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森林的头像

森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22
分享

羊城有座藏在深处的围龙屋

羊城有座藏在深处的围龙屋

李林平

今年4月,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广东几个作家到广州曾城中新镇坳头村采风,参观了岗埔围龙屋。

那天我们驱车在中新镇福和会合后,增城作家邝志清告诉我,“今天第一站去遗忘的角落里,参观藏在深处无人知的康熙年间的岗埔围龙屋。”

说真的,如不是邝志清说带我们去参观围龙屋,我这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还真不知增城有座围龙屋。过去我只知道福建永定、广东的梅州有围龙屋,没想到就在我们广州自己家门口也有座保护完好的围龙屋。

从福和出发,经过十几分钟车程就进入中新镇坳头村岗埔合作社,首先进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在映衬青山绿水之中,构成一幅神秘而绚丽画卷城堡似的围龙屋。

俗话说,“未见客家人,先见客家楼”,已在围屋祠堂的左侧门等候我们多时的坳头村支书张桂文,与我们见面寒暄几句后,他就带我们一边参观,一边现场讲解。

岗埔客家围龙屋是陈姓家族从梅州兴梅焦岭迁至这里而建的,至今有320有余年的历史了。围屋是以祠堂为中心,左右及背后为环屋带,环绕而成一个前方后圆的对外封闭、内部敞开的整体。

岗埔围龙屋相对梅州的坝尾和河源的嘉禾岗村的来说不算大,但她小而精,且功能齐全。岗埔围垄屋南北宽38米多,东西深大约40米,占地面积1540多平方米。围龙屋中间部分是二进深的祠堂,扇形环屋带则由26个房间组成。在祠堂的左、右两边,有宽4米,深17.5米的纵巷,前带门楼式小门,门楼的屋顶及门面墙与祠堂和环屋带相连,使整个村落连成一体。在祠堂的后面与环屋带之间有一块半月形的空地,是用石砖铺砌的,俗称为“胎地”。

我们从祠堂进入围龙屋的房间,张书记指着房间内的阁楼说,围龙屋单间有阁楼两层,这种格式在围垄屋建筑中是较为少见的;另外,在二层阁楼对应的后墙上设有一口口狭长形射击窗,可用于防御匪贼,这种单间直接设防的围龙屋也不多见。除此之外,岗埔围垄屋的建筑用料也是比较特别。陈姓家族迁移到这里相对较晚,受资源的限制,他们就因地取材,建屋的墙体所用的泥砖是由黄泥与稻壳、禾草混合制作而成。这样的房屋不仅节约成本,也可以增加泥砖的连接度和黏合度,减少墙体开裂,且冬暖夏凉。

接着我们来到“胎地”中间,站在那里,张书记继续介绍说,围垄屋四周外墙还那有1.5米高的椿墙,椿墙上建起了约30米高的泥砖墙。椿墙是围龙屋第一道既整齐划一,又森严的防御壁垒。

从围龙屋里面走出,我们来到前面的平地上,站在那里,增城作家陈乐中老师告诉我们:岗埔围龙屋与梅州焦岭基体一样,也是依山而建,呈半月形。为从整体圆(月)满,他们就在村前建有半月形的池塘,围屋与塘池搭配,如阴阳两仪的太极图,寓意“天圆”之完美。罗健青老师补充说:客家人的传统是聚族而居,追求人丁兴旺,围龙屋的建筑前方后圆的形态从空中俯瞰像一个龟背,她寓意子孙繁衍兴旺、族人健康长寿。

在围龙屋旁边的香蕉园里,一个叫陈阿公老村民告诉我们:他是最迟从围龙屋搬出去住的村民,他在围龙屋居住了20来年。以前这里住着20多户人家,很热闹,我们小时候一起在围龙屋玩耍、捉迷藏、唱歌;那时候,谁家里有困难,大家都会相互帮助、照顾,谁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围龙屋不只是围了屋,还围住了我们大家的心。

那天参观回到南沙区,也许是白天看围龙屋太兴奋了,中午没休息,晚上我早早就睡了。但睡在床上眼睛一闭,岗埔围龙屋的光影就在我眼前浮现,顷刻之间,我仿佛穿越时光邃道,回到那个硝烟弥漫,时局动荡的清潮,在一个未知的风雨夜晚,一个陈姓家族从梅州焦岭行至增城一个偏远的山区,见到这风景秀丽的地方可以抚慰一颗颗疲惫的心灵;这蜿蜓起伏、层恋叠嶂的地貌可以抵御敌人的侵略和追击,首领陈如蓝发话“停”,陈姓家族纷纷停下脚步。于是一个陈姓家族迁徙在此就划上了句号,这个句号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岗埔围龙屋。

时间轴轮转向二十一世纪,岗埔围龙屋虽然已成文物景观,但围龙屋与天地协调统一的哲学理念,一屋一村、住与防于一体的设计智慧依然是我们今天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客家人尊祖崇宗、敦亲睦族、积德行善的家风依然是我们今天遵循的真谛。岗埔围龙屋不仅是广州的记忆,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潜在意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