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口传故事 《郑板桥潍县留名言千古传颂》
我们潍坊这个地界,清朝时叫潍县,汉朝称北海郡,今名潍坊市。潍县乃天下之名区,古今之通枢。潍县地处齐鲁腹地,东接烟台、青岛,西临淄博、济南。北濒渤海。南依泰沂山麓。它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文事昌盛,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光耀艺林的书法绘画家和熬跃政坛的历史人物,郑板桥就是潍县广为流传的历史名人之一。
郑板桥的名讳全称是:姓郑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府兴化人。他是中国历史文坛上著名的“扬州八怪”群体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以“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的艺术成就和廉洁勤政的清官形象而闻名于世。
清乾隆十一年,五十四岁的郑板桥,奉令由范县调署潍县任知县。
郑板桥在潍县任上,勤奋执政,扶正压邪,体贴民情,为民请愿。在大灾之年,为救潍县灾民采取了诸多救民措施。历史上1745年——1749年连续五年间,潍县境内大量海水倒灌,农田淹没。暴雨侵蚀,洪水泛滥。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潍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潍县,匪患猖獗,民不聊生。粮价飞涨,饿殍遍野,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惨绝景况。面对这种惨状,郑板桥不顾个人前途和安慰,断然开官仓赈济灾民。他让饥民写借条领官米,以解燃眉之急。令大户开仓评价卖粮,并拿出自己的积蓄开场施粥,。为了赈济流民,他以修城墙为名,采用“赴工就食”“以工代赈”办法,救活了数万计的灾民。为此,潍县的老百姓对其感恩戴德,特为郑板桥立生词奉于三贤祠内。
郑板桥潍县在任12年,他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励精图治,造福人民。他实行的造福于民的政策和措施,很多地方打压了社会恶势力的气焰,触动了地方豪绅的利益,对此地方豪绅怀恨在心。加之郑板桥对上不阿谀奉承,而且对上峰多有顶撞,所作诗词多有对上层官员的贪腐行为以抨击、挖苦。故引发了上下联合状告郑板桥“贪污”“借机中饱私囊”的冤案。
就这样,郑板桥12年的仕途生涯在潍县画上了句号。
是年春天,郑板桥由潍县返故里。离开潍县之时,板桥只用三头毛驴。一头驮着他的书籍,一头自己骑着并带简单行李,另一头书童骑着前导引路。
闻讯赶来的老百姓,痛哭失声,依依不舍。拜于膝下,真诚挽留,盼望他定居潍县。郑板桥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一面把当年灾民领官米的借条拿出来当众烧掉,一面把题有“增潍县父老题画竹一幅”留给送行的人们。
那些儒雅绅士接过画轴,满心欢喜。争相传看。诗曰:“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支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诗句坦然地表白了为官12年的郑板桥,去官之后,两袖清风,清贫归里,将过起隐居的生活。
而那些庶民百姓,不懂琴棋书画。见清官执意要去,便恳请郑板桥给潍县的后人留句话,流传子孙。郑板桥捋髯而立,思索再三。最后他言道:难得潍县的父老乡亲们一片诚意,郑燮不才,有负众望。在此留下真言一句,廖作纪念:“各位回去以后,拿着你们的父母当孩子待就可以了。”说完,扬鞭催驴上路归去。
众乡亲闻听此言,大惑不解。都觉得这句话有悖常理,天理人伦,哪有拿着自己的父母当孩子待的?这不是大不孝吗?众人觉得,可能是县太爷让皇上罢官以后气糊涂了。郑板桥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临走撂下这么句不着边际的话,真让人失望。
但是,随着年代的久远,人们慢慢的体会出了这句话的个中滋味。就是到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潍县人仍然觉得郑板桥的这句话很有现实意义。这句话的深藏的含义是:做儿女的,要是能拿着自己的父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那真就是大孝子了。
李郎闲话: 是啊,拿着自己的父母当孩子待。这句话乍一听起来是那么的有悖常理,但当你仔细的咀嚼之后,又是那么的令人意味深长……
听起来,这句话是多么的普通,而它却具有非常现实又直接的教育意义。只要我们低头看看自己襁褓中的儿女,就会马上反思到父母对自己付出的艰辛。
人世间,父母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呵护,那是毋庸置疑的。而孩子对父母的爱呢?那就会良莠不齐千差万别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普遍的,善待父母的孝子是罕见的。看看你的身边,多少人为了争夺父母的遗产,兄弟姊妹之间翻脸无情、大打出手。多少人为赡养父母,兄弟姊妹之间斤斤计较、毫厘不让。多少父母在伤心落泪,多少父母的境况令人心寒。
让我们牢记郑板桥先生给潍县人民留下的千古名言,把自己的父母当孩子那样去呵护吧,拿出你的爱心、孝心、诚心和良心,去报答父母曾经对我们的爱。让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有一个其乐融融和谐安详的晚年。
第一稿李郎2013.4.27于潍坊
第二稿李郎2014.10.2于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