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林振立的头像

林振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16
分享

钱仓古驿与宋代名人

钱仓,因钱王一宿而名闻天下,陆游咏梅而千古流芳。这座鳌江之畔的千年古镇,历经岁月风霜,依然散发出迷人的光芒。钱仓,因位于浙闽官道要冲,建有驿站,而让由浙入闽、或由闽入浙的官员、文人途经钱仓驿,一睹南雁门的风景,留下诸多灿烂诗篇。也许由于名人踏足,让这方水土孕育出诸多栋梁之才,走出钱仓,报效国家。

1

钱仓凤山脚下的宝胜寺双塔,是千年古镇的地标建筑。双塔黄墙黛瓦,大小相同,系六面五级,实心的砖塔,高16米,塔基直径约4米,两塔相距11.8米,均有倾斜。两塔每层壶门内各有佛龛,龛内原各有泥浇佛像一尊,姿态各异。1963年列为浙江省重点文保单位。据文史专家考证,宝胜寺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4),是平阳县最早的寺院之一。其西边另有一寺名为广福寺。鼎盛时期,两寺占地60余亩,僧舍300余间,僧众达1000余人,耕种良田、山地2000多亩。

由唐至宋,中间是大分裂的五代十国。吴越为十国之一,奉前后相继的五个中原王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为正朔。当时温州系吴越国属地。后梁乾化四年(914),吴越王钱镠改称横阳县为平阳县。后周乾祐元年(951),吴越王钱俶(929-988)携妃子到平阳南雁保国寺朝圣,从钱仓古码头登岸,当晚下榻在宝胜寺的一座楼里,后人称为“钱王一宿楼”。后周显德七年(960),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更年号为建隆元年。北宋乾德三年(965),宝胜寺建造了双塔。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王钱俶纳土归宋。

在那个风雨如磐、王朝更迭的乱世,偏安东南一隅的吴越国大体上保持了和平稳定,境内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面对结束百年战乱、推动天下一统的北宋王朝,吴越国等待了十八年,最终纳土归宋,实现和平统一。钱王心系百姓、慈悲为怀的气度和胸襟,避免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永远值得后人称颂。

2

也许是吴越钱王来过前仓,后世把前仓改为钱仓。有宋一代,滕甫、许景衡、陈与义、陆游、王十朋等一众名人纷至沓来,在钱仓留下灿烂诗篇,让钱仓在中国的浩瀚典籍上拥有了一席之地,使钱仓成为温州四大名镇之一。

北宋熙宁元年(1068),诗人滕甫(1020-1090)因仕途失意,离开京城开封,前往浙闽游山玩水,途经钱仓时,在凤凰岩题诗一首《凤山》,让钱仓声名远扬。其诗曰:“东都野客天性狂,为爱好山穷南荒。凤凰山前日大醉,醉把山岩名凤凰。因思伪国昏无纪,贤俊来藏凤凰死。自从真圣都玉泉,凤子重生卧龙起。吾皇继治兴至仁,万士杂还千祥臻。陋儒昏蒙腹无文,虽在畎亩宁忘君。愿随鸾凤出幽谷,千里为祥趋魏阙。空留岩谷与岩名,千秋常伴山头月。”

几十年后,章安四贤之一的许景衡(1072-1128)也来过钱仓山,留下一首《来仪亭》:“名山海上谁曾到,多谢滕公与赋诗。古寺一从渠去后,新亭还有凤来仪。杖黎独往长搔首,樽酒相逢日展眉。岩谷千秋有明月,只应此意少人知。”

南宋绍兴元年(1131),诗人陈与义(1090-1139)由闽入浙北上,路经钱仓,留下《泛舟入前仓》诗:“曾鼓盐田棹,前仓不足言。尽行江左路,初过浙东村。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百年都几日,聊复信乾坤。”诗中记述的就是过浙东村走水路乘船到钱仓的情景。

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诗人陆游(1125-1210)初任宁德主簿,于一、二月间受命前往就任,由浙入闽,走的也是陈与义这条路,沿途写了《戏题江心寺僧房壁》《泛瑞安江风涛贴然》《平阳驿舍梅花》三首诗,其中《平阳驿舍梅花》是在平阳前(钱)仓驿舍写的。其诗云:“江路轻阴未成雨,梅花欲落半沾泥。远来不负东君意,一绝清诗手自题。”平阳县地方志学会会长周仁多先生多方考证,陆游的一首词《卜算子 咏梅》写的也是钱仓驿。其词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与词异曲同工,都含有“驿”字,都在“咏梅”。而鳌江的支流梅溪是在钱仓注入鳌江,梅溪的上游是梅源,而下游叫梅浦。

南宋乾道四年(1168),状元王十朋(1112-1271)经浙闽古驿道赴泉州上任,路过钱仓驿,曾咏诗《凤凰岩》,其诗曰:“凤凰久不至,胡为藏于此。清辉如可揽,应不恋高岗。”相对滕甫的《凤山》,已经过了整整一百年。

3

宋代钱仓,不仅来过陆游、滕甫、陈与义、王十朋、许景衡等名人,本地也走出了黄友林待聘等多位名人。

黄友(1080-1126),字龙友,钱仓梅浦人。7岁赋诗“鹏程如借便,万里看扶摇”。15岁入太学学习。成年后,投笔从戎,报效国家。在宣威城保卫战中,都护高永年不幸牺牲,黄友为其书写挽诗“粉身碎骨勇无难,祇为君恩重泰山。风淡月明都护府,功名千古在人间。”

高永年的儿子把黄友的挽诗呈奉朝廷,得到了皇帝赏识,允准直接参加殿试。北宋崇宁五年(1106),二十七岁的黄友考中进士,先后被派到永嘉和瑞安担任主簿,不久升任金华县令。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兵继续挥师南下,直扑汴京。尚书右丞何桌将黄友推荐给宋钦宗。宋钦宗听后很受感动,派他到河东制置使种师中手下担任参谋官。不久,黄友随种师中出征,解除了太原之围。在率兵先行时,陷入孤军奋战,兵败被捕,宁死不降,被金兵用蜡油涂满全身,活活烧死,时年四十七岁。宋钦宗赞扬黄友的忠勇,御笔亲书“忠节传家”四个字,加赠中大夫,以表彰黄友精忠报国。黄友墓在塘川龙山,为平阳县第一批重点文物点。

林待聘(1089-1152),字绍伊,生于归仁乡泗溪(现属泰顺),后迁居钱仓。待聘少时好学笃行,累举于乡,政和五年(1115年)举进士,绍兴元年(1131)由枢密院编修官召试为秘书省校书郎 ,十一月除司封员外郎,绍兴七年(1137)四月知处州,绍兴九年(1139)五月试用起居郎,七月为中书舍人,复兼侍讲,直学士院。绍兴十年(1140)十月试给事中,绍兴十四年(1144)知衢州,绍兴十七年(1147)知婺州,旋改知绍兴府。绍兴十八年(1148)提举宫祠。后遭殿中侍御史曹筠弹劾,归故里前仓,自号“纯白居士”,以明素志和一生清白。绍兴二十二年(1152)三月卒,享年63岁,墓葬平阳县城南塔下山净明寺平塔山下夹屿山支阜西麓面河处,墓前原有碑志:“敷文阁学士林待聘墓”,宋吏部侍郎宋之才(宋桥人)为之撰墓志铭。

每年清明节,钱仓清明文化旅游节就会如期举行。首届活动举办于2014年,后来列为温州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项活动是基于传承千年的“钱仓会市”,它是浙南最大的民间集市。会市期间,钱仓的大街小巷便会摆满来自各地的木制、竹编家具、花鸟、美食,琳琅满目,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钱仓清文化节开幕式的重头戏就是名人巡街。由群众扮演的钱王和她的妃子以及他的好友愿齐和尚走在第一排,之后就是爱国诗人陆游、抗金名将黄友、纯白居士林待聘、东海名儒史伯璇等一众名人。名人已经成为钱仓宋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留给钱仓的诗篇,就是最美的宋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