天梯就有上百个,这还不包括西太行、北太行一带的天梯。比如关山的万丈梯、蚂蚁梯、猴梯、张沟梯;韩口村附近的八道梯、南盘梯;林州石板沟的猴梯、罗汉梯;鲁班豁的新梯头、天平山的燕子梯;以及北太行武安的大水峧天梯等等。仅在辉县南太行境内,就有“太行十八梯”之说,比如龙水梯、鸡冠梯、八道梯、万丈梯、将军梯、女儿梯、白云寺大梯、小梯、莲花梯、石林梯、鬼头梯等,碾平梯、西莲梯、搭钩梯、陈楼梯等等。
南太行山数道高几百米绵延几十公里的绝壁,当地方言称之为“绝”。“绝”是南太行一带山民们对直立绝壁的通俗叫法,据说来自晋中方言,山民称呼“绝壁”为“绝”,攀爬这些绝壁必须手脚并用攀援而上叫做“扒绝”,而绝壁上的石阶称作“扒绝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是攀爬天梯,必须手脚并用,从后面看,下面人的手好像扒着上面人的脚,所以也叫“扒脚梯”。
扒绝梯是古代山民的交通要道,天梯从悬崖峭壁之上曲折上行,险峻艰难,如今已年久失修少有人走。据记载南北扒绝梯修于大清同治四年,许多人为此捐款。道光二十年,禁止单人独行,既显天梯之重要,更显天梯之险峻。
南北扒绝梯,号称南太行第一险梯风光。南扒绝、北扒绝梯分别位于山西省陵川县马圪当乡的地八洞河村和榆树湾村。虽然年久失修少有人至,已不再使用而逐渐被废弃,但如今却成为南太行户外徒步的经典线路之一。
南扒绝梯也是在直立的悬崖峭壁上修凿出来天梯小道,和别的天梯不同的是,站在高处一扭头就能看到悬崖谷底,这无疑对于大部分恐高的人来说,攀爬时会有很大的心里压力。而最为危险的地方是,靠着绝壁一侧几十米高度的石阶竟无任何防护,因为路险,附近村民在悬崖上固定了钢丝绳,攀爬着需双手攥紧钢丝绳,顺着悬崖峭壁盘旋而上,在绝壁上如履薄冰的爬行。
南扒绝梯共三段,攀爬南扒绝,我感觉并没有传说的那样惊险,毕竟曾是古道,台阶连续,驴友们只要小心翼翼地稳稳地走好就不会有危险。手脚并用,全身运动,陡梯在前,深渊在侧,你只能心无杂念,踩稳抓牢,克服平日的胆怯和浮躁,总能取得攀爬的胜利,这也是徒步的一种魅力吧!不过由于村民早就不走这里了,无人维修,许多石阶已松动。途中平台小憩,但见绝壁之间薄雾朦胧,为座座山峰巍峨中增添了妩媚。山石上耸立的松柏云雾般朦胧,为座座高峰巍峨中增添点妩媚,因为险,所以美。远处的公路犹如一条银色飘带,飘过陡峭的山峰,飘进幽深的大山,人置山下,渺如蝼蚁。待到天梯尽头,放眼远眺,山峦起伏,断崖峭壁,群峰争奇,裸露的岩壁刀劈斧削,呈现出雄壮硬朗的线条,尽显太行风采。
继续向上攀爬,几近垂直的山崖上,若隐若现的小石阶让人生畏,羊肠小道下面的悬崖让人晕眩。一路手脚并用,几乎都是四肢行走,让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到一个拐角处我都停下来歇息,心咚咚咚跳个不停,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战战兢兢手打着战拍照,拍下美好的太行山,拍下祖国的大好河山,留作纪念。峰回路转,山顶的路平坦多了,山上的景色也在不停地变化,古树茂密,藤蔓交错,正值深秋,树叶飘零,如诗如画。太行山千峰竞秀,万壑争奇,绝非其它山丘可比。每次登山,每次极目远望,都会被这雄浑与巍峨所震撼。
上行出口有个铁框门,可能是为了禁止或者警告游人而设,但我们已经爬过,很多驴友早已经爬过。
征服了一座天梯,又顺着转山小路踩着松软的山道,经过长时间攀爬我们成功到达山顶,然后沿着弯弯曲曲忽高忽低的山道继续前行。
据驴友介绍,南扒绝的石头阶梯是清朝嘉庆年间所修,为陵川礼仪镇一知名晋商出资修建,晋商修路的目的是为了让寺铺一带的百姓,为其种桑树养桑蚕,方便运出来,好与苏杭一带徽商进行贸易,也给山民出行带来了方便。山上现在还保留不少桑树,主要在寺铺村的好水铺一带,生于桑树的桑耳是太行山上的知名贵重的中药材。
路上很少村庄,一路只路过两个,第一个叫老掌,第二个叫苏竭,说是村庄,也就仅无绝有的几户人家,古朴简陋的石头房子,依山而居,放牧牛羊或者开个农家。其中一个驴友不随队伍回去了,他要住在苏碣的一户农家,等着第二天观赏太行山的雪景。
已经下午两点多了,我都已经饥肠辘辘,可是距离吃大锅菜的地方路途还遥远,只有先吃点东西,喝点水,补充补充能量。我在路边拾了一段一尺多长的太行硬木,观其皮纹,我猜测是太行榆木,可能是山民伐木漏掉的吧,一路拿着敲敲打打地走,陪了我好长时间,我决定把它带回山东,让家乡的朋友见识见识,也让木头见识见识太行山山外面的世界。
这时我们来到一座小庙前,小庙的地势较高位置很奇特,正对着我们来时的山路,但在庙处改道庙右,顺势下坡。
据驴友说小庙叫分水岭庙,我们登上山顶时环山一带属于陵川县马圪当乡的寺铺村,分水岭庙一带则属于陵川县古郊乡分水岭村,这座庙建于清朝中期,那时分水岭一带偏僻,山匪横行,官方隧给以打击,所以百姓立庙纪念。最早的那方石碑字迹已风化,第二方稍晚的石碑刻有“以谕御暴”,碑上石雕栩栩如生。庙门口左右各一棵古松,像镇守一方的武士,守护者山民的安宁。那两棵古松是三百余年的油松,属地方保护树种。
庙前有限的空地上停了几辆面包车,问我们坐不坐车,我以为都三点多了,应该差不多快到吃饭的地方了,就准备继续前行,等车从后面赶上来,还是听从驴友的建议,也就是十元钱,但是路程还真不近啊,如果步行,能走得腿发软发酸。其实拐过弯来走小路还近一点,但天色已经不早了,从时间来说从人体的承受能力来说,坐车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路下坡,上下颠簸,弯弯曲曲的沿着山谷,来到吃大锅饭的地方,吃饭的地方是古郊乡龙王村西南仓。农家炖的菜就是有特色,软烂入口既能咽,但是还是感觉缺点什么,火候够味道不够,连山东人喜欢吃的馒头也没有,只能为了饱腹而耐着性子吃了两碗菜。
简单吃过大锅菜,这时候发现我拿了很长时间的硬木没有带上车,我虽遗憾怅惘也只能作罢,便整理行装继续坐车出山来到马武寨,我们大巴车停泊的地方。
据《清一统志·泽州府》记载,马武寨在陵川县东五十里的马武山上,周围百里皆悬崖绝壁,前后左右山环岭绕,地势奇险,易守难攻,东汉末年马武因反对王莽而自立为王,于此筑寨屯兵,封自己的山寨为"京都″,又叫“马武京寨”,意与王莽势不两立。也有人说是因当年光武帝刘秀有马武护驾在此寨与王莽对抗,故而封为“京寨”。据说这里山上棘无刺,寨子方圆几十里池中蛙不鸣。相传光武帝刘秀因在马武山躲避王莽追赶,曾被棘刺牵衣而命去之,又因厌蛙声聒噪而禁其鸣。 此乃神话,但棘无刺蛙不鸣属实,棘有无刺不过不知道是否有蛙。
马武寨中原建有金銮殿、梳妆楼、望景楼、宰官楼等,以及东、西、南、北四大寨门,当初还设有菜园、肉翁、小巴、盐场、花门、秀窑、汉井、火房、西仓、南仓、瓦铺、教场、鹅宿窑、赶羊场、养鱼池、杀猪郊、神仙窑、诸神观等等,至今部分残址仍存,农民们在地里还不时会捡到些古时的箭矢、古钱或剑戟残片,这里的村落名称至今仍沿用当年的寨中称呼叫马武寨。
马武是民间传说和戏曲中最为百姓敬仰的东汉大将,传说中马武疾恶如仇、重情重义、勇猛刚强、质朴可爱,几乎是个完人。马武因武艺高强,人称“武瘟神”和“汉太岁”,称为武门神,通常被贴在临街大门的左右,而北方居民院门口的武将门神多为唐代名将秦琼与尉迟恭。在民间传说中,马武和尉迟恭颇有几分相似,两人都是黑脸,都使金鞭,都被后人敬为门神,最为相似的传说是二人都为了救好朋友而到皇帝那里大闹,结果都把刚鞭打断了,两人都想起当年师傅说过“鞭在人在、鞭断人亡”的话,都在鞭断后自杀身亡了。
传说王莽追赶刘秀至南太行的锡崖沟山头之上,这里山势凶险,道路崎岖,因其兵困马乏,只好停顿休整。刘秀听说此地有位叫马武的英雄,便开始一路寻访。 当年自从王莽听信谗言,说马武有反叛之心,于是要将马武斩首示众。马武险遭王莽陷害,就逃到此地占山为王,这里便成了马武的故里。
其实,马武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七八岁时就给乡邻放牛,每天要爬山涉水过沟越壑赶着牛群到对面的山坡上吃草。后来牛群里增添了一只小牛犊,因山涧水流湍急,为了不出意外,马武总是抱着牛犊来回过沟,后来人们就把这条沟取名“抱犊沟”。马武天天抱着牛犊过沟,随着牛犊渐渐长大,马武的臂力也越来越大,长到十五六岁时,他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力士。马武天生又是一副侠肝义胆之人,总爱打抱不平,为此得罪了一帮胡作非为的地痞村氓。这帮家伙怕马武长大成人后与他们作对,就合谋把他毒死,还把尸体抛至一片麻地,想藏尸灭迹。不料,此事正好被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天狼星看到。
原来,王莽篡位闹得天怒人怨,玉皇大帝决定派二十八星宿下凡投胎,长大后帮扶刘秀讨伐王莽,兴复汉室。二十八位星官同一天下凡,天狼星是个瞌睡虫,半道上拉肚子,一蹲下身子就打瞌睡,一睡就是十几天。天上过一天,就是地上的几十年,待他醒来一看,坏了大事,同行的兄弟们都在凡间长十几岁了,自己再去投胎,不就露出了马脚?就在他心急火燎地俯望凡间时,正好看到了马武被地痞村氓抛尸,就心想若不耽误大事,只好借尸还魂了!于是他一头扎了下来,扑在马武身上,死去的马武一下子就缓过气来。只不过,这时的马武已经变了仪容,因为被抛尸好多天,蛆虫、蚂蚁已经在他的脸上拱出一层密密麻麻的小坑,成了个丑陋的大麻脸,从此人们都叫他“丑脸马武”。
自马武被天狼星附体后,马武就像换了个人,忽然间知书认字懂事明理,不久就成了个文武兼备的能人,而且名声越传越远,这才引来刘秀寻马武的故事。
再说毒死马武的那几个地痞村氓,听说马武又活了过来,且又知书达理,力气更大,终日惧怕。某一天,几人商量外逃,在逃往湖北的龙山口时,忽然乌云密布,雷声大作,天上有几条龙时隐时现,将几人抓上天空云中,又从云中扔下,摔在地下山上,成为肉饼。这就应了如来佛祖讲经说法中的因果报应,自古道“害人如害己”,害不了别人害自己。
话说刘秀一路寻访来到了马武寨,刚到马武家门口,立时出现了怪异的事情,原来马武的小妹一生下来就是个哑女,现如今已经十二三岁了,还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他家养的大黄狗也是个哑狗,从没听它叫过一声,当刘秀访贤来到门口,喊了声:“马武大哥在吗?”那哑巴狗突然旺旺狂叫,哑女也跑到里屋开口说话:“爹娘,来贵客了!”老两口听见女儿第一次叫爹娘,激动得热泪盈眶,赶紧跑出来迎接贵人。但看来人是个叫花子,衣衫褴褛,顿时有些不高兴,告诉他说马武出门不在家,就随便塞给他一个冷窝窝头,打发他离开了。刘秀刚走,马武回来了,听家人说刚才发生的怪事,埋怨说:“来者定是大富大贵之人,怎么就把他赶走了呢?”说完就急急出门,寻找那位不寻常的叫花子去了。
再说,刘秀出了马武寨,垂头丧气地来到马武寨关爷庙那里的一处山崖下,崖壁上向外突出了一块大石头,下边罩出一大片荫凉,刘秀就躺在那荫凉里休息。这时过来一位好心的老妇,离老远就喊:“孩子,快离开这里,瞧瞧,你头上那块石头眼看就要掉下来了!”刘秀抬起头笑了笑说:“不用怕老人家,这块石头永远也不会掉下来!” 从此以后,那块石头真的长牢在那里,过了一两千年还完好如初,至今还是过往行人遮阴避雨的好去处,后来人们知道汉代黄帝刘秀曾在山崖下休息过,便起名叫“刘秀城”。
此时,马武一路寻找来到这处山崖,终于见到了刘秀。一见刘秀的睡姿不觉大吃一惊,跪地便扣拜口呼万岁。刘秀醒来惊问:“你怎么称我万岁?”马武说:“我见你头下枕着打狗棍,张开四肢躺在地上,这就组成个'天'字嘛,所以我就知道你是未来的天子。”马武把刘秀请回家中,敬为上宾。两人谈国事论兴衰,非常默契,相见恨晚,遂结为异姓兄弟。 马武决定在这里暗聚兵马,囤积粮草,准备将来帮刘秀攻打王莽。只是自家是平民百姓,山沟里也没多大出产,从何处筹集大笔军费呢,刘秀和马武为此都很发愁。这天,马武邀请刘秀到自己的山寨做客,酒至三巡,刘秀又想起军费匮乏之事,不由仰天长叹:“天哪,军费在哪里?"说罢狠踢了身边的石崖一脚,只听到轰隆一声,崖壁开裂了,现出一个黑黢黢的山洞。两人进内一看,满洞的金银珠宝!原来,这就是当年被偈谛神从窦丞相板柜内偷出的大批金银财宝,一直封存在这个山洞里,但等主人来取。以后,这个山洞就被人们称作“百宝洞”。据说这百宝洞深不可测,能直通陕西,可想而知,当年里面藏了多少财宝。
军费问题终于解决了,刘秀就离开了马武京寨,到别处访将去了。马武就放开手脚招兵买马,大干起来。相传,天瀑东南边的点将台,就是马武将军当年练兵点将之地。
这样,马武寨、抱犊沟、刘秀城三者必然地产生了联系,而三者之间的距离,方圆只不过三十余里地。
秋天是一幅画,而历史文化如一个谜,那传奇人物中的传奇,吸引多少有文化的人来探讨揭秘!就是这样一个传奇清新自然的一个地方,将我们诱惑得醉生梦死。因为不同的地理条件,和一段历史传说文化,成为不同的景点,会让我们的心受到触动,那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那清脆的鸟鸣,那沧桑的古树,会敲开我们的心窗,让我们坦然接受荡涤。
完成一次旅行,人生就完成了一次修行和蜕变。八百里太行,让无数人魂牵梦萦。太行之巅,珍藏着太多的美景,让我们出行一次就发出一声惊叹。
暮秋的太行山有别致的风韵,和煦的阳光,柔柔的清风,行走在厚厚的落叶上,贴近自然,放飞心情,释放压力,无不透出一种惬意和悠闲,我们乐此不疲地行走在大山中,惊奇地欣赏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妙景色。
秋风微微,树叶纷纷飘落,像无数翩翩起舞的蝴蝶。人不过树林一叶,沧海一粟,活着就应该无贪婪不妄求,不为名利忧心,没有多欲之苦,尽享生命本真的乐趣。
(参考了网络资料,特别是扒绝来历及马武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