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森林的头像

森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23
分享

木棉开花正当时

李林平

去年元宵节后,从湖南回到羊城南沙,一进入蕉门,没想到离开广州没几天,蕉门公园那片木棉树就开花了。

放下行李,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蕉门滘桥与海滨路交叉路边的那片木棉树下观赏她的美姿:花满枝头,一朵朵,一簇簇,轰烈烈,红艳艳,姹紫嫣红,轻轻的微风吹来,她在空中摇曳显得更加生气、秀丽。朝着树底下看,四周开谢的木棉花洒落一地,硕大的花从空中落下后依然保持着一种妩媚陶醉的姿色。

刚刚从寒冷的北方回来,大脑对季节的感觉还停留在湖南的冬季里,但踏进广州南沙,一见到木棉花,感觉到一个春瞹花开的季节就在自己的面前了。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花开;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这是清代诗人陈恭尹在他的《木棉花歌》里描绘粤江木棉花开的繁盛景象和木棉花色红艳,花形硕大的情形,以及她超凡脱俗的气质。俗话说红花还须绿叶扶,但木棉树花开时,树上看不到一片绿叶。木棉花的倔强性格,她不需要什么绿叶的衬托,她用自己的个性表现告诉人们,拖泥带水不是她的风格,忸怩不安也不是她的常态,光明正大、胸怀坦荡,干脆利落才是她的至爱。

最早认识木棉花是2004年的春天。记得那天下午从单位下班回到家,一进屋就见母亲在阳台上,晾她刚刚从小区门前面那棵大树下检来红艳艳的花。我好奇地问母亲:“这是什么花,晾干她做什么用?”母亲告诉我:“她是在小区散步,一个本地老太太告诉她的,这花是木棉花,晒干后可以泡茶喝”。当时我有点怀疑,耳北且听不懂普通话、粤语的母亲是不是弄错了。第二天早上去上班,一进办公室,我就向我们杂志社老画家黄增立老师请教。黄老师虽是广西人,他在广州长大的,他对木棉树非常在行。他告诉我:木棉树又叫英雄树,是广州的市树;木棉花也叫红棉花,是广州的市花。广州人喜欢木棉树,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的东北面,至今保存着一棵有350多年的木棉树。广州人不只是喜欢木棉树,还珍惜木棉花,春天从树上凋谢下来的木棉花,会一一检起来晒干,泡凉茶喝。

从那以后,我对木棉树特别关注,无论走到那儿,只要见到木棉树或木棉花,总会停下脚步,感享她千层绿叶的清幽或飞红叠翠的芳香。

2017年,我从天河区搬到南沙蕉门河畔附近的小区居住,平常喜欢到艺术地形、木棉多的蕉门公园散步。一天从蕉西散步返回,在蕉门滘桥与海滨路交叉路边的那片木棉树下,只见5个年轻的志愿者在围着一个60多岁的老奶奶和两个小孩,在看她们吃什么,我好奇地走向前去问过究竟。一个姓林的志愿者告诉我:这个老奶奶带着孙子和孙女从广西陆川搭朋友的顺风车准备去东莞虎门打工的儿子那里。开车开到南沙蕉门时,朋友家里突然来电叫他急赶回去。朋友没法在路边把她们放下,告诉她们去南沙汽车客运站乘车,就开车走了。途中因为她们10多个小时没吃东西了,小男孩饿得不行了,闹着不肯走。老奶奶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我们知道后,在前面的餐饮店买了一些包子和牛奶给祖孙吃,吃完后准备叫一辆出租车把他们祖孙送去客运站。

无亲无故、助人为乐,这几个年轻人的善举确实温暖感人!

我离开时,抬头望了一眼木棉树,突然发现这几个年轻人像前面的年轻英雄树,高大挺拔,英姿勃勃:他们的善举像树上红艳艳的英雄花,红得似一团通天的火焰。

如今5年过去了,平常照样喜欢在蕉门公园散步的我,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虽再也没见到过那几个志愿者了,但每次经过滘桥下面那片年轻木棉树时,我总会停下脚步,抬头望一眼那片木棉树,给她行过注目礼,总会想起那几个志愿者助人为乐的事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