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到清明节前后的日子,总是看见爸爸看着老屋墙壁发呆一会。那老屋,是他爸爸,也就是我的爷爷,用一辈子的积蓄,一点一滴的血汗钱,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盖起的,那墙壁石头垒起来的,墙壁表面是泥土抹的,外面糊了一层又一层捡来的旧报纸和我们用过的教科书。墙上挂着爷爷奶奶的照片,已经有点发黄。照片上,爷爷戴着一顶毡帽,下巴留着一缕胡子,坐着,双手放在膝盖上,奶奶穿着长袍,双手也放在膝盖上。
爸爸一边看着照片,一边念叨,你爷爷留下这个家产,我才能带你们在这里过日子,风吹不着,日晒不着,该带孩子们去上坟了,得给孩子们留点念想。除此之外,也不见他说不出其它什么道理。为啥上坟,留啥念想,他可能也说不清,道不明。
大了,才知道,上坟,就是祭祀祖先,不要忘记他们,应该感恩。才知道,清明节时,谁家没有人上坟,谁家的坟墓塌陷,谁家的坟墓长草,说明这家没有后人。爸爸带我们去上坟,表明爷爷有后人,表明爸爸没有忘记爷爷养育之恩,也是为了给我们留个念想,叫我们不要忘记这些。
上坟,上坟,顾名思义,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用铁锹在地里挖一些土,用这些土把坟墓加固,把坟墓被雨水冲刷的地方修补好,把坟头上面长的野草拔掉。当然,还要焚烧纸钱,摆放祭品。最后,再把一些纸钱用一块石头压在坟头。
爸爸带我们去上坟,是为了给我们留点念想,我们抢着跟去,却不是这样想的。我们是因为不仅可以痛痛快快,自由自在地在野外玩耍,可以在野花边追逐大大小小的彩色蝴蝶,可以在草丛里捕捉各种各样的蚂蚱,可以在河里捞游来游去的小鱼;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上坟后,马上吃到上坟的祭品。那些祭品,无外乎是面包、香肠一类的。不要说远远比不上现在大酒店里的拿手好菜,就是连现在常常吃到的肯德基、麦当劳都比不上。但在那时,却是平时难以吃到的好东西。
大了之后,特别是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才慢慢知道孩子长大是需要父母付出许许多多的艰辛的。才知道父母恩重如山。
其实,做学生时,清明节前后,学校组织我们学生去辽沈战役纪念塔祭祀先烈,管那种活动叫做扫墓。那也可以理解为上坟。
扫墓那天,我们由老师领着,站好队,带着红领巾,走很远的路,走到辽沈战役纪念塔。出发时,老师总是再三强调,到了那里,不许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表情要严肃、庄重。到了那里以后,总是由校长讲一番纪念先烈的话,或者请一位老军人讲述一段战争年代的往事,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由无数先烈牺牲,无数先辈流血换来的,应该珍惜。然后,老师领着我们围绕辽沈战役纪念塔走一圈,再站队回来。
那时,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把辽沈战役纪念塔叫大铜人。也许,那里最显著的建筑物是一个高约20米的大铜人吧。那个大铜人一只手拿着枪,一只手伸向远方,张着大嘴呼喊—似乎在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现在,我们把在清明节祭祀自己的先人和瞻仰烈士都叫做扫墓。我想,意思应该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不忘记先人,不忘记先烈,知道孩子的成长,需要父辈付出多少心血,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先辈付出多少心血,留个念想,不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