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一位背负着超大行李的母亲,沉重的行囊压弯了她的腰,她却强有力地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这样一副照片在网上流传,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她抱起的是孩子,背起的却是爱。
我的母亲出生在50年代,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是温饱问题从来没有愁过,家里的脏活累活也都由几个哥哥负责。文化大革命期间嫁给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的父亲,除了几间土坯房以外,可以说是没有别的“资产”了!但是母亲从来没有因此而抱怨过,她只是默默无闻的忙里忙外,打理日常琐碎。
我们姐妹三的出生让老人们变得有些焦虑,家里缺少男孩子少了劳动力不说,更是不能传宗接代,继承香火。父亲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总是有些不如意,也总有一些长舌妇在后面嚼舌根。在种种压力之下母亲毅然决然的决定她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后来,可想而知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母亲遭受了多少人的白眼,听了多少人的闲言碎语。可是她从来不在我们面前表现出来,有一次,我听她在和同宗的一个婶婶闲聊,只是隐约听她们说我们家的事,说着说着她哽咽着,眼眶湿润了!
母亲一直在我们面前表现的很坚强,从我记事没见她去看过几次医生,偶尔的小感小冒根本不能奈她何,晚上睡一觉,第二天该干什么还继续干,即使身份不舒服,她都是坚持给我上学的姐姐把饭做好,从来没有耽误过我们上学。记得那是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那年秋收,又逢连阴雨,父母为了抢收地里的玉米,第一天忙到半夜十二点多,第二天又早早的起床,可能是劳累过度了,母亲身体已经感到不适,她吃了些感冒降火药又同父亲一起下地干活了,她说自己没事,睡一觉就好了,傻傻的我就信了.后来她瘦弱的身躯还是抵挡不住病魔的折磨,大姐告诉我母亲因劳累过度中耳炎引起中风住院了,我的眼泪不听使唤,啪啪的往下掉。周末没有经过父亲和姐姐同意,我骑着自行车赶到医院,见到母亲时,嘴眼歪斜的她我几乎认不出,眼泪又一次不听使唤夺眶而出,母亲见状忍着病痛安慰我说,她没事,过几天就好了。
自此,我明白了她并不是不累,只是想多干点活,孩子们就能吃的好一点,穿的暖一点;她也并不是不难受,只是想撑一下也没事,如果自己病倒了孩子们谁来照顾。在我的记忆中她总是笑对一切,无论是别人的冷嘲热讽,还是病魔带来的痛苦,她都默默承受,她瘦弱的身躯承载着旁人难以理解的东西。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她宁愿牺牲自己,她执着的呵护着孩子,守护着家庭,只为一切安好!
现在的我亦为人母,我远远不如母亲那般无私,对待孩子亦不如她那般静心温柔,对待事情更不如她那般执着认真。没有继承她身上贤良淑德的优良传统,没有她骨子里的坚韧不屈的做事风格。她经常教导我们说不要怕吃苦,年轻人多吃些苦没有什么坏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可是年轻的我总是把她的话当做耳边风,不曾往心里去,看着她满头花白的头发,长满老年斑的双手,才感觉她真的老了,人生短,岁月长,她用青春陪着我们慢慢长大,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陪她慢慢变老。
王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