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林茂成的头像

林茂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27
分享

我与宋立民教授的一面之缘

宋立民,何许人也?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新闻系教授,全国知名作家,宁陵阳驿人也。第一次听说宋立民教授的名字,是在2011年的秋天。那时,我跟人文学院的一个学长聊起最受学生欢迎的一个老师。他提到宋立民教授,他对教授的描述让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学生中,宋教授的魅力常常加上了“偶像化”的渲染——他学识的渊博,思想的深邃,内心的丰富,气质的浪漫,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幽默风趣的语言……

我与先生有过一面之缘。那是在7年前五月的“诗海任翱翔”诗歌朗诵大赛上。他是这次大赛的主评委,而我非常有幸作为学院朗诵艺术团的嘉宾代表参加了这次大赛。

比赛是在晚上。我与同伴早早地到了赛场,期待着大赛的开始。我在座位上用目光扫了一下评委席的名字:宋立民,刘英,白彦茹。宋立民!这个名字好熟悉啊,不就是传说中那个人气非常高的教授么?早就听说宋教授是人文学院最有人气的一个老师了,今天能见他一面了,实乃是荣幸之至,我翘首以盼。

很快,先生的形象第一次展现在我面前。五十出头,瘦高,寸头,高高的鼻梁,目光坚毅,笑容亲切,上衣是白色T恤,穿一条浅色休闲裤和浅黄色皮鞋,全身上下透着一种平和谦逊的学者气质——这是宋立民教授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先生的平和谦逊,我是早有耳闻的。毕业班学生叫他“宋哥”,低年级学生称他“老宋”。他的善良,他的爱心,令学子们感动;他的精力,他的坚韧,令学生们赞叹;他的才华,他的幽默,在弟子中流传。在新闻系学生的心目中,宋老师的光芒始终耀眼。

再一次看到先生的正脸,是在参赛节目演绎完毕后的点评环节。先生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上大赛的舞台,为今晚的节目作总结点评。他首先用带着河南口音的“广东普通话”很客气地说:“今晚因为刘瑞芳教授没能出席,我姑且是以一个外行人的身份在看诗歌朗诵这门语言艺术,这实在是滥竽充数。我们应该多向刘瑞芳教授他们学习,他们在“诗歌朗诵”这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先生真是一个谦虚的学者!

然后,他说到“什么是诗”这个问题。他认为诗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离开诗,精神之流便会干涸。接着幽默风趣地阐述了这个观点,把诗日常生活化。他用赵金钟教授彻夜未眠数星星的例子来阐述观点时,引得全场师生哄堂大笑,接着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他又举例了奥地利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代表作《沉重的时刻》,以“沉重的时刻”来阐明“什么是诗”这个观点,还幽默地说,“赵教授彻夜未眠数星星”便是“沉重的时刻”。

先生充分地肯定了选手们比赛,其中的一句话却在我的脑海中经久回荡:“对朗诵比赛而言,分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表达了自己,获得了生命。”

“表达了自己,获得了生命。”作为现代人,我们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还要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不仅要用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做贡献,还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说服别人。我们的思想和见解通过语言的表达而获得生命。这是我对先生这句话的粗鄙理解。在后来的时间中,我一直记着先生的这句话,努力表达自己,以求新生。

先生在给这次比赛的节目意见中讲了两点:其一,宜选取篇幅较短的诗歌。他幽默风趣地说,“我固执地认为诗歌都是短的。就如夏宇的《甜蜜的报复》,把你的影子风干,加把盐,腌起来,等老了的时候下酒。”其二,应选取适宜时代背景的诗歌。他举例《哀中国》这首诗,我们也许很难去把握住当时的一种时代背景下人的亲身感受是怎样的。由此便无法很好地演绎一首诗歌。选取契合当下时代背景的诗歌,能更好地把握着时代的脉搏。他还跟我们说到,朗诵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是热爱诗歌的人的充满诱惑的精神家园。

我坐在前排,一直认真地听着他说的每句话、每个字。先生的精彩点评再次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这就是一个有涵养的学者,谦逊而不乏平实。能听得先生的精彩点评,我是荣幸的。先生的话,我都记在心里。

这,就是我与宋立民教授的一面之缘。此去经年,虽然相隔千里,我一直关注着先生的信息。在家乡的这一头,我遥祝先生一切安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