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亮的头像

李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24
分享

余冲寻秋

                                             余冲寻秋


秋日的余冲,别有一番风情。


余冲是个小山村,隶属于武穴余川镇,位于横岗山脚下。弯弯曲曲的柏油马路沿山逶迤而行,道路两旁翠竹婆娑,香樟蔽日,空气清新。行走其间,给人以曲径通幽、神清气爽之感。回眸处,但见阳光在马路上悄悄洒下星星点点的光影;抬望眼,只见缕缕光束在繁密的枝叶间折射出彩虹般绚烂的光彩……透过俊逸挺拔的翠竹,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金黄的田野,稻穗已经被农机收割,留下齐崭崭的灰黄色稻茬,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过冬的棉毯。对面青山巍峨,层峦叠嶂,郁郁葱葱。山脚下是红瓦白墙的农家垸落,背山面水,散布在山水之间,错落有致,静谧安详,宛如水墨画一般,看上去是如此的安宁与美好!


我们徜徉在余冲田园风光之中。忽然,一大片长势正旺的青幽幽的农作物,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原来这就是武穴地理标志性产品——佛手山药!佛手山药相传为1400年前禅宗四祖司马道信大师培育而成,因形状神似手掌而得名。佛手山药食之甘甜软糯,味道鲜美,还具有强筋健脾、补中益气等多种药用价值。中央电视台《源味中国》节目组慕名而来,在武穴拍摄取景制作了专题片《武穴佛手山药》。该节目在央视播出后,武穴佛手山药知名度大大提升,它走出了大山,被销往全国各地,成为天南海北各地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随行的余冲村周书记骄傲地告诉我们,因得天独厚的水土和气候因素,余冲村是全市山药口感最好的地区之一!


我们且行且停,途经一户农家院落,只见门前栽种着一排四季青,上面放着竹制的晒盘,晒盘里垫着白纱布,晒着红艳艳的辣椒,雪白的红薯粉,枣红色的红薯干,翠绿、火红、雪白、枣红,四种颜色相映成趣,好一幅山村晒秋图!更引人注目的是,屋前有一棵茂盛的柿子树,树上挂满了红灯笼似的柿子。屋主人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正在门前院落里忙着打薯粉。文友邱邱兴奋地冲着他叫了起来:“大伯,您家这柿子卖不?!”老伯笑笑道:“这个,这个,要问一下我屋里的嬷尔。”于是,他转过身来,朝着屋里喊道:“嬷尔,嬷尔哎——”一会,屋里出来一个慈眉善目的大娘,她满面笑容道:“你们要买柿子啊?卖啊,卖。”一行的美女们听罢,“耶”的一声,如同欢快的燕子般,向柿子树飞奔而去,开始七手八脚地摘起柿子来,一边摘一边叽叽喳喳,欢快的笑声洒满了宁静的小山村……


我跟在美女们身后走进了大娘的家。只见堂屋里的地上,放着一堆形状各异的红薯,有的如鹅卵石,有的如胖娃娃。大娘正在给红薯削皮,看到我们涌进来,便热情地问我们:要不要尝尝?好吃得很呢!此时此刻,我们如同馋嘴的孩童一样,一个个异口同声地说:要尝,要尝!刚切的红薯片脆脆的,不是特别甜,但透着一股淡淡的清香——还是儿时尝过的味道!这门前屋里的场景,似曾相识一幕,不禁勾起了我的童年往事,脑海中闪现出爷爷的身影来……


儿时的记忆中,一到天气晴好的秋冬季节,爷爷便会请出他的“传家宝"——木制十字架和米白色的大粗布,这是用来来制作红薯粉的家业。木制十字架是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乌黑油亮,沉淀着岁月的光华。爷爷将米白色的大粗布系在木制十字架四端,白粗布便成了一个大布兜。爷爷和爸爸将磨碎的红薯粉放进布兜,然后对面站着,两只手各握住十字架的两个柄端,不停地左右摇晃着。我呢?就站在旁边往布兜里加清水,随着布兜的左右晃动,红薯粉浆从布兜的缝隙流了下来,汇聚成一条乳白色的水线,落进下面的水缸里。随着水缸里的红薯浆渐渐沉淀,不久便凝成乳白色的半固体状的浆体,浆体上面是一层半透明状的水……


“大娘,您家有红薯粉卖不?!”邱邱是个急性子,这声招呼将我从遥远的记忆中拉了回来。看来这手工制作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又勾起了她的购买欲。大娘依旧笑呵呵道:“有,有啊,上回来了一帮外地旅客,买了好多回去了。”于是乎,文友们你称三斤,我称五斤,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心生感叹:如果在这青山秀水间,建一幢属于自己的小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有世外闲人的悠然自得!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诗意的田园梦,这梦或许在现实中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却依旧是我们向往的生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