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林友侨的头像

林友侨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02/23
分享

真诚对待充满变数的人生


夜晚,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年过半百的外来人,与一个十一二岁夜自修回家的小学生街头偶遇。短短的十来分钟时间,他们聊了起来,谈少年沉甸甸的书包,谈各自的童年,谈林友侨的广东,谈天水的李广墓,谈分别时的“分道扬镳”还是“分道而行”……分开了竟然心有不舍:他觉得和少年聊天要比和很多成年人、很多群聊有趣多了。这是作家林友侨的一次看似平常的经历,不过还没结束。

以后几天,林友侨几次来到那个分手的地方,但终未再见小男孩的身影。他于是刻意记下,与小男孩邂逅的路叫合作中路,跨河的桥叫耤河大桥。他揣想那天小男孩回家后,会给家长讲述这段偶遇,年轻的父母是否会提醒小男孩: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如果当时他们交换了联系方式,成了忘年交,那么十年二十年后,回想那一夜,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感慨?

人活着,最大的诱惑,就在于充满变数,每个成年人的心中是否都曾有过那个小男孩的身影?很显然,林友侨以一颗赤子之心,用文字唤醒了我。

作家是天生的吗?作家可以培养吗?文学是可以教的吗?作家是怎样炼成的?近日,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的邵燕君与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有一场精彩的对话。

李洱是我的老乡,故而关于李洱的文事,我无形中就多了些关注。李洱说:没有一个作家是天生的,作家都是培养出来的。培养作家的途径无非两种:一种通过自己阅读、自己在黑暗中摸索,暗中接受写作教育,最后把自己培养成了作家;一种通过接受写作训练课程,走上创作道路,成为一个作家。教育最重要的,一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才能,所谓认识自己;二是让学生呈现自己的才能,所谓成为自己。作家作为一门实践性专业,只有技、道并重,才谈得上艺术。“技”突出了它的实践性,“道”突出了它的人文性,而“技”与“道”都是可以且是需要讲授的。

李洱的这个说辞,放到林友侨身上最是合适。林友侨成为作家的途径应该是第一种,他很早就认识到,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姐妹,多读是多写的前提。于是,他静下心来读了大量的书籍,如20世纪五大传记,如韩愈、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范仲淹、辛弃疾、陆游、王阳明、曹雪芹、曾国藩、梁启超等更多的名人传记。带着思考去读书,在读书、读史、读人中感悟,最终反射到现实生活中,于是风吹书页,心动手痒,不写难受,一篇篇短短长长的文字就这样汩汩流淌。

林友侨从阅读、到旅行、再到写作,经历了一个思考、消化、沉淀的过程。在读书的同时,他自驾走访了广东21个地级市的重要人文景观,神遇了赵佗、冼夫人、六祖慧能、张九龄、韩愈、苏东坡、包拯、文天祥、陈白沙、湛若水、袁崇焕等诸多先贤。

麦家说:读书是写作最好的准备,写作是写作最好的老师。

林友侨肯于下笨功夫阅读,抱定实诚做人的准则,其下笔作文亦是其心灵之河的真实流淌。

《远方有梦》是林友侨第二本散文集,全书70余篇散文,多为近年来的创作。分“前行有梦”“回望乡愁”“山川履痕”三辑。主要内容包括:回忆个人追梦的难忘经历;回望乡村、乡愁、乡情和军旅生涯;抒写祖国山川之美和各地风土人情;挖掘广东历史文化名人对岭南的深远影响。整个集子,时空轮转,质地丰富而厚实。

我曾与林友侨探讨散文写作的真实性,他坦诚说:散文写作就是一次又一次解剖自己,将自己“出卖”给读者的过程。在当下的网络时代,读者对作品的及时评价与反馈,又是作者自我校正、自我提升的契机,他愿意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裸奔”。我理解他的意思:真诚面对这个世界,守拙抱朴,以文养心,以德润身,乃是一个写作者毕其一生所追寻的真谛。

《一场等不及的生死之约》,正是作者坦诚对待遗憾所催生的性情之花。这是怎样的一份友情,能够让友人临终托孤?又是怎样的坦诚,可以接受这样的一种重托?生死之约或等不及,伤痛也会渐行渐远,人间也再无木龙,但世上却会多出一份温暖与念想。林友侨诚践朋友之诺,但他却并没有把帮助几个侄女的事写出。他说过的话一定会做,但是他做了的事却不一定要说或写出来。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行其道的当下,做到知行合一,说到做到,不说假话,不放空话。唯其真,其文字才有“温度”。

一个初中没上完的人,其作家梦该如何来实现?在一个很封闭,与文学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小村庄,在一个信息尚不通达的时代,林友侨有过彷徨,但从未放弃。1982年,初二的林友侨因病辍学,他干过工程队小工,到深圳做过搬运,为学武术而流浪过,进工厂做过切炮工。对于写作,他是很动了一番脑子的:当时教科书除了谈题材、体裁、素材、细节,追求凤头、猪肚、豹尾之外,也建议要多读、多写、勤练,说勤能补拙、熟能生巧。

1985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报名参加了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选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有7门必修课和3门选修课,10科考试合格,就可以换回一张大专文凭,成为一名大学毕业生。因为考过了自学考试的《现代汉语》与《写作》,他被本村小学聘为代课教师。1986年,他投笔从戎,在当兵期间继续自学。

他意识到为考试而考试、为文凭而考试的局限性,他及时调整了自己的自学方式,决定先阅读相关经典原著,然后再读教材参加考试。这期间,他读了鲁迅、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歌德等国内外名家大量的书籍,为自学考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初中生起步,前后花了五年多时间,自修了初三、高中语文和大专课程,终于在1990年初通过了汉语言文学的全部课程考试。

辛勤耕耘,自然会有收获。从此,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上升期、收获期。频频见诸报端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一纸大专文凭,实实在在成了他以后就业最有力的敲门砖。当然,也由此实现了他的作家梦。

精诚如他,命运之门自然会为他敞开,金子般的散文质地,是为精诚的作家准备的。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因在塔坡岗挖出了三个铜佛而得名,历史上是中国天下四聚、四大名镇之一。

读林友侨的后记《我的自省》,知道他最早曾想把这个散文集命名为《从佛山出发》。后参加2020年佛山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评审答辩,三名评审专家竟一致建议他起一个更有散文味的书名,遂改为《远方有梦》。其实,我还是觉得《从佛山出发》这个名字更接地气,符合林友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本性,也与他颇有些自传色彩的内容相吻合。

我与佛山似乎有着淡淡的缘分。我有一个书院叫佛潭书院,是因为书院坐落的地方名字叫佛潭沟。就我了解,中国的版图上,含佛字的地名不少,比如河南的佛涧、陕西的佛坪、广东的佛山等等。春上的一次笔会,认识了憨厚的林友侨。当时只知道他来自广东,近来他散文集的出版信息铺天盖地,我才知道佛山是他的第二故乡。

于是,就尽快向他索要散文集,以先睹为快。读散文集的过程,就像是和他聊天。看完了散文集,我似乎成了他的发小,已深谙他的秉性。他是至诚之人,我完全相信他的为人。同时也验证我对他最初的印象是对的,他确实是一个憨厚朴实的人。书如其人,诚如是。

至诚如他,缘分早定,与佛山可谓是门当户对吧。不管是《从佛山出发》,还是《远方有梦》,都不会改变他金子般的散文质地。

惟夫先生的序言很中肯:在汉语两千多年的文学传统中,“修辞立其诚”一直被奉为圭臬。但是这些年来,自媒体语境下,一种虚浮矫情之风悄然流行,而《远方有梦》却不迎流弊,显现出一种素朴、“至诚”的力量,以质朴之文,坦诚直面书写对象,真诚抵达心灵自我,兑现了作者的书写之“诚”。故而这本朴诚的散文集,于亟需恢复汉语优良文学传统的当下,倡导确立“诚”的文学标杆确有其现实意义。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昭明文选》中的这句话,或与憨仲老师对他的评价异曲同工。憨仲老师还认为:哲思、诗意、生命力是判定作品价值的尺度。不妨就惟夫与憨仲的评价,再择要作一印证。

林友侨有几篇文章写到了猫。养过猫的人,或许会多一种思考,即人与其他动物甚至是整个自然界该如何相处,或更容易多一些同理心,多一些换位,多一些自省。他养的一只叫毛毛的女猫,得了子宫蓄脓症,女儿送它去宠物医院治疗,那一刻他似乎起了中年油腻男的功利与世故之心——会花费不少钱吧。但他很快就意识到,应该把它当作一条生命,如人一样的生命,当作已经陪伴了他们多年的家庭一员来看待。他甚至由这只年纪见老的猫,想到老母亲在世的最后时光。

我也曾想写一篇《大猫咪,小猫咪》的散文,因为我也养了两只猫。猫给人带来快乐,也带来不少烦恼。大猫咪生于家养,吃喝不愁,饭来张口,从来不抢;小猫咪生于流浪,基因里就有忧患意识,喜欢翻垃圾桶,抢食物。天长日久,我从二只猫身上,似乎看出了些许人性与命运。

记得一次与文友聊到李洱的《应物兄》,我曾拿两只猫来比喻《应物兄》与《花腔》:《应物兄》就像大猫咪,憨厚老实,《花腔》就如小猫咪,鬼怪机灵。于猫,我或与朴诚的林友侨先生心有戚戚?

一片朴诚里,似乎可以洞见惟夫与憨仲先生,对作家林友侨的肯定与推崇。

真诚对待充满变数的人生,成就了林友侨散文金子般的质地,让他的文字颗粒饱满。

                         (作者:刘帆;原载《佛山文艺》2021年12月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