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美玉的头像

李美玉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7/17
分享

楼边禅乡


    楼边村,一个很形象的村名。据说楼边很早以前曾叫迴龙村,后来村里有位在外谋得功利的成功人士回乡建了一幢三层高的泥楼后,迴龙村就被叫成楼边村了。楼边村由高塘、长江、楼边三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均为卢姓,几百年来一脉相承。

刚到楼边村公共服务站,便看到服务站周边正大兴土木,一拨施工人员正挖坑筑渠铺路,砌花基搞绿化,热火朝天。 楼边经过新农村建设,已把昔日的旧村貌焕发成新的容光,呈紫荆花状的曲径小路,篱笆围着的池塘,迎风招展的小树,欢笑愉悦的村民,无不展现楼边新村新貌。

楼边家家户户门前屋后种着本地传统的水果,龙眼、黄皮、石榴、荔枝正是挂果期,青青的,黄黄的挂满枝头,压弯了树枝。屋边田野上的稻谷也正泛黄,一片一片金灿灿的,丰收的季节快到了。

楼边与六祖慧能有很深的渊缘。唐龙朔年间,六祖慧能承五祖弘忍衣钵,遵嘱南归隐遁深山上爱岭龟嘴岩,路过楼边的高塘村时,在山岗歇息,为安全起见,把五祖授受的袈裟以及化缘器皿藏于此,并逗留了一段日子,帮助村民治病、耕田、修建水利,山岗因此得名“利藏岗”。六祖离开后,楼边村民为纪念当年六祖修行的福地,在此岗设香坛方便周边村民供奉,不想,很快就香客渐多,香火渐旺。于是,民间自发组织捐资,在高塘村利藏岗筹建“利藏六祖亭”。利藏六祖亭建成后,信众上香许愿有求必应。方圆几十里百姓,为感念禅宗慧能灵气恩泽,不断合力维护修葺利藏六祖亭。2014年,百姓齐心合力,在原址大规划重建,发扬光大。

这么多年来,坐落在楼边村的利藏六祖亭,不仅仅作为风景惠及楼边,更重要的是楼边村民长期受六祖“从自然,呈本性”思想的启蒙和影响,多有仁厚之心,他们善一粥一饭,都感恩上苍,虽然当今大部分村民外出劳务或经商,但留守的村民仍坚守传统农耕,虽苦犹乐。就因为楼边村民人人以爱修心,人人心中有佛,楼边村在仁、义、忠、孝传统文化上,得以很好地普及与传承。

得益于楼边优质的水源和优美的环境,更得益于楼边村特有的人文氛围,小小楼边村寨,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十几名,其中一名女寿星102岁。这位百岁老人面慈心善,一生与世无争,随缘任运,她虽然命运坎坷,但心无杂念,不怨天尤人。她勤劳朴素,坚持自食其力,百岁时,煮饭洗衣冲澡仍然自己动手,而且还从事轻微劳动,手脚无时停歇。她良好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使她健康地在楼边度过了百多年的时光,成为楼边的最长寿者。

楼边早在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就建立卢氏宗祠(桂花庙),卢氏子孙在宗祠祭祀祖先,制定村规民约弘扬好家风。解放前,楼边已成立武馆、俱乐部,村民当中,不泛琴棋书画人才。如今更胜当年,村里有文化图书室,文体广场、健身器械、宣传厨窗,移动舞台……乡村大妈在广场跳舞,自娱自乐,村风村貌焕然一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由于楼边村民团结和谐,勇于创新,分别荣获了文明村、卫生村等称号。  

近几年,楼边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村民看到了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土地流转加快,引入了肇庆市爱农农业有限公司,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600多亩,生产农产品专供港澳同胞。“楼边的水土靓,环境好,村民醇朴,经多方考察,这个蔬菜基地才落户楼边的。”支书卢云枝,带我参观村里的蔬菜基地时,热情地向我介绍蔬菜基地情况。

在蔬菜基地绕了一圈,发现很多竖着一条条洒水管的连片蔬菜基地,见不着一棵蔬菜,只生长着高低错落的禾苗。细问,方知这些蔬菜基地已采取谷种直接播种生长的新型种植方式种植水稻,这是为了改良土壤,使蔬菜生长条件更符合卫生安全要求,而采用传统的蔬菜与水稻隔季或隔造轮番种植,达到自然改良目的。

在楼边的田头地边,都能看到连片的有机水稻、有机蔬菜,楼边村民早已意识到绿色生态的重要,意识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村民种菜种瓜种果种稻,都是使用有机肥料。养猪养鸡养鸭养牛,都采取放养、自然生态的养殖方式。

楼边青青草,楼边翠竹摇。如今,楼边村民丰衣足食,幸福安康。楼边村恬静和谐,尽显生态之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