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重阳,浪漫的日色辉映着独特的陕西风光。走出咸阳机场,山川秀美、黄花飘香、微风轻拂、乔灌初黄。刹那间,我触景生情地想起了贾岛的“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
西安,古称长安。曾拥有过十三代王朝,七十四位帝王在此指点江山。这座独领风骚的古城是开拓西域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繁衍生息的发祥地。昔日的王公贵族,平民教徒,富商巨贾,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过足迹。“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苍凉的丝绸古道斑斓了西方的许多国家。
位于黄河中游的西安市,奇特的经纬地理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由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多种地貌构成。南部的巴山秦岭是南北方气候的分水岭,中部是坦荡的渭河冲击平原“八百里秦川”。陕北及长城沿线分布着沟壑纵横、荒凉贫瘠的黄土高原。
对于历史进程发挥过重大作用的陕西,有人文丰富的独特内涵和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它带着过往的荣光和未来的梦想依然奋进在发展的路上,争取创造更大的辉煌!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参观旅游的团队与日俱增、络绎不绝。景观独特物产富饶的陕西人民以热情洋溢的饱满情绪,迎接着国内外潮涌般的来客。一九八七年,骊山帝陵与秦俑博物院被誉为“世界遗产名录、世界八大奇迹和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
一个天蓝日朗的上午,我们随着云涌般的人群听着导游滔滔不绝的讲解走进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当驻足在气势磅礴的兵马俑坑道前,起伏的心潮难以平静。像哥伦布发现北美洲新大陆一样,有一种豁然一亮的兴奋。俯视井然有序千人千面的秦俑,脑海中浮起一种怀古的幽思,仿佛看到了两千年前秦国那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统一六国的威武雄风,好像看到了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那个伟大创举的时代。
华山悠悠立千古,昔日皇帝成粪土。略输文采的秦始皇,生于河北邯郸,亡于河北沙丘。英年早逝的四十九岁,也许是他人生归零的宿命。他把自己的寝陵选在了林木葱茏环境清幽的骊山,并在距陵墓东侧1000多米处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守卫着他这个死不瞑目的帝王。这位寿终正寝名垂青史的孤家寡人,“居人不惜游人爱,风雨寝陵色欲无”。
巍巍大秦,千古一帝,壮志未酬,死亡之谜,幻想长生,未随人意。真可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切的美好理想与宏图大志化为了无法阻挡历史进程的螳臂。
穿过浓密的人流,我们登上了游人如织的古城墙。俯视被历史云烟浸润过的西安城,远古的时空风雨在心中激荡。那造型独特的箭窗与瞭望塔遥相呼应,固若金汤、天衣无缝的设计令人肃然起敬。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技术使现代的工匠也憾颜逊色,望尘莫及。那些宫寺的重檐斗拱,古城墙的巧妙精明,大雁塔何建七层?以及至今无法考证的秦始皇陵,令游人大饱眼福。
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旧世城垣,它宛如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虽已老气横秋,但看上去矍铄依然。深沉庄严的墙体给人一种壁垒森严、众志成城的感觉。它建于洪武十年,是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兴建的。历尽千年的风霜雨雪及兵临城下的侵袭,竟然千载未圮,令游客至今仍心旷神怡。
当居高临下环视古今交织的西安风光,高楼林立,车流如潮,人海茫茫,宫阙妖娆。极目静思望远山,春风已度玉门关。无需铁马渡瓜州,已破楼兰千余年。
“钟楼景云鸣彩凤,楼雄川口锁金鳌”的钟楼建于明万历十年。这座美丽的庞然大物高三十六米,坐落在最繁华的陕西省会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白天人车熙攘,夜晚灯火辉煌。我对钟楼的拙笔是“钟楼丰华几百年,众赏孤芳依新鲜。古城独声一枝秀,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座引入注目让人深思的琼阁,走过了山重水复的沧桑流年,笑看风云起落的春满人间。愿朝看水东流,暮观西日坠的钟楼,貌韵悠悠丰华长存,恬淡安然永立红尘!
天高云淡的秋阳照耀着大雁塔的雄姿,涌动的游人打破了慈恩寺的静谧。各领风骚的遗迹展示着奇迹的魅力。人们尽情地阅览鲜活浑厚的文明史。寓意深远的楹联使大雄宝殿更加深沉严肃,是佛教入木三分的永恒印记。“法海仰奘公西土亦称大遍觉,宗学弘唯识此地堪比那烂陀”。“说法传经弘扬圣教,联珠贯玉乱坠天花”。凝视这些古老的遗迹,睹物思人,千秋轮回物是人非,心里有一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惆怅。而让人费解的是,聪明的僧侣们为何要追求虚无缥缈的缘木求鱼、自欺欺人的遐想?手捧无聊的经卷教化芸芸众生,幻想在闪烁的霁光里普度众生济世救人。
鹤立鸡群的大雁塔建于唐朝永徽三年(652年),塔高64.7米,是古印度佛寺建筑融汇于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堪称是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
大雁塔是玄奘舍身求法十七载结出的硕果。“妙道辟法门,宝舟登彼岸”、“东垂布慈云,西极引法语”,是对玄奘历尽艰辛的写照。为保护放在雁塔四层的经卷、佛像与舍利,他创建了大乘教,夜以继日地守护翻译经卷七十五部。因积劳成疾,年仅六十三岁圆寂。那些默默无闻毫无建树的清贫教徒,随着历史的进程淹没在浮华盛世的王朝。
我默默地站在大雁塔前,看着古塔和这片神奇的土地,岑参的诗油然而生:“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在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爱白日,七层摩苍穹……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一千三百多年的大雁塔,潮起潮落地流淌着七级浮屠的誓言和信仰。它是唐代的骄傲,是玄奘给历史留下一抹亮丽的剪影。遥想玄奘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一生,无缘功名富贵,不顾苦乐向西行,甘愿放弃我姓名。心存善意慈悲,诚信佛教永不悔,为人一生未留子嗣,晚节凄凉孤雁西飞,让人心生怜悯。他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不畏千难万险永闯陌生的荒漠古道,心存故国认祖归宗,留下了追求一生的精神寄托,像流星一样闪烁瞬间,荡燃在浩瀚的宇宙中。
走下大雁塔,看到了唐太宗当年为玄奘的树碑立传。“千古无对,沙门领袖”,书法出自初唐大家褚遂良之手。一立千年的丰碑默默地在大雁塔的南门永垂不朽!如果玄奘地下有知一定感恩戴德、谢主隆恩。一个草民能流芳千古,也许是前世与佛有缘的造化吧。
大巴车不快不慢地向景区驶去,凭窗远望蓝空如洗,秋阳万里,好一派风光旖旎的宝地!远望苍茫的骊山,树木隐约、山形逶迤,宛如一匹黛色的骏马驰骋在秦岭北麓。
华清池,原名华清宫。它背依骊山面朝渭水,规模宏大壮丽,楼台殿寺遍布骊山上下。在天晴日朗的金秋,夕阳西下时犹如世外仙境被笼罩在金色的晚霞中,有骊山晚照之美誉的传说。
骊山是秦岭晚期上升在渭河裂陷带上一个突兀孤立的断块山,传说远古女娲在此黄土造人,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武王、汉武帝对骊山的华清池也曾有过修建。晋高祖天福年间把华清宫改为“灵泉观”赐与道士,隋文帝在此栽植过松柏,修屋建宇。清乾隆亲临华清宫三十六次,车骑浩荡规模空前。“千乘万骥被原野,云霞草木相辉光。八十一车千万骥,朝有宴饮暮有赐。”
有历代帝王建造的底蕴和初唐的砌石起宇,又经唐玄宗疏岩剔薮悉心营造建离宫置百司。“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一切供天子游赏!七夕桥,老君殿,兵谏亭等众多胜景。白居易曾有诗曰:“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陕西天文台也建在了自然景观秀丽、风景这边独好的骊山上。
随着导游的移步换景,我们走近了杨贵妃沐浴过的温泉汤池。池子不大,约有两三平米,弯曲的边沿造型像一朵永不凋落的海棠花。老气干涸的华清池默默地躺在弹指千年的光阴中,仿佛惆怅地回忆着昔日的春梦。
遥想当年“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袒胸裸乳,慵懒惬意地仰卧在方寸之间,浸润在氤氲蒸腾的汤池中,享受一人之下的齐天洪福。白居易在“长恨歌”里给她一个真实的写照,“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杜牧也用过奢侈的笔墨记录过她的生活史,“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华清宫是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风花雪月的天伦别墅。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媚态百生丽质天然。嫣然一笑倾国倾城,有羞花之貌的天赋。而让她梦里也想不到的是,芳菲正艳的三十八岁,被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弄得鸡飞蛋打,命丧他乡,成为孤魂野鬼,游荡在马嵬坡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毛泽东曾有过这样的诗句,“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春色正浓的杨玉环一定是去摘月,或是去捉鳖了。由此可见,偶然的因素能决定了她人生的祸福。命运可眷顾人一时,但不会眷顾人一世。或许,这是她生命注定的终点。
艳阳秋色,云淡风轻;松柏苍翠,枫叶初红,。转瞬间走进了了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临潼捉蒋之地。夺窗而逃慌不择路的蒋介石,逃往山上那条崎岖的小道,已被游人走的光滑了。民国二十六年,陈诚在此石壁上留下了“浩然正气”四个字。一九四六年,胡宗南用钢筋水泥建了一座“兵谏亭”。看着石壁上1936年留下的被风雨剥蚀的弹痕,以及导游讲的为蒋介石殒命的十七名卫士,怜悯的潮水又一次涌上了我的心头。青春年华的逝者还没有品味什么是人生,就被无情的洪流淹没在历史的潮汐之中。回望抗日战争炮火纷飞的八十年前,为了祖国的统一,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不顾个人安危,用生命谱写出民族大义的情怀。往事如烟,逝者悲凉,他们的前途和理想成了事与愿违的断章,永远搁浅在历史的书页上。
华清池景区是中华历史脉络的见证,神奇的风水宝地吸引着历代君主和大家名人。“天下温泉二千七,唯有华清属第一”,它左手抓金、右手托玉。晚唐诗人李商隐在《锦瑟》的诗中写道,“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自古华山一条路,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西岳,是国家重点名胜景区。南望苍茫的秦岭,北瞰咆哮的黄河。昔日,这里是扼守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
蜿蜒曲折的盘山道,给人一种敬畏之感。一路沟谷的自然风光,让我终生难忘。车至华山脚下,我们乘坐缆车直接登上了北面的云台峰。北峰的平台上有一座花岗岩圆雕的石亭,亭内有解放华山的纪念碑。经过许多弯道和数不清的石阶,看到了一道重重叠叠的平安锁。绳索上的彩色布条迎风摇曳分外醒目,不知道是哪位虔诚的教徒喝了香灰后想出了卖“平安锁”赚钱的花样。其实,就是游山的人为了留下自己的物证与夙愿。北峰的东面是朝阳峰,西面是莲花峰,中间是玉女峰,南面是2154.9米的五峰之首——落雁峰。千姿百态有声有色的五峰常被变幻莫测的大自然装扮成云雾雨雪的面容。这座险峻的灵山是国家道教的圣地。二十多处宫观宛如天女散花般建在了华山上。远在唐代,道徒们就在这茫茫五峰云作海、万壑峡谷生紫烟的环境中居山建观。唐玄宗设坛场,并命人在北坡沿溪谷凿山开路。宋太祖赵匡胤与隐士陈抟以道治天下,明太祖朱元璋梦游西岳定“华山”名号,清顺治至光绪二百多年祭祀一直未断。千年道教生生不息,云雾缭绕炼丹不止。
高路入云端的华山景点多达210多处,不在山上寄宿的人很难尽赏所有景点。更让人胆战心惊望而生畏的是凌空架设的长空索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峭壁绝崖的千尺幢……尽管危险万分,但每年都有甘愿为华山献身的无名英雄。
气势磅礴的南峰,上观景云下通地脉,群山起伏树木葱茏,云蒸霞蔚,秀气葱盈,万种欲念一扫而空。背负青天朝下看,不见人间城郭。黄河曲流如丝如缕,八百里秦川似帛展平……站在华山的顶峰,借一缕西阳遥望茫茫戈壁的敦煌,从大雁塔古城墙到汉刘邦大败楚霸王,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唐王李世民宣武门把兄弟殇……思绪万千中突然想起了电视剧红高粱的插曲:“身边的那片田野,手边的枣花香,高粱熟了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天籁之音的沧桑凄凉,勾起我童年的回忆。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已没有了心的沙漠、爱的洪荒。
华山景区是历代帝王奠定了建筑基础,至今也仍在不断地完善中。华山的垂青至今主要靠那些唐宋的诗人和名家及道教的宣传。不论谁来陕西都不会错过去目睹“庐山真面目”的华山尊容。昔日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陈抟、寇准、韩愈等名家及近代的学者们在景区里留下了他们的字迹与物证,以示对人生的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由此可见,文化是人的分水岭和试金石。人生苦短,江山无限,悠悠万事,难逃天地人寰。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被诗词浸润过寄情山水的文人雅士,懂得从自然山水间获得精神慰藉,理解天人合一的不俗体验。当年华山遁入缄默尘封的流年深处,一切的过往已被光阴抚慰成一笺安然。华夏历史承载了太多的苦难与忧伤,悠悠岁月令人九曲回肠。每一个春华秋实的王朝,每一段风雨易帜的历史,都是祖国一部永恒的丰碑。
西移的阳光带着晓秋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游人的热情。我们从北峰乘坐归途的缆车,在移动中俯视沉思千年的峡谷和静静无语的溪流。在离开景区的车上,远望华清池的上空,被微微的晚霞染红。我仿佛听到了华清池昔日的歌舞升平,临潼捉蒋的枪声,骊山的骏马在嘶鸣……
时光的雨雪洗去了旧世浮尘,给来陕西的学者游人留下了不尽的思索和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