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美玉的头像

李美玉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010/27
分享

扶贫的歌谣响彻壮乡瑶寨

 

                    ---肇庆市组织部帮扶下帅壮族瑶族乡扶贫纪实

 

 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是肇庆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民族乡辖区的黄翰、竹六、东西、车福、山奢五个行政村,共聚居11927壮、瑶、汉三族人民。下帅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是个旅游观光的好地方。但因为地理环境、农业基础、交通障碍以及缺劳力、缺技能、缺健康等因素,导致了一些乡民处于贫困之中。2016年起精准帮扶下帅乡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22户,共 313人。其中:扶贫户42户,133人;低保户51户,150人;五保户29户,30人。

20164月,肇庆市市委组织部按照市委部署,定点帮扶下帅壮族瑶族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四年里,先后派出了工作能力、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好的扶贫干部陈海锋、戴焕宝、刘洪利驻扎下帅,与下帅乡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一起,共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在持续不懈的努力下,2019年底下帅乡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日子越过越红火翻天覆地的变化,唤起了他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20204月初的一天,笔者到下帅采写驻村干部开展扶贫工作情况,碰巧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金坤也下乡下帅,调研目前脱贫攻坚战工作情况,市、县组织部领导一行,戴着口罩走村过寨,入户到贫困户家慰问。此时,新冠病毒疫情严峻,还在防控阶段,他们牵挂着边远的下帅贫困户,长途跋涉开展慰问,详细了解了贫困户身体状况和春耕生产情况,并反复叮嘱帮扶对象在春耕关键时刻,要保障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做到不聚集,分散开展春耕生产贫困户感动地说:“疫情当前,我们都不敢出门,可市委组织部的领导和扶贫干部,大老远来向我们嘘寒问暖的,实在暖心。

市委组织部作为帮扶单位,从部门领导驻村干部,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注定能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注定是下帅贫困户们的福气。贫困户们常说:“今天的好日子,是共产党的政策好,扶贫单位的帮扶好,是下帅乡党委政府和扶贫办的同志引导好……


             

组织部下来的年轻人


 

下帅乡党委委员陈玉亥向我介绍市委组织部驻下帅乡扶贫工作队队长刘洪利时,我有点不敢相信,眼前这位阳光、阳刚,身穿米黄色休闲服,黑休闲鞋的年轻人,是驻村差不多两年扶贫干部。

90后的城市青年刘洪利,20176月从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同年8月被肇庆市委组织部通过“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招聘20187月,他背着行囊,从繁华的旅游城市肇庆,来到下帅开始投入精准扶贫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毕业一年时间,他身份三次大转变:学生----机关干部-----驻村扶贫干部。扶贫干部这个转变,对他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这位组织部下来的年轻人,踏上扶贫路的那一天,是懵的。越走越弯的公路,越走越山的地方,从小到大在山东平原地带长大的刘洪利,哪见过四周是大山的地方他坦率地说:“刚开始,面对这个地方、这份工作,自己很不适应,心里有四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新的岗位环境是这么严峻,我一个人来到这个20多年来从没听说过的地方,陌生的地方,不认识的地方。下帅这个边远的少数民族乡,连一块小平原都难看到,让我感觉周围很压抑,心里也很压抑;二是没有想到中国还有这么贫穷的地方,还有这么贫困的人家。看到下帅乡贫困户的贫穷生活现状时,心灵不由自主地感到震撼,我感觉这种贫困状况应该是在我爷爷那一代才有的,改革开放40年了,自已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到了下帅之后,才知道一些少数民族同胞还生活在贫困当中,不下来真的就不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三是没想到组织那么快安排我下乡锻炼。原来自认为在机关工作一年积累经验后下来历练,没想工作仅10个月,组织便找我谈心当时心里诚惶诚恐的,不知道基层是什么样子,从来没接触过扶贫工作,担心做不好;四是没想到语言的障碍对我影响那么大。我刚下来的时候一句本地粤语也听不懂,与贫困户交谈,彼此很难沟通,他们甚至不答理我,自己心里很堵。

也许是这两天各项扶贫工作检查验收,刘洪利显得特别累,他说这个星期一开始,自己就像打仗一样,早早从肇庆市赶回下帅,配合怀集县各部门组织的扶贫自查工作,晚上写材料很晚才休息。第二天单位的领导下乡调研,自己又起了个大早做做准备工作,一堆事都赶在一起了。我们说:“工作这么忙,你也没想到吧!”

刘洪利说:“工作是忙,但这两年的扶贫,我现在是心里有三个感谢。一是感谢组织让我下来锻炼。开初,组织让我下来,我未真正国家层面、群众疾苦上认识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和责任。后来的扶贫工作让我慢慢对基层有了确确实实了解,通过镇里、村里的干部所干的工作,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理解了贫困户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迫切心愿。后来自己调整心态和思路,更用心用情用力地开展扶贫工作;二是感谢下帅的贫困户让我学会了粤语。我是山东人,在广州求学和机关工作时,因为国语交流丝毫不影响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没有学粤语的动力,扶贫不到两年,为了和贫困户深入的沟通,我不仅学会了听,还学会了说,这对我开展工作帮助很大,在下帅扶贫,我能学会粤语,我感到特别的自豪。三是感谢这里的山山水水,感谢这里的三族人民。这里的山水告诉我,这里的人民告诉我,因为这里山美水美,因为这里的人民团结和谐、淳朴勤劳,这里就不该有贫困的人民。他们让我知道为什么要扶贫,让我明白自己在下帅要干点什么当我回忆起这段时光时 能留下点什么

刘洪利的心路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90后的扶贫干部的成长、担当和责任。

刘洪利说:“其实,我只是市组织派驻下来的其中一位年轻干部,我和之前的两位驻村干部一样,从来没有忘记自己作为肇庆市组织部干部应该有的责任担当扶贫工作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我和单位领导干部们就一刻也不能松懈

这些年,市委组织部派驻下帅的三名扶贫干部,在全面落实国家扶贫政策的同时,全力推动并完成了下帅的各项脱贫帮扶举措和攻坚任务:

20164月市委组织部定点帮扶下帅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先后投入自筹资金351万元支持下帅乡5个行政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至2019年底帮扶全乡5个行政村在统113294人实现“八有”脱贫标准,贫困户100%实现脱贫,提前一年帮扶下帅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202012月帮助下帅乡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省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乡53户危房改造贫困户得到财政危改金外,每户还额外得到扶贫单位给予12不等的资助补贴,极大减轻无积蓄贫困户的危房改造负担。

2018年投入3万元助学启动金帮助下帅乡组建成立助学会,为考上大学贫困学生开展教育资助,鼓励贫困户子女发奋读书,全力以赴做好扶智工作。2017年起,先后联系碧桂园、唯品会、佛山助学会、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及怀集创客联盟到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子女提供学习用品、日常衣物,教育补助金等。2019年,与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建立起55名贫困学生一对一长期认领资助机制,助学资助每年实行一次。

20162019年间,累计帮扶下帅乡开展高山灵芝种植(三期)、百亩柊叶种植,黄牛合作养殖、农光互补光伏基地及水电站扶贫等5大类产业帮扶项目。根据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收入水平间差,精准优化户帮扶项目户收益情况实现每年人均不等增收千元。

 

……

2020年春节假期,从下帅乡回到山东才几天的刘洪利,正在家里和父母团聚,欢度春节。突然面对新冠病毒疫情的袭击,他心里焦急得坐立不安,他想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下帅扶贫工作,下帅贫困户。21日,他假期还未结束,便毅然返回下帅,加入到防疫战斗一线 

年初八一早,当他回到岗位出现在大家面前时,下帅乡领导干部根本没想到,这二千多公里的路,他说回就回立刻投入到疫情防控机制完善、防疫政策解读宣传、人员排查情况报告、捐赠物资统计上报等工作中去疫情期间,刘洪利心系贫困户,他携同扶贫干部、乡干部天天到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小知识,派发防疫宣传手册,与村干部一同户派送怀集工业园岗位招聘宣传单,认真宣传招聘岗位信息,详细了解63户221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返岗就业情况、失业情况、存在问题,谋求最好的解决方式,以最大努力帮助贫困户解决失业问题,确保全乡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都能有工作、有收入

222日,在乡党委政府统一安排下,刘洪利带队组织4辆班车,定点、定员、定需运送包括18名贫困户在内的49名村民到怀集县工业园区参加招聘会。做到防疫脱贫必须两不误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四年间,组织部下来的年轻扶贫干部,穿寨入户,他们把自己看成下帅人,学会了说一些地方语言,懂得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风情。

很多贫困户不一定知道他们的全名,但都知道他们是组织部下来的年轻人,知道他们是特别能干的年轻人。

贫困户说:“我们就需要这样的扶贫干部。”

 

 

 

 

产业扶贫  创业帮扶

 

 

投资好的项目,既能带动下帅乡的贫困户脱贫,同时能增加5个行政村的集体收入。

    下帅乡终年山岚叠嶂,云雾萦绕生态环境优越,林木资源丰富。四季如春的宜人气候,千百年来,为野生灵芝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灵芝亦称仙草,具有解毒、肝的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自古以来,灵芝当地壮、瑶、汉三族百姓视为宝物,煲汤、蒸糕、浸酒、泡茶等,无不添加灵芝,灵芝为了壮乡瑶寨祖传的特色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帅野生灵芝供不应求。聪明的下帅人民,利用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充分发挥智慧,采用原生态椴木,在高山野林精心培植灵芝 

扶贫队干部也看好壮乡瑶寨特有这个特色食品,决定投资以“创先项目+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经营发展模式进行运作的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帅仙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开展高山灵芝种植项目,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帅仙”灵芝种植基地位于下帅山奢海拔500米以上的田头公岭田头公岭远离人烟,茂密的杉林下,灵芝种植面积500。每年春季灵芝种植和七八月灵芝采摘季节,这里经常有30多位乡民在劳作,其中不乏是贫困户。20179月开始,市组织部先后三期总计投入184万元资金,用于高山培植灵芝产业项目扶持,确保每年获取稳定的分红,作为今后贫困户长期的收益。其中,第二期灵芝项目采取合作种植模式,由驻村扶贫工作队牵头组织种植3亩灵芝,专门聘请贫困户参与育种、管理、采摘、装包等各环节,既传授种植技术,引领贫困户自力更生劳动,又提供工作机会,就近创造经济价值和岗位效益。

 目前,63户221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已连续两年享受了每人每年600多元的分红福利,5个行政村也将于2021年起每年增7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投资的黄牛合作养殖和猪舍建设等项目中,也将为下帅乡63户221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带来长效增收。市委组织部自筹资金20万元用于黄牛合作养殖扶贫项目,帮助18户收入出现波动的贫户增加收入。2019年,配合怀集县扶贫办,利用整合15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与怀集县其18个乡镇共同投资新辉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猪舍建设项目,项目收益持续十年。

   精准帮扶,能让贫困户一家家脱贫致富。

   山奢村自然环境好,发展种植百香果是促进贫困户创收的一个快捷途径。 山奢村支书高兴地告诉我们,山奢村总共983亩田地,多年来,在市委组织部的发动扶持下,贫困户种植了300多亩百香果。由于地理气候适宜,所产的百香果清甜,皮薄汁多,无论色泽、香气、口感均为上乘之品,深得顾客喜爱。目前,百香果已发展成为下帅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市组织部为贫困户帮扶的这个好农产品项目,也吸引了在山奢村的其他农户,不用宣传,大家纷纷自种自销。目前山奢村已有500多亩百香果。百香果成了山奢村“一村一品”的农副产品,它将带旺下帅的经济和旅游百香果不单为我们村的贫困户增收,还为整条村带来经济效益,村民们都感谢市委组织部。

车福村壮族贫困户陈始荣,因夫妻双双残疾、年迈的母亲以及幼小的女儿需要照顾等现实原因而成为精准扶贫户。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洪利通过入户走访,先后制定高山灵芝、通用厂房、水电站等帮扶项目,帮助该户实现每人每年2000元产业增收目标。同时,结合陈始荣个人意愿以及下帅乡民办酒席时,有饮米酒的风俗和习惯,帮助该户申请扶贫小额免息贷款32000元,建造了小酒坊。经过几年发展和纯正酒品,如今的酒坊,生意逐年向好,每年纯收入在15000元左右。经过年的帮扶,陈始荣一家从2016年开展帮扶前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900多元到2019年底实现年人均收入达10000多元,收入年增长率达15.25%

竹六村贫困户陈始均,因丧偶独自抚养三个孩子而成为贫困户,经过扶贫工作队年的定点帮扶,目前他采用机械化酿造米酒,额外享受项目收益分红2200//年。2019年,其儿子考入上海读大学,获得了下帅助学会的助学金。如今,他家的新房敞亮、焕然一新,实现人均收入从4000元跃升至近16000元。两个女儿也外出工作,一家人生活越来越好。

那天,我们在走访贫困户的路上,刘洪利为了安排一位贫困户的就业,为了不放弃难得的岗位名额指标,他反复地、不停地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耐心陈述理由,强调这个岗位对下帅贫困户的重要性。刘洪利为了这一个名额,前前后后沟通了很长时间,打了无数个电话力争。后来,当我知道争取的那份工作,只不过是一个值夜班的岗位时,心里特别的感动。不为别的,就为刘洪利为贫困户谋求利益的精神和态度。这几年,驻村扶贫工作队共协助安排5名符合条件的有劳动贫困人口,就近就业,从事护林护草护路等公益性岗位,增加收入。

 

 

树榜样 立典型  自强不息意志坚

 

         

那天从县城出发下帅,同行的下帅人马军洋,路上跟我谈起了黄翰村的贫困户马赏序。当我走进下帅扶贫办,扶贫办五位扶贫干部在忙碌着,趁着扶贫队长刘洪利外出走访贫困户的空隙,他们为我介绍下帅的扶贫工作情况,特别介绍了黄翰村的贫困户马赏序。队长刘洪利回来后,还是向我介绍了黄翰村的贫困户马赏序。

都在说马赏序。这个马赏序,特别。我好奇。刘洪利和当地扶贫干部盘国康,热情地要开车带我到马赏序的基地走走,让我了解马赏序在扶贫干部的引导下如何脱贫致富的。

下帅黄翰村,分散在前往下帅墟公路的两旁。马赏序的家坐落在马屋自然村。

我们走进马赏序的家时,他正好外出运黄泥回来填充屋后的巷道。他妻子谭彐连,在灶台前擦锅洗碗,41岁的儿子坐在轮椅上目光呆滞,无精打采。家里除了碗筷的碰撞声音,寂静冷清,但干净整洁。

不用介绍,我就能从扶贫干部贴在他们家墙上的2019年下帅乡黄翰村贫困户明白卡”中,了解到退伍军人马赏序一家四口的情况。

马赏序65岁,老伴67岁。儿子二级精神残疾,几年前,从二楼失足跌断双腿,从此依靠轮椅走动。养子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一家人生活常常是入不敷出,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2016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帮扶行列。

2016年,马赏序依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在市委组织部扶贫工作队扶志扶智的政策宣讲和思想动员下,他坚定了致富信心。利用自家10多亩的杉林作为养殖基地,独自一人在基地鸡、养蜜蜂、种植百香果等。每年饲养几百只鸡,放养15箱蜜蜂,仅蜜糖一项就年收入达一万多元,由于饲养的鸡放养杉树下,生态环境好,喂食粟米,鸡肉品质上乘,下帅一家饭店长期定购,马赏序收入也十分可观。马赏序每天除了忙着养鸡养蜂种果,闲下来时,还四处打散工补贴家用。

通过扶贫队的帮扶和马赏序的辛勤劳作,他的家很快就实现了脱贫。这两年,市组织部帮扶下帅贫困户投资了帅仙高山灵芝种植、光伏电站、通用厂房以及天涛莫湖水电站等项目,马赏序与其他有劳动能的贫困户都领取了项目的收益分红。至2019年,马赏序一家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精准扶贫开始前的4000元左右,跃升至2019年底的14900多元,年增长率达16.78%

马赏序人穷志不短,坚持与贫困斗争,消除了“等、靠、要”的思想,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己即使是贫困户,军人本色依然不变的坚强信念。短短的两年时间,逐渐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

马赏序的杉林养殖基地在一个半山腰上,我们下车从公路走下来,经过一条山泉水后,是一条陡峭的山坡泥路,路难走。这条路马赏序每天都走,不知走过了多少遍,流下了多少汗水。去年的一场大暴雨,把其中一段土路冲毁了,路更难走了。马赏序发扬自力更生精神,运来水泥沙桨,搬来大石头,硬是一个人把这条上山的道路砌好。

很快,我们到了马赏序的杉林养殖基地。基地的入口处,种着百香果,基地库房的两旁,有两棵名贵的红豆杉,周围是上百棵沙塘桔。他指着整个翠绿的山坡说:“以前这里是生产队种木薯的地方,十年前,我在这里种了13000棵杉树,好像一转眼间,杉树就长大了,成了一片杉林。”

马赏序家这一山坡的杉树,长势特别好,杉头直径基本上超过二十公分,一棵棵笔直直的像排列整齐的队伍,密密麻麻的遮天蔽日。杉树底下,到处是黄色的土鸡。马赏序撒一把粟米粒,引来一大批项鸡抢食。“这些本地鸡特别香滑,肉质鲜美,皮脆骨硬,这段时间家里隔三差五劏鸡,改善生活。”马赏序十分满足地告诉我们

扶贫干部帮扶,马赏序一家的生活确实大有改善。他兴致勃勃地带着我们,穿过一大片杉林,来到了一个山坳里。只见整个山坳种着一垄垄的柊叶,柊叶在春季温暖的气候环境里一个劲地往上长,绿油油的铺满整个山坳。马赏序这两天刚除了草,山坳很干净,他开心地告诉我:“这片柊叶是扶贫干部帮扶种下的,去年送过来12袋柊叶秧苗给我,我种了三亩。初秋收割回来时,扶贫干部就联系好收购单位,帮助全部销售出去。我们不担风险,种上后只要勤除草就可以了。这柊叶长得快,再过一个月,这里就茫茫一片了,叶子长得差不多人一样高。”

马赏序是有25年党龄的退伍军人,4年的军旅生涯,使他身上具备了军人敢拼敢干的作风,他勤奋劳动,他干在基地,住在基地,起早摸黑,目前,他的基地有了一定的规模。他很乐观,也很有经济头脑,他知道这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是无型的资产,是自己走向小康生活的一块宝地。他感慨道:“这些年,下帅的贫困户们享受了国家好的扶贫政策,遇到了好的扶贫单位,认识了好的扶贫干部,得益确是不少。我们家除了分红所得,还有低保金、有优抚金、有残疾津贴金和慰问金……能这么快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是市组织部和扶贫干部们的帮助。过些日子,我还要养白鸽,争取多种收入。”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说:“对了,我养子马闪洋外出打工,因为年收入超过了30000元,扶贫单位奖补了3000元,他现在劳动的积极性可高了。”

马赏序所说的奖补金,是务工奖励补助金。两年前,帮扶单位市委组织部结合下帅乡实际情况帮扶资金使用情况,与下帅扶贫办共同制定了《下帅乡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就业务工奖补实施办法》。至2019年底,共支持下帅乡187获得412300元务工奖励补助,激发和带动贫困户积极就业、自主就业的热情和信心,牢牢扭住懒散的现象。

刘洪利知道,单凭党和国家自上而下出力扶贫是不够的,还要贫困人口自下而上的配合,贫困户才能站起来,走起来为了激励更多的贫困户奋发图强,扶贫办把马赏序自强不息的励志事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题为下帅乡马赏序退役军人成了“脱贫尖兵”》发布后,激励着多少贫困户的斗志,马屋村的人也为他骄傲,为他自豪他也愿意与大家一起,在扶贫干部的引领下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马赏序开口是市委组织部和扶贫干部,闭口是市委组织部和扶贫干部,市委组织部和扶贫干部就像是他的亲人,叫得很顺溜。

 

 

 

细微之处见真情

 

驶过九曲十八弯,我们到了地处群山逶迤的山奢村。

是山奢村2018年新增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四个小孩,老大天生残疾弱智,不能自主上学,在家需要人照顾,老二老三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老四才3岁。妻子瘦小弱智,在家照看四个小孩,干点农活,韦灯因为要照顾家庭,不能外出打工,这样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一直以来,扶贫干部特别关注对他家的帮扶力度也较大。

山旮旯里的山奢村,处处新苗绿芽,呈现出春天浓浓的气息。韦灯家前面低洼的土地上,种着柊叶,一簇簇嫩嫩的柊叶连片生长。旁边的一亩百香果,青青的藤蔓爬上架好的竹棚子上面。刘利说,他们家的柊叶种植、百香果是我们市组织部帮扶项目的集中表现,柊叶收获时,以约定底价包销。去年,共分配了四头黄牛给他,增加他们收入。

以前,韦灯没有工作,除了干点农活就闲在家里,无所事事常常打牌混日子。这样一来,家庭经济更拮据。

不行,一定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扶贫干部积极收集企业用工信息,想办法安排韦灯就近就地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又能照顾家庭经多方努力,为韦灯争取离家仅15分钟摩托车车程的公路局道班员岗位现在韦灯每月工资2300多元,夏季还不止这个数。加上一家人每个月2000多元的低保金,他们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去年9月份,市委组织部为他们购置了全新电视机,并接网络入户,全家人看上了网络电视,高兴极了

扶贫扶智扶志,是扶贫干部的责任。

民族乡贫困户子女教育,一个不也不能落

韦灯的大儿子因残疾较严重,不能上学。为了让他掌握一些基本的识字,计算能力,提高他日后的生活质量。去年,扶贫干部联系教育线,聘请老师送教上门,一对一独立辅导,还通过团县委,邀请心理辅导老师,准备对他进行心理辅导。老二老三到了幼儿园学龄,扶贫干部发动社会力量,为两个小孩每人帮扶1500元的教育助学金。

扶贫干部无微不至的关心,给了韦灯一家极大的温暖,韦灯妻子说:“我们的房子是国家给了4万建的。”她指着刘洪利又说,“他们单位也补贴了差不多2万。现在我和老大两人有残疾证,政府每月有残疾津贴,孩子他爸有工资收入,我们一家对未来的生活有信心。”

这位有点弱智的女人,对家里的这些收入算得清清楚楚,一点也不弱智,扶贫干部对她家的帮助,她特别牢记在心。因为扶贫干部常到家里来,对她们一家很友好,她对扶贫干部也特别友好。

她说:“我很珍惜现在,我们要好好生活,重视小朋友教育,再困难也要送小孩上幼儿园。我现在种有菜、稻谷,花生,玉米,我们不能全部依靠政府,自己要勤劳,要劳动,扶贫干部支持我们养牛、种柊叶、百香果,领导还经常慰问,我们很知足了。

一个这样的家庭,在短短的年时间,家庭生活的极大改善,他们能不感动?我们离开韦灯家时,韦灯的妻子拖着四个孩子把我们送到了村口。

四年来,扶贫干部们帮扶像韦灯那样的贫困家庭何止是一家。

东西冲口村52岑高山,一家口,其子女是单亲家庭,家里有年老母亲及四个孩子,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贫困户。父亲去年因病去世,母亲无劳动能力2016年,家里只有他和大女儿工作,那时,人均可支配收入4304.29元。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开展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投资,想方设法提升岑高山一家经济收入,同时,帮助其在校子女申请社会教育补助,并牵线爱心人士对孩子钱捐物,使三个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如今三个孩子均已毕业,外出务工,全家务工人数增加至5人。2019年底,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317.13元,2016家庭人均收入翻了5倍,脱贫成效较为突出。

竹六沙坪村蓝玉辉,3口。2017患有尿毒症导致贫困,是2018年新增的贫困户妻子照顾3岁女儿和患有尿毒症的丈夫,不能外出务工,家庭负担较大。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时向上级单位申请大病救助资金,并帮助他到指定医院治疗,使医疗报销高达90%,大大减少家庭支出。同时,尽快落实分红项目,并开展慰问工作,鼓励他保持乐观心态,早日康复。

车福陈友村贫困户陈如换,育有22女,前几年丈夫因病去世,成为了单亲家庭。当时小孩在读书,仅靠户主在家打散工和大女儿在外务工维持生计,生活较为困苦。2016年纳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后,为减轻其家庭负担,驻村扶贫工作队为她申请贫困子女的教育补助外,还积极为其寻找渠道申请社会捐赠的教育补助。到目前为止,女儿莫妹丽已毕业外出务工减轻了家庭负担,生活也逐渐好转。2016年刚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316,至2019年底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0828元,生活水平上升了不少。

覃奕法老人独居山奢王挪村。家里有儿子、儿媳患有精神病,还有孙子孙女5人需要照顾,统计10。当时该户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6543.33元。2018年,市委组织部协同下帅乡党委、政府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制定投资通用厂房、黄牛养殖、新辉园猪舍建设等各类扶贫项目,对该户开展帮扶。20198月,扶贫干部带其儿媳到县第三人民医院评残后,每月享受408.33元残疾人补贴。同时市委组织部对其三名在读孙女扶持每人1500元的教育补助资金,共4500元,大大减轻了该户的教育开支压力。经过三年的精准帮扶,覃奕法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9619.51元,顺利实现了脱贫。

……


在下帅,一个个脱贫的家庭,就是一曲曲动听的歌谣。他们在扶贫干部多管齐下的帮扶下,走出困境,走向了光明,重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面饱含着帮扶单位的大爱,饱含着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智慧,更饱含当地扶贫领导和干部的心血和汗水。在下帅小小的扶贫办,摆放着六张办公桌,迫仄地坐着六位90后的扶贫干部,办公场所很窄,但他们的心胸却是宽阔与善良的。那天,扶贫干部聂蓝蓝接收了贫困户一小袋枇杷,那是贫困户硬要送给她的。小小的枇杷青黄青黄,很酸那是贫困户的对他们的一点心意;盘国康的小车在走访贫困户的时候,被石头花了,贫困户比他还心痛。这一切,不就是平常他们对贫困户的关爱赢得的么?

刘洪利说:“我作为挂职下帅乡分管全乡扶贫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我会努力让自己成为他们的榜样,把办公室的这些年轻的90后干部带好。

其实,他自己也是90 后干部。

这就是90后年轻干部的声音。他们自己的青春和爱心,洒在下帅壮族瑶族乡的土地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