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林友侨的头像

林友侨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03
分享

父亲的叮嘱

父亲能耐了一辈子,82虚岁那年不小心摔了一跤,轻度中风,要强的他依靠拐杖蹒跚挪动,看着让人心疼。

父亲年轻时很能干,记忆中没有他做不来的事。作为农民,农活他样样在行,作为生产队干部,他是农村带头人。可再能干,一个人要养活老老少少10口人,家里还是入不敷出,常常要向生产队、供销社借粮、赊账过日子。为了养家,父亲是较早兼做小买卖的农民。一部单车,他把从村里收上来的稻谷、花生、番薯运到墟里卖,又从墟里拉回海鱼、蔬果,卖给村民,从中赚取一点点差价,帮补家用,让七个子女健康成长,让我奶奶活到93岁高龄。

最难忘的是炎热的夏季,跟父亲去捕鱼来弥补家中缺荤少菜的经历。地处粤东的家乡水网密布,鱼虾鲜美,每当夜深人静时,父亲就挑着三五个鱼笼,踏着夜色,踩着露水,听着蛙鸣,去到鱼多隐蔽的小河涌,将鱼笼顺水或逆水安放稳妥,让游过路过、出来觅食的鱼、虾、蟹、水蛇……统统钻进了这种喇叭嘴、橄榄腰,进得去、出不来的鱼笼里。第二天天蒙蒙亮,我和父亲将鱼笼一一收回,然后找一块空旷地,打开鱼笼后面的小口,将一夜的收获全倒了出来。看着满地的活蹦乱跳,我和父亲那个兴奋,难以言表。

回想那时的日子,虽清贫如洗,却有滋有味!

如今,父亲老了,活干不动了,路也走不稳了,可他还是那么要强。在他自己摔伤一年后,80岁的母亲又一次摔断腿被我们接进城住院治疗、康复,他却信心满满地说,让你母亲出院后回来吧,我来照顾。试想自己还要人看护,却自告奋勇要承担起照顾老伴的责任,那是怎样一种感情啊!其实我想父亲也是为了不让城里工作的子女分心吧。

父亲总是这样,处处为别人着想,为子女着想。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古训。可是,近四十年来,随着沿海特区的开发,远方活力无限,社会日新月异,陆海空交通一日千里,“子女”们为了改变命运、改善生活,早就远游他乡做故乡了。我们兄弟姐妹除了大姐留守农村,其余的都进城到了几百里乃至千里外了。儿行千里母牵挂,父亲却一直将这牵挂藏在心底。我们每次探亲远行的时候,他总是说:“勿挂念,在外安心工作!”这句话我听了20年,从我在城里安定下来,每年大抵回乡下一两次开始,直到2015年那一摔。

那一摔,差点让父亲中风瘫痪,乃至离我们而去。当时好在小弟已在家乡,立即雇了一辆车和亲人们第一时间将父亲送往专科医院抢救,使父亲不至于晚年卧床。当我们几个从千里之外赶到这家医院,父亲已脱离危险,但还有些恍恍惚惚,说话也不太顺溜。清醒些许后,他的第一反应是要出院回家,那心情,无非是估摸着住院花销不菲,怕给子女添了负担。

出院回家刚开始那段时间,病情也是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乐观地觉得可以恢复到从前那样,到田里看看,到旧屋喂喂猫;坏的时候,严重到提出要独自回已空置多年的旧屋住。那意思,是担心自己在儿子建的新屋里突然老去了,让儿孙今后住着“害怕”。按海陆丰“福佬人”的风俗,老人最后的日子,也是要回到祖屋度过的。

可是,让80多岁的老父亲孤零零在阴冷的旧屋走完最后一程,于心何忍?!想一想都觉得是一种罪过!想一想都不免热泪盈眶,心痛不已!

幸好,华夏文化“父慈子孝”的基因在这块土地得到了最好的传承。为人子女的我们“孝”字当先,都不忍心让仁慈的父亲过早的孤单,都不放弃让父亲抱有生的希望,活下去的信心。大哥大嫂更是放下活计,和小弟一道在家乡照顾了一段时间。就在这段时间,担心自己会突然离去的父亲,经常会念叨他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二儿子、三儿子怎么好久不回去看他,“难不成卖身给了政府?”这种焦虑的情绪,在一生秉持吃亏是福、公心为上、国先于家的父亲是绝无仅有的。他该是多么想和自己的儿女能多待一待,说说话啊!当我们带着孩子回到他身边的时候,他欣喜得合不拢嘴,叮嘱说,要多点带孙子孙女回来给他看看。我听了嘴里应着,泪水直在眼里打转。

庆幸儿女的坚持,不放弃,坚强的父亲终于熬过来了。家乡的亲人不断传来消息、视频,父亲能吃了,父亲能睡了,父亲能扶着拐杖,自己走很远去看旧屋了。

2017年国庆假期恰逢中秋佳节,我顾不上回乡高速遭遇“历史性”拥堵,长假首日就迫不及待和女儿驾车回去陪父母过节,载他到久违的自家田园里看看,听他唠叨那些与泥土有关的故事……当我离家返城的时候,父亲拉着孙女的手抬头对我说:“勿挂念,在外安心工作;你小弟在家照顾得很好!”

多么熟悉的声音啊,我听在耳中,感怀心里,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活过来”的父亲,又开始为子孙着想,为别人着想了,真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