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秋天,我来到河南许昌上大学,这座城市给我的最初感觉,便是它那沉静而古老的姿态,仿佛总是有许多,诉说不完的人间烟火故事。
上学的日子,由于水土关系,一开始很不适应。虽说许昌处于中原地带,不晓得为什么总有一些湘鄂的饮食风格。一日三餐,每顿以辣为主。做为山西人,我很不习惯这种火烧火燎的三餐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身体吃不消,还消瘦了一些。直至几月之后,才发现这里也与家乡一样,售卖一些面食,有烩面还有炝锅面。当然烩面家乡也有,并不稀罕,倒是这炝锅面,第一次接触,让我十分欢喜。
其实在当时,我只是为了逃离辣椒的味道,也并没有更深层次地去了解,这当地炝锅面背后的饮食文化。或许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许多事情当时总是看不清楚,要在多年之后,才越加变得清晰起来。
为探究竟,我打听当地的人才晓得,炝锅面其实是一道带有地域特色,风味非常独特的传统面食。这道面食并不像其他美食那样,起源于繁华的都市,或者古代宫廷,而是与那些老百姓日常的习俗息息相关。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孕育着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初始元素,与饮食文化并驾驱之,源远流长。
记得,那时上学,来自山西、河北、山东、广东等全国各地的学生很多,但是到了午餐或晚餐时,各个窗口的人群,却稀稀疏疏,唯独这炝锅面的窗口人群爆满,于是打饭要排队很长时间,才能吃到一碗面。而师傅做面,也不是一锅就够许多人食用,往往要到两三个人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循环。在每次等待的时间里,我亲眼目睹了炝锅面制作流程。它看似简单,却是深藏着许多技巧和经验。那些面条通常由手工制作,弹性十足,这是对面粉质地和揉面活计的考验。而炝锅面的独特之处在于“炝锅”这一烹饪步骤。起先师傅要把铁锅用大火加热,待火候到时,便加入足够的食油,等油温适宜,要迅速放入葱姜蒜,一些蔬菜等食材。然后,还要手速飞快地让这些食材在高温下翻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瞬间锁住这些食物的鲜味,就在这关键时刻加入汤料或水,等温度上来,再放入准备好的面条。五分钟左右,再将事先炒好的肉丝或者鸡蛋放入,最后再撒上一把葱花、香菜,一份完整的炝锅面就此完成。出锅之后,香味四溢,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食欲瞬间大增。特别是到了寒冷的冬天,没有什么比一碗热气腾腾的炝锅面,更能温暖人心。
那时除了炝锅面,我还钟情,八一路口至文化路交叉地段的一家地摊美食——烧饼夹豆皮。记得那时,卖烧饼的是一个大娘,她的样子如今仍然记忆犹新,从学校到路口,在很远的距离,就能将她的样子凸显出来。因为她常常头戴一顶白色厨帽,胳膊上还套有袖套,看上去十分整洁卫生,使得一瞬间就能让人产生好感。她面前有一个大铁盆,铁盆下置有炭火,在火的高温作用下,盆里的豆皮时常热气飘摇。每次路过,或者说专门购买,我的舌头、喉咙就经不住自己的控制,口水直往外溢。因此总会急不可耐地要买一个,狠狠地咬上一口,来解一时的馋意。如果说在许昌的日子,炝锅面是我的主食,那么这个烧饼夹豆皮,便是主餐前的开胃点心,它和炝锅面一样,是我那时不可多得的舌尖上的最美回忆。
那时有个同学叫峰,他是我的老乡,他也喜欢吃炝锅面,但和我不同的是他从不拒绝辣椒,每逢吃面他都要放上一勺,在我面前吃得津津有味,总会让我产生一种疑惑,我俩吃的是不是同一种面食呢。峰除了喜欢炝锅面,还喜欢吃焖面。他告诉我在学校对面的小巷子里,有一家叫做“自然之居”小饭馆,焖面做得味道极佳,得空时总要我,陪他一同品尝。
小餐馆并不大,里边可以摆五至六张桌子,店主是一位银发老者,服务员也仅有一人,初次尝到焖面,觉得与家乡的炉面颇为相似,只是制作方式上稍有不同。焖面重在一个“焖”字,炉面主在一个“炉”字。一字之差,导致制作方式不同,做出来口感,也就有了差别。我觉得焖面比炉面味重,还多油。哪个更好吃,我想每个食客,对此肯定各有千秋,并不存在谁好谁劣。于是在炝锅面吃腻了时,我便与峰成了这里的常客,与炝锅面的记忆一样,在我的心中,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和一些美的感受。
许昌炝锅面,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它朴素而清香,在河南许昌等地区有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它是一代又一代河南人对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发展。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中华美食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一种体现。
许昌这座古老的城市,除去炝锅面等美食文化之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曾是三国时期的政治中心,集思想家、军事家、诗人于一体的曹操府邸就位于此地,他的智慧与野心,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留有回响。
如果说炝锅面,是许昌优秀美食文化的代表,那么有着许昌地标建筑盛誉的春秋楼,也是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悠久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春秋楼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之一,也是古建中的精品之作。据史料记载,它创建于公元1271年,曾经元、明、清历代多次修复,建筑规模才逐步完善。据传在原来的外院,还有山门、钟鼓楼、春秋楼、中殿、后殿。里面有关帝三代祠,昭烈皇后祠,问安亭等配套建筑,占地面积大约有二十多亩。后来因毁于战争,就只剩下春秋楼。曾几何时,我曾走过春秋楼,春秋广场,品尝过那些风格多味的美食。在记忆里,这美丽的景致曾深深将我吸引,那时总是忍不住停下脚步,去静静地感受和欣赏。而每一次,总会涌起一股说不出的平静和满足。特别是那些五彩缤纷的灯光从夜色中亮起时,那些光线便会穿越这座城市高楼,小巷,照亮市井地道的人间气息。我曾体会过,这座古城与时空交错的奇妙感觉,它让我流恋忘返,沉醉不知归途……
无论是炝锅面,还是这里的三国历史文化,它们都承载着我对这片土地的一些情感和记忆。每一碗面,每一处古老的建筑,都是许昌的特色标注,都是温暖人心的味道。是中原的骄傲,也是中原文化的传承,更是许昌人那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与许昌的那些往事,就像一张张老照片那样,存放在我的心底。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无论我身在何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总是如此深刻,或许是因为一碗面,或许是因为一处景,它终究让我明白,有些城市,一旦相遇,便是一生。
2024年6月于山西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