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妃三的头像

李妃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0/12
分享

金秋,穿越菠萝的海

车子开了一个多小时了,远远看见白色的大风车被海上吹来的风推动,缓缓地旋转着。路两旁的桉树变成了木麻黄,到了雷州调风镇,离主会场徐闻曲界镇已不远。

防风林的另一边是菠萝地,是菠萝的海其中一部分,一片连着一片,直到天边。树木、村庄、楼房点缀期间,像法国画家在郊外写生的油画。

放眼望去,草是浅绿色的,带着点黄色,上面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稻田是鲜绿色的,甘蔗林的绿色冷一些,在高处望去,有点像放大版的稻田。普通的阔叶乔木,是翠绿的,深绿色的,瞧着很坚强的样子,能扛半岛猛烈的台风,也能挡强烈的日照。桉树林和菠萝田的绿色有点冷,有的带点蓝色,有的带点紫色。众多的绿色,在红土地上,热烈地生长。

转了个弯,路上的车道线由泾渭分明的一条黄色变成三条,多了一条蓝色,一条红色,好像一条丝带一样,指引我朝主会场去。为了这次“菠萝的海”之行,我惦念了多年,这次终于有了机会。

路过一条村子,被菠萝的海包围着,还保留许多瓦房,屋顶的边缘都是用两块青石压住瓦片,留出排水口。可能是这边台风比较多,怕瓦片被风吹走吧!

村里有一个菠萝公社,类似研学基地。村边的民宿,墙体干脆利落地涂了洁白的墙漆,在绿色的包围下显得清爽,视野开阔,设计感十足,在众多又红又灰的民房中简直是鹤立鸡群。

到了停车场,走到旅客休息处。时值10月,北方已经下过雪了,南国依然艳阳高照。风比较大,晒着不疼,甚是舒适,我想起海南三亚的阳光,认为两者可以比拼一下。

东北人青睐海南,每次坐几天几夜的火车从东北去海南,都要经过湛江。据说,解放海南的部队里有大量东北人,留在那里,所以东北人在海南的亲戚比较多吧!

停车场的不远处有一个湖,湖边是菠萝节的会场。在会场的周围还残留着各种菠萝节的各种标识,可以想象当时有多热闹。根据破损程度判断,菠萝节刚举行没多久。平整的草地,葱郁的树林掩着几栋屋子,人行道在树丛中一会儿跳跃出来,一会儿隐藏其中。在主会场的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全被菠萝地紧紧地包围着。

湖边的田里有几个农民正在整理土地,培育菠萝苗。这个季节的菠萝只长个子,很少长果实。到了收获季节,便到处都在收菠萝,菠萝被堆成一座座小山,被整整齐齐码好,运往全国各地。

菠萝的香气浓郁,酸甜可口,无论是生吃还是炒菜,都风味十足。

有几个摊贩在划定的位置售卖菠萝,远远便闻到菠萝特有的香气。其中一个摊位有两个人,一男一女,一见我来,就热情地用普通话向我推销他们的菠萝。听他们的口音,很明显,男人是本地的,女人是外省人。自从徐闻菠萝出圈后,这片菠萝的海也受到旅客的青睐,国庆期间大量外地旅客前来观光。我知道他们把我当成普通的外地游客,也懒得切换语言系统,也用普通话问他们有关菠萝的问题。

菠萝有三种大小,最小的只有网球大小,我在泰国也见过这样的菠萝,已经削好了,两块钱一个。大一些的,三块钱一个,最是实惠。最大的五元一斤,还带顶芽称,明显比我夏天在广州买的还贵。现在是深秋,反季节,菠萝少,价格高也是有可能,我一时也拿不住主意。

旁边放一串粉蕉,说是自己家里种的,用来招揽顾客也挺好。很多人喜欢吃自种的东西,是因为不打农药,品相不佳,胜在安全。他掰了一个给我,我也不客气,剥开灰黄色,带着点点果斑的蕉皮,淡黄色的果肉露出来。我送入口中,味道甜得很纯粹。所谓吃人嘴短,我的内心已经被一根小小的粉蕉收买了。

男人听到我讲话,笑着说:“原来也是讲雷州话的呀!”

“我不知道我的口音你们听不听得懂,也就跟着讲普通话了。”

于是我们接下来的对话都是用雷州话展开。他说他住在附近的村子,从父辈开始种菠萝。这个季节本来菠萝就少,所以价格比较高。

他又切了一片凤梨给我吃,渣少肉甜汁多,比我平时在广州吃的好吃多了。他滔滔不绝地跟我讲解起菠萝和凤梨的区别,有刺的是菠萝,没刺的是凤梨,菠萝的田头价是一块多,他失口说出来的,和我在新闻里了解的比较接近,可信度较高。他说凤梨的田头价是四块五,这个我保留意见。

所谓的凤梨,不过是菠萝的一个优秀的品种,不用挖刺,即可食用,大大方便了吃货们。我接受了这个价格,随即买了五个凤梨。

女人在一旁用手机看新闻,我想起还有下一站,赶紧告别卖菠萝的男人,去观光塔。那是水塔,用来灌溉菠萝田,改造成观光塔,塔身涂成绿色,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率性又带艺术感。在顶部的平台,隔着波浪起伏的菠萝田,徐闻县城的楼房在远处招手……


2022年10月10日 发表于《湛江日报》百花版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