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武萌的头像

刘武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11
分享

延福,福延,永不褪色的第一

在吉安的广袤大地上,有许多“第一”的足迹,它们宛如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这些“第一”,是吉安人民的骄傲,是革命精神的象征,更是永不褪色的记忆。

延福,它永远是那样吉祥美丽。它是山与水的完美结合。绵绵的山峦隐藏多少津津乐道的英雄故事。长长的河流滋润多少干渴的心田。这里的太阳总是出来得那么早,寻找它该照耀的地方。夜晚,闪闪的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眼睛,说着悄悄话,诉说人间的过往,曾经苦与酸,如今的甜与乐。

一一延福地区,包裹浓浓的古色。名字确实有些久远,似老太爷拄着拐杖缓缓走来。它是明、清两朝吉安府庐陵县管辖的地区,相当于今天吉安县油田、万福两镇和大冲乡及北源乡,面积约340平方公里。长方形的延福地区由南向北、从东到西先后与吉水县、峡江县、新喻县(现为新余市渝水区)、分宜县、安福县接壤,是一个六县交界的地区。

一一延福地区,包裹浓浓的红色。“第一”的苗头蠢蠢欲动。六县交界的山区,三不管地带,统治力量相对薄弱。初期的共产党如摇篮里的婴儿,力量也比较薄弱。“第一”的诞生总有它的理由,伟大的滋长总有它的温床。这里,成了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打游击战的好地方,成了播火者与革命策源地。这里,创建了吉安第一个党组织和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第一名声响彻云霄,共产主义的信仰照亮庐陵大地。

延福,这名字似乎与延安有些亲近的血缘,也带有些圣洁与神秘,而且大气。自古以来,庐陵敢打敢闯英雄灿若繁星。其中文天祥不屈的呐喊声震人耳廓。他扛起民族大旗,走在反抗者最前列,展示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心。他的民族气概感染并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庐陵儿女,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庐陵子孙。他们为了民族的大业,也铁胆铸魂,举起大刀,勇往直前,走在前列。

延福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播火者首推罗石冰。罗石冰,1896年农历九月初一出生在今万福镇井头村委会大安井头村一户富裕家庭,1911年考取吉安府城庐陵高等小学堂,1914年高小毕业后考取南昌省立第一师范。面对清末民国初年积贫积弱的祖国,忧国忧民的罗石冰来到省城后开了眼界。当时南昌省立一师校长王寿彭十分喜爱十八岁的优秀学生罗石冰,经常叫罗石冰来校长办公室交谈交流,将陈独秀从北京寄来的杂志、报纸借给罗石冰看。几年下来,罗石冰已经接受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想。

1919年3月,罗石冰从省立一师毕业回到吉安受聘在县立高等小学任教。同年5月4日,北京爆发反帝“五四”爱国运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国山东、青岛,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消息传到吉安,罗石冰第一个站出来,积极组织领导吉安各校师生响应,在吉安掀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五四”运动后,连续三四年的斗争中,罗石冰显示出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是当时吉安工商学各界公认的群众领袖。在几年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群众运动中,罗石冰的行为总是走在前。曾经一位吉安红色文化研究者风趣地说:“其它地方是等毛主席来送思想闹革命,延福是自己有了思想闹了革命后等毛主席来。”冲锋陷阵,第一行动,敢为人先,敢于亮剑的创新及民族精神已深深扎根这块红色的土地上。

延福,它的名字那么吉祥有福气,真乃“延福”“福延”,福气延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过了好一阵子,但雨仍然一直微微地下着。一路的参观,一路的景点,一路的展板,一路的故事,一路的感动,似那绵绵细雨,悠悠扬扬飘在天地之间,穿越时空,捎去多少沉甸甸的寄慰与思念。

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吉安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那些看似普通的建筑,却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的理想与信念。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那是一种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勇往直前的决心。

丁田村,这个革命底蕴深厚的地方,曾经是延福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红色历史展馆中,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历史的遗物,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革命烈士的鲜血,都铭刻着他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的足迹。

“延福记忆”红培基地,是一座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展馆。它由老旧废弃电影院改造而成,却集展览展示、学习交流、临展活动、办公服务、档案收藏于一体,是一个多功能的文化场所。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革命先辈们在这里学习、交流、成长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万福镇井头村,是吉安地区的摇篮,孕育了革命先驱罗石冰。他是党组织的奠基者,是马列主义信仰的传播者。他的故居,如今已成为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这里,我穿越时空之门,品读展览馆门口“放眼求真理,庐陵播火种,万里风雷驱腐恶;捐躯为革命,铁骨葆初心,一腔热血化霓虹”的对联,聆听会议厅时空对话的场景。我听到了他“一门五烈士”的感人故事,感受到了他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的伟大精神。

延福地区这些“第一”,是吉安人民的宝贵财富,是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它们见证了吉安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英勇斗争,也展现了吉安人民在新时代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在这些“第一”的背后,是无数革命先辈的鲜血和生命,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如今,这些“第一”已经成为了吉安的红色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学习。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精神的传承,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岁月的沧桑并未抹去这里的记忆,一砖一瓦似乎都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我轻轻抚摸着墙壁,感受着历史的温度,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这里,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是无数人用青春和热血浇灌的革命摇篮。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些“第一”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铭记这些“第一”,让它们在我们的心中永不褪色!

文献参考:《记忆庐陵一一吉安县古今略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