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长虹的头像

刘长虹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2/27
分享

钢城·水城·文明城

十多年前,你戴上钢城的桂冠。而如今,你穿着水城的盛装。

钢城和水城是同一座城市,是一座城市所处的不同发展时期。钢城用钢铁的信念,托举起水城的明媚秀丽;水城用温柔的臂膀,拥抱着钢城的豪迈奋进。水城脱胎于钢城,钢城换骨成水城。

在东经118°37′~118°55′,北纬39°51′~40°15′的地理坐标上,标识着一片锦绣山川。一千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北倚燕山,南瞻渤海,西距北京不足二百公里,东离秦皇岛不到七十公里。这方沃土,地杰人灵。长城矗立,随华夏文明而高耸。滦水悠长,伴孤竹文化而深远。在钢城赶往水城奔向文明城的路上,留下了我坚实的脚印、见证的目光和澎湃的心潮。

钢之城

梵高在1890年创作的油画《开花的栗树》,刻画了栗树在烈日之后,即将迎来雷雨时所观察到的情景。在这副画中,我们看到了怒放的栗花和远处乌云间即将出现的电闪雷鸣所形成的对照。当时光轴旋转到一百多年后,地点定位在中国迁安,一副描画着2019年栗花盛开的画卷正在展开。

初夏,在燕山的青丘绿壑,一片片的板栗林,树拥着树,花抱着花,树的绿波,掀起浅黄的浪花。栗花,挨挨挤挤地盛开着,像一个个柔软的毛毛虫,又如淑女精美的饰品和别致的流苏。一阵风吹过,甜滋滋的花香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回想那个早春,栗花尚未长出,一坡坡的栗树黯然伤神,在微寒的春风中留下泪痕。因为它足下沉默了千万年的铁矿石,要从土壤深处沉沉地走出来,走到阳光下,走进月色里,它们要变革。有些栗树的命运,不得不因为铁矿石的革命,从此发生改变。

铁矿石在轰响中诞生,乌黑的脊背,乌亮的面庞露着黧黑的微笑。他们沉默着,保守大地的秘密,坚守高山的信仰。它们宁可牺牲自己,也把大地的仁厚和高山的坚毅融入人类的理想。它们没有忘记栗树的相伴与滋养,也没有忘怀栗花的芬芳与浸润,它们才是大地的表里、高山的家族。铁矿石在有些悲壮的轰轰烈烈中开始了新的使命,开启了一次凤凰涅槃的征程。它们经过炮轰、锤打,破碎,凛然走进球磨机。在巨大的旋转中粉身,和铁球的碰撞下碎骨。它们和梅花一样,带着栗花的香气被碾成了铁泥。铁泥脱尽水,就是金贵的铁精粉。铁精粉是钢铁的幼儿,奋然跑向炽热的火焰,在一次次的烈火中燃烧锤炼。在高炉,熔炼成铁。在转炉,百炼成钢。

那时,一座座铁矿、球团、高炉、转炉拔地而起。玉米田,炼铁。高粱地,炼钢。我们从牛耕、马行的土地迈向了机械、钢铁的道路,我们成了钢铁的城市。

我们的钱袋子鼓了,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奔头。然而,随之而来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的超标排放也越来越严重。天不再蓝,云不再白。山不在清,水不再秀。我们开始觉醒:生怕日不再明,月不再亮。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得到的一切,终将会以另一种方式失去。

党心召唤民心,健康的民意蓬勃发展,守住绿水青山是人之所向。钢铁企业在沉疴旧梦中觉醒,产品开始转型升级,每个人都将共同的心愿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保证高质量生产是先决条件,是基础保障。

当“铁迁安”、“钢迁安”的名声鹊起时,迁安的决策者并没有躺在功劳薄上沉睡,果敢提出了:“依托钢、延伸钢、不唯钢。”在矿业开发的同时,不忘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业以及高端产品链条延伸。呆板的钢头铁块被打造成了实用、多元的精品钢产品。

带钢、圆钢、锣纹钢、H型钢等产品异彩纷呈,板材、线材、型材全面开花,实现了就地转化,就地升值。彦博彩版、鑫达型钢、思文科德薄板及金属包装、正大制管、世旺索具、金奕80万吨镀锌板、首钢迁钢的取向和无取向硅钢、迁钢的汽车板、家电板......它们中不乏“全国首家、华北最大、亚洲最大”等引领品牌,它们就像钢琴琴键上跳跃着的一个个音符,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质和音色,汇聚在一起就是雄壮的钢铁变奏曲。

河北鑫达集团,就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范。企业提出了“以实业报国,创百年强企”的理念,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和奉献。

三伏天里,灼灼烈日,阳光像一把火伞,笼罩在大地上。当镜头聚焦于河北鑫达钢铁,型钢生产车间的温度已经爆表,温度计的刻度超过了50摄氏度。与车间内外高温相对应的产品订单也非常火热,这条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条具有多项知识产权的型钢生产线,它可以生产九种型钢产品,用于桥梁、铁轨、厂房结构、机械骨架等建设,不仅热销到广东等十多个国内市场,还出口到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际市场。

今年38岁的白耐军,是型钢车间轧钢工段的段长,他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安排工段工作、生产监督、协调人员、设备管理。白耐军每天巡回在车间的步数都超过36000步,进入夏季以来,受工作强度和高温的影响,他体重直线下降了20多斤。同样在型钢生产车间工作的王雪,从事钢铁工作有10个年头了,主要负责产品包装打包,虽然气温高,但他的工作热情丝毫不减。

走进炼钢厂房,员工们在高温的生产环境中忙碌着,有的在精心操作保障生产,有的在分析铸坯内部情况提升质量,有的在点检以保设备稳定运行,他们时而在蒸箱内绣花,时而在热浪里舞蹈,成为一道流动风景。在炼铁车间,转炉前,员工们的防烫服足足有2公斤重,氤氲着腾腾热气,他们有条不紊地测温、取样、加料、挡渣,工序转换有序进行。炉前工高文达说,“在这样炎热的环境中,更加考验了许许多多钢铁工人抗高温的耐力和毅力。年年战高温,有抗体了。天天蒸桑拿,更年轻了!我很热、很累,但我也很快乐!”

高温天,熔炼的不仅是钢铁,还有炼钢人的意志。钢铁工人用乐观和豁达,诠释着对岗位的热爱和深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鑫达,是若干钢铁企业的一个代表,也是行进在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佼佼者。炼铁、炼钢车间是钢铁之旅的一个驿站。钢铁工人是财富和精神的创造者。我们能记录的,不过是一个侧面,关于钢铁的故事,是四季的故事,是钢铁人用钢铁的意志撰写的时代凯歌。

水之城

又一个春天,栗花漫山遍野,金灿灿的笑,让山动容,让水动情,让天更蓝,让云更淡。

因为有了钢铁,迁安富了起来。因为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家乡又美了起来。

在农村,多年来,在开发铁矿资源的同时,迁安没有忘记对水果树、干果树、常青树等多种类树之家族的保护和培育,先后提出了建设“绿色工厂”、实施“百矿披绿”、全面推行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还有的把昔日的废弃矿山作为景区来打造,金岭矿山生态公园、磨盘山现代农业园就是很好的代表。倾力打造的绿道“金瓜”工程,建设“一横三纵”四条绿色廊道,以绿道为“藤”,以景区、景点为“瓜”,顺藤结瓜,串联起绿道周边的旅游景区、特色村庄、农业产业园,将绿道建设成发展旅游经济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农民增收致富之道。

在城区,依山就势、借势造景,黄台山、佛山、龙山三大主题公园竞相争艳,六十五个城市公园星罗棋布,实现了三百米见绿、五百米入园,城市的角角落落都跃动着绿色的音符。

与此同时,水,包括一条条河的流水,在我们的山间田野靓丽登场,行之清,居之澈,饮之甜,用之纯。洁净的水,源于绿色,向高质量的云天升腾。

“首都东边,一座成长在水里的城市”。很多人通过央视播出的这句城市形象宣传推介语和水之静美,认识迁安、了解迁安,随之走进了迁安。每一位走进迁安的人,也是通过“水”爱上迁安、恋上迁安,随之点赞迁安。

明代诗人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这样描述:“山有黄台水有濡,周围百里令支居。”令支近濡水,濡水即今滦河,令支在迁安。这句话说的就是滦河周边的远古风貌。作为母亲河,滦河养育了世世代代的迁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滦河文化。但这条看似温顺的河流,也曾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据近些年记载,发生在迁安的洪涝灾害有二十次之多。九年前,迁安斥资百亿元,对滦河重新进行谋篇布局,对周边的五个村庄进行了整体搬迁,结合生态建设,打造了滦河文化产业园,如今,一个万顷水面碧波荡漾、生态绿岛星罗棋布、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的大湖美景已经形成。据测量,现在滦河迁安市区段新增水资源三千多万立方米,防洪标准提升至百年一遇;滦河工程的实施还有效发挥了调节气候的作用,成为迁安的生态绿心和天然氧吧。目前,迁安城区夏季气温平均下降了两摄氏度,空气湿度增加了百分之二十。

史称“铜帮铁底饮马河”的三里河,上世纪八十年代曾被工业污染,一度成为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污水沟,经过这些年的匠心打造,涌泉广场、休息廊道等一个个节点,成为镶嵌在三里河生态走廊中的文化景观。如今这里,流水潺潺,芳草如茵,鸟鸣婉转,红色“折纸回廊”在绿树间贯穿,成为了迁安人民的“幸福河”,现代城市“原生态”的代表景观。

如滦河、三里河一样,青龙河、西沙河等十六条河流纵横迁安境内,她们或长或短,或宽或窄,或汹涌澎湃或缓缓而流,她们用身体丈量山川田野,她们用能量滋养百姓庄稼;中唐·天元谷文化旅游综合体,正在打造的水上旅游项目,即将成为迁安献给中国亿万家庭的梦幻度假区;作为全国唯一县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近两百个海绵工程的实施,使迁安从小区到公建区、街头巷尾到城市主干路、公园绿地到湖泊水系,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海绵体,雨水降落到路面,经由景观水池、渗水沟,通过层层下渗、净化,最终补给地下水,小雨时雨水全部自然存储,大雨时多余的雨水排到市政管道之内,“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梦想已经照进了现实生活;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闪烁的霓虹勾勒出每一座建筑的轮廓,整座城市如珠似玉,晶莹剔透,美仑美奂,不夜水城,让你感受到她的与众不同;山叶口、白羊峪、塔寺峪、亚滦湾、九龙泉等景区因为有水的自然景观加盟,更显风情万种;金水豪庭、左岸蓝郡、河畔人家、上都水郡等临水而居的住宅小区,光凭名字就读懂了人们对水倾注的情感,对宜居生活的向往;《水城韵情》、《水城时光》、《水城如画》、《我爱迁安水城》等原创作品,记录着水城的变迁,抒发着作者对迁安的无限爱恋。

这一处处景致、一段段故事、一缕缕情愫,以及勤劳智慧的迁安人民熔炼的铁水、钢水,收集的雨水,奉献的汗水,挥洒的泪水,它们拼接、释放、融合,它们同心协力、和谐共生,链接成了水城的模样。

文明城

水韵情怀,初心若水。央视主播彭坤,我们的迁安老乡,我的前同事,2019年跟随《回家过年》摄制组采访中,以体验的方式感受迁安的变迁,对于一个阔别家乡20多年的游子,她面对央视的摄像机镜头说:这么多年,我都是从新闻里头,了解家乡的消息,上一次我播到家乡的新闻,还是迁安获得2017年全国文明城市,谁不说俺家乡好啊!20年前,铁是迁安的名片,但是现在我们忙着转型,我们已经打造成了“魅力水城”,我们要做海绵城市,我们要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中国范例。为家乡代言,为水城骄傲,彭坤是用心的。

彭坤所说的全国文明城市,已经成为迁安的一块金子招牌。文明的种子,已经植根迁安的这片沃土,渗透在生产生活的细节之中。

如果文明是一次摄影展,耐心等候红灯的一瞬间、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箱的一个举动、一个充满善意的微笑、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交警的文明执勤、城管队员维护市容市貌、城市秩序,平凡生活的很多片段都可以成为参展的摄影作品。

如果文明是一篇纪实文学,它一定是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为原型的。上庄乡上庄村的“中国好人”杜玉茹,用柔弱的病体,五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小叔子,被称为“厚德嫂娘”;“陀螺式”的“换肝医生”,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呼吸内科主任韩文宝。具有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二十年如一日,他始终铭记医者仁心,却时常忘记自己是一名肝癌患者,手术后18天,就回到工作岗位。他说,患者就是自己活着的意义;九旬老人郑昆,知党情、感党恩,一次性缴纳50万元党费;果树专家张东升,奔波在农技推广一线30多年,累计培训果农六千多人次……他们普通而朴实,他们坚韧而向上、向善,他们是这个时代的一面旗帜。

如果文明是一首歌,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工业文明的音符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迁钢小区六千多平米的停车场,是海绵改造工程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变废为宝的有益探索。采用的钢渣透水混凝土路面,原材料来自于本地的废弃钢渣。当钢渣与钢渣的颗粒紧紧相拥,抱成了团,以蜂窝状的存在,成为可供市民踩踏、车辆碾压的基石,并像海绵一样成为收纳雨水的容器,就像钢与水的一次相遇,表层坚实刚毅,里层柔情万种。钢是静止的,水是流动的。钢是沉稳的,水是飘逸的。

鑫达钢铁集团的发电厂水景园,是一副十足的绿水青山剪影画。郁郁葱葱、绿荫环绕、花香四溢,凉亭、假山、瀑布、鱼池相映成趣,还有两只梅花鹿悠闲散步,有如世外桃源,若不是背景里的车间和管道,让人真的无法与钢铁企业联系在一起,而水景园里的所有澄澈的水,都是炼钢、炼铁的废水经过循环再利用后产生的。在这里没有钢,便没有水,水亦成就了钢、滋养了钢,水装点了钢的空间。

从钢城到水城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人们对“生态”、“绿色”的不断探索和追寻的过程;从钢城到水城究竟有多远?我想,它一定是以文明为计算刻度的;从钢城到水城究竟以什么为路径?我想,它一定是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方式的;从钢城到水城,我们已经走在了文明城的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爱心、责任、担当、信念和理想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标志着一个人和一座城市成长质量的优劣。建设“北方水城、美丽迁安”,是从钢城到水城走在文明之路的延续,相信我们会越走越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