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磊的头像

李磊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907/06
分享

精于继承是诗词新调发展的前提

李磊

2016年1月8日 


诗词新调甫一首倡,就得到诗坛众多有识之士的支持和提携,也引来了颇多争议。在这些不同的声音里,有质疑的声音,有观望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允许和倾听不同的声音,能促使我们深入思考,不断精进。管理学上有一种说法是:培养唱反调的人。这会让决策者和实施者清醒,不至于得意而忘形。在认识事物方面,同与不同,除了理念与价值观的区别以外,均是有心之举,皆为丰盛之象,要采取宽容和尊重的态度,不设置人为的门槛,不堵塞各方的言路,所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对此,我深为理解和赞成。


现在的态势是,主张改革的人越来越多,公开说不要改革的人已经很少,大家都觉得创新的精神可贵,但实践改革的人却不多。甚至,坚持改革和创新的人,还会遭遇冷嘲热讽,被斥之为知识水平不高、功力不扎实、资格不够等等,一时间成为诗坛的一个话题。其实,这早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一个新的改革主张和有所创新的作品,在学术和创作的共同体里,如果没有人赞成,没有人反对,没有人议论,没有人征引,那就等于没有提出改革或者根本没有创新。有争论是好事,它说明这个改革的主张和创新的作品确有新意,并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问题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怪现象:在舆论上,改革占优势;在诗词创作阵地上,保守占优势。


质疑者和反对者认为,创新之前先做继承,先把传统诗词曲赋十八般武器精通之后再做创新,或者干脆从写民歌这条路走下去。这个基本思路其实是行不通的。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传统规则很难学,也没有多少条件去学。懂得传统格律的往往是那些老年人和少数中年人,能写出合乎格律诗词的大多是他们。随着时代的进步,能写近体诗的人越来越少,写出近体诗合乎格律的更是稀少,近体诗作者队伍逐渐萎缩是不争的事实。再说,诗词中的某些字,用普通话读,就是平声押韵,而用平水韵读,则是仄声不押韵,或反之。今天的中国人说的是法定普通话,要说普通话的人按照古音方言去作诗赋词,等于要学另一种语言,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很不现实,也很不合理。而且诗词新调并非否定格律诗词,并非否定原来的旧体诗词曲联,而是主张自由与严谨兼容,超脱平仄与遵守平仄并行,主张“求变容正”,主张文体大自由、意境大自在、思想大境界,以利诗坛百花齐放。批评者首先要弄清楚改革创新者的观点,不可以用自己想象的观点强加于别人。对待新的事物,不论哪种主张,都应允许提出,允许说明,允许存在,至于谁对谁错、谁好谁坏,要由诗人自己去辨别,还要看它在实践中的表现,看它受不受群众的欢迎,能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后再予以判断。不要看到它不合传统就反对一通,甚至上纲上线予以鞑伐,意欲彻底清除为快。其实,对“诗”也应作广义的理解,古体诗是诗,近体诗是诗,白话诗是诗,新调也是诗,它们的出现,都有其新颖之处,都有其道理,都有其之美。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诗无定法”,诗坛呈现百花齐放之势,不正是一派大好的局面吗?


但继承传统,我们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使之合乎时宜,合乎民心,合乎法律,合乎诗词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要分辨出传统诗词里,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也要看哪些是可以去继承的,哪些是可以摒弃的。可以说,精于继承才是诗词新调发展的前提。


诗的本质特征是通过艺术化的语言符号,创造意向与意境抒情言志、审美寓教,讴歌真善美,鞭鞑假丑恶。二千多年前,儒家先贤孔子从理论上第一个明确了诗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观点。也就是说,诗歌有抒发情志、审美教育的功能;有观民风、察民意的认知功能;有在精神上凝聚民族和人民的力量、团结与共的功能;有反映不良政治环境与社会现象,表达人民的不满和怨气,以匡其正的功能。时至今日,我们写诗、吟诗,传承诗词精髓、弘扬诗词文化,其功能也大致如此。


诗的本质特征既如此,那么就决定了平仄声律与音韵只是诗的形式而已,内容才是诗的灵魂。很多诗词作者将近体诗的平仄声律,当作铁定的规律,认为这是学习传统诗词需要继承的精粹,其实大错特错。平仄声律恰恰是传统诗词的糟粕,恰恰是需要去摒弃的东西。其实“律”在这里指人为的规则,是古代官方制定的声律、韵律。它是封建统治者在科举考试中约束考生的“游戏规则”,考生只能在规定的定字定句内,按照平仄声调和古代朝廷颁行的“钦定韵书”及相关规则去写诗赋词。历史早已证明它是一副很沉重的镣铐,没有几个人能翩翩起舞。于是诗人们就开始砸破枷锁,主张平仄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主张使用“拗救”的方法保留不可改动的不合平仄的字,这个潜规则一直沿用至今,但这依然是枷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提倡个性解放,推广使用普通话,吟诗赋词已成为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怡情怡性、抒怀言志的一个乐趣。如果还按照唐律宋韵来写格律诗词,并把平仄声律、古代官韵的标准拿来衡量一首诗词是否合格,抱残守缺,顶礼膜拜,以讹传讹,实在是一种糊涂的认识和文化的倒退。


我们进行诗词新调的创作创新,就是要学习传统诗词,在继承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古人、前人的基础上改革、开拓、创新、创造,发展中华民族的诗词传统,营造新时代的精神家园和文化乐土,培育深厚的文学素养,做好深厚的生活积累,进行大胆的创新实践。我们的诗词新调,就是要继承传统诗词的神韵和美感,继承传统诗词在创造意象和意境方面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艺术,继承传统诗词以符合感情律动的节奏和韵脚来创造的音乐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继承传统诗词短小精炼、适于记忆和诵读,虚实结合、形神兼备,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创作艺术。同时,我们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赋予传统诗词新思维、新理念、新的时代感和新的生命力,体现出自由、开放、与时俱进、道法自然的诗词新境界,做到既继承传统,又创新发展,实现新韵新调、继往开来。这才是精于继承的真意。


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诗词新调作为中华诗林里的一棵新苗,也必然要以新的精神面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我们将在继承传统诗词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好、用活珍贵而丰厚的诗词文化资源,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做到继承与开拓并举、创新与发展同步,保持诗词的民族性,体现诗词的时代性,启迪智慧、提升境界,记录时代、传承文明,激扬精神、造福大众!


行文至此,谨以此前赋得的一首诗词新调《习马会》作结,以歌心曲,以抒胸怀,并与大家共勉:

大树生参天,同根发双枝。愿作丹心谱,云雨共四时。百鸟鸣凤巢,碧叶映赤日。扶摇九万里,重重出龙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