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北的头像

刘北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学员

文学评论
202210/11
分享

《问津渡》的况味

                                               田 暖

慕了季羡林先生的大名,来到了先生的大城市临清,读到了大运河文化,更用行走阅读了临清的古城和街道。再读刘北先生的儿童文学《问津渡》时,便对这一方水土和一方文化产生了诸多心领神会的况味儿。初读,这部儿童文学的运河味、文化味、烟火味、人情味儿、浪漫追溯味儿、诗味儿、文学问津味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味儿便扑面袭来。

浓郁的运河味。这部作品地域特色浓厚,作者精心选择的地名、人名和地方文化都具有典型性。像地名中的耳朵眼胡同、考棚街、洪记肉铺、鳌头矶、御史巷等,都是临清城有迹可寻的地方,有些至今还是临清城里的街道和胡同,它们承载着临清的历史和人文。作品的人名也充盈着浓郁的运河气息,比如水生、金来和石榴等。水生,让人一看名字就知道是运河边出生的孩子;金来,也是由运河而生的和水运相关的贸易名词;石榴,是校长的女儿,是多子多孙多福、繁衍生息的象征,也隐喻着大运河的源远流长。

深厚的文化味。刘北先生以儿童的视角写出了临清丰厚的人文和历史,透出深厚的文化味儿。比较典型的是他选择京剧作为推进故事的主要文化元素。由于运河贯通我国南北,影响深远的京剧在这里落户扎根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临清也成为了京剧艺术之乡,唱京剧因此成为了临清人饭后茶余最重要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娱乐活动。在《爷爷的赤兔马》中,京剧成为带动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在作品中,爷爷从小就喜欢唱戏,是市里名票,每次演《战长沙》时都由“我”牵剧中的道具“赤兔马”,饰演马倌,可见“我”对京剧也是情有独钟,因此,当石榴被推荐为市里唯一的京剧演员时,“我”由于内心的不服,对石榴进行了多种孩子式的恶作剧报复,以此推进故事的冲突。后来,“我”和石榴两个人同时被选进了剧团成为了京剧《孔繁森》的小演员,通过进藏后汽车坏掉无法继续前行,在露宿西藏时遇狼,“与狼为邻,听狼的故事”,从而巧妙地化解了两个孩子因热爱京剧而产生的矛盾,化解了正和邪的冲突。在这部作品中,京剧不仅是矛盾冲突与化解的重要载体,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深入人心。作者通过父辈和子孙的故事完成了这种文化传承的同时,还把摆渡、棉花糖、摊糖人、清真八大碗、济美酱菜这些传统名吃和手工业等历史和文化遗产作了非常细腻的呈现。

作者在选择演出剧目《孔繁森》和《战长沙》这些剧目时,也作了精心选择。众所周知,孔繁森是聊城人民的优秀儿子,传递的是真善美的典型代表。《战长沙》中的“赤兔马”,在关羽被杀后,竟绝食而死,这是“义”的象征,同时也是这部儿童文学中所传递的一种高山流水式的友谊象征。

烟火人情味儿。《爷爷的赤兔马》中,在“我”和石榴因为选京剧小演员产生矛盾后,“我”对石榴的“报复”行为充满了儿童的狡黠。比如,在放学路上,我偷偷把书包里绿油油的橡胶蛇,朝石榴扔过去,然后仓鼠一般逃窜。“我”还骗取石榴家的临清狮猫雪球的信任,然后抱起雪球扔进了济美酱菜厂腌疙瘩、萝卜的瓷缸里……这些细节把儿童的古灵精怪、聪慧等特点做了非常形象的刻画,非常符合儿童的性格,也符合孩子们的阅读喜好。

当我把雪球扔到瓷缸里后,石榴和她的奶奶赶了过来,石榴委屈的质疑:“雪球怎么会掉进水缸里呢”,石榴奶奶却说:“史奶奶不让咱包赔一缸水就不赖了。”石榴奶奶明知有诈,但为了维护和邻居的关系却用她的温厚和善,避免了邻里关系的危机,成功地避免了一场冲突。这样的细节接地气,充满了生活的烟火人情味儿。这正是“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吧。

这样的烟火人情味儿还表现在“我”放学回家后吃红烧肉这一细节上,爸爸一大早专门给“我”买了“清真八大碗”的烧肉,一家人都舍不得吃,是专门让“我”补身体的,一家人对孩子的疼爱和关心可见一斑,有着浓浓的亲情味儿。这些细节也从侧面反映了临清人纯朴善良的性格。

对历史和文化追溯的浪漫味儿。有一种浪漫不是风花雪月,不是“能饮一杯无”,而是在追溯和自身相关的历史与文化中,找到那些历史和文化遗迹中闪闪发光的浪漫情怀,仿佛打开了一帧老照片,一段旧时光,一些旧光影和一些新反思、新思索。刘北先生的《问津渡》追溯的就是这样一种浪漫,一种属于儿童的浪漫,也是成人的浪漫情杯。

氤氲的诗味。刘北先生是儿童文学作家,也是一位诗人,这部儿童文学《问津渡》的语言和细节里一如既往的氤氲着浓淡相宜的诗情画意,读来有一种特别的诗味儿。他在《爷爷的赤兔马》写到:

特别是张疯子头一晃,脖子一拧,齐肩的头发一甩,伸直的脖子凸出青筋,瘦长的脸上暴出肌肉,高亢的号子调儿就从嗓子里麻溜溜地窜出来,窜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又悠悠地飘回来。我以为,那才叫带劲儿,很够老味儿。

方言口语“麻溜溜地”结合书面语“悠悠地”等混搭,把张疯子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了几分诗意,几分疯狂。

在《问津渡》中他这样写:

风吹过来,打了一个冷颤,抬眼望见路灯照亮的一片芦苇。大片的、洁白的、轻盈的、柔美的芦苇花儿,像是雪,像堆在苇杆上的雪。芦苇荡里传来簌簌的响声,可以想象朵朵苇花雪花般舞动的柔姿,可以想象朵朵苇花天女散花一样纷纷扬扬飞向天空。对于芦苇,从春天到冬日,从芦笛到包粽子的苇叶,包括芦苇荡里捉迷藏、钓鱼虾、捡鸭蛋,是一点儿也不陌生的。“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忽然涌上心头。我一直有些费解,芦苇和人为什么会联系在了一起。突然传来几声犬吠,把我的思绪拉回来。眼前,一望无际的芦苇花儿在风中摇曳,像是涌动着的白色波浪;蜿蜒的河漂浮在上面,流向远方。

这样诗性的描写,诗意的写出了问津渡的诗情画意,这种流动的画卷是过去的,是现在的,也是属于未来的,是“流向远方”的,这样流动的画卷充满了思索,甚至是带着内心的叹惋,问津渡要修桥了,这渡口还会存在多久呢?这样的美景会不会被破坏?这种诗意的美是脆弱的,但也是恒久的,至少它会长久地出现人们的记忆和现实生活里,管它明天怎么样呢。

探求和解惑的文学味儿。作品《问津渡》中的问津渡很显然是临清的一个渡口,这个渡口除了它的地理意义之外,它还非常富有文学意味,“问津”在汉语上是探求途径或者尝试的意思,“渡”,作为码头,渡的是从此岸到彼岸,除了渡人渡己,更有着摆渡困境,解除忧虑的解惑意味。作者在《问津渡》里讲述了在这个城市的最后一个渡口问津渡东边要架桥了,而摆渡人“爸爸”却内心忧虑不舍得问津渡就此消失的故事,当然整部《问津渡》涉及的“问津”还有很多,解决这种“问津”矛盾的“渡”的故事也非常多。作者借助这些故事展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在时代波澜中的变迁,也展现了人们的生活和身心的波澜与变迁。问津渡,既是在摆渡时代的难题,也是在摆渡人们的思想疑虑,既是摆渡城市建设的艰难进程,也是摆渡人生个体的各种困惑,这是一种双重甚至是多重的问津与摆渡。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到的问津渡都是他自己的一个渡口吧,孩子摆渡过了这样的渡口便会成长许多,大人摆渡过的可能是历史的回望和对未来的思绪。总之,你若问津,便有渡,来渡,值得渡的一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