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老屋
我们有一样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老去,那就是年龄;我们有一样东西,会随着记忆的沉淀,而愈久弥新,那就是老屋。
—题记
机器的轰隆声,打破了老屋的平静,因农村危房改造,老屋列入改造范围,承载着苦涩生活经历,见证着苏北农村翻天覆地变化的老屋,和我们渐行渐远.....
老屋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盖的,距今也有快四十年的光景了。老屋的建造,凝聚着母亲的辛酸和艰苦生活的缩影,母亲独自撑起一个家,解决温饱已成难题,建造一个红砖瓦房谈何容易,但生活总有屋漏又逢连夜雨的窘迫,那时候苏北农村进行建设规划,村村划排房,挡在路上的房子基本都要拆除,按照新的规划进行建设。就这样在舅舅们的帮助下,终于把这个房子建起来。风里雨里,这个房子成了一家人相依为命的家园。
“想当年,小屋灯儿亮,一家老少聚满堂,有说有笑饭菜香”。如今渐行渐远的老屋,反而让我心头多了不少难舍。现在听起这首熟悉的,充满童稚气息的儿歌,我还是不经意地轻轻开启了记忆的舷窗--那红砖的瓦房和青砖的围墙,那郁郁葱葱的槐树,那修直挺拔的白杨,那五月里香气馥郁的槐花,还有那穿透云隙投射在婆娑枝叶间的火红云霞,渐次地清晰和灵动起来。老屋的一草一木积淀了我无限的留恋和怀想。
光阴似箭,岁月在人们平凡的生活中悄然流逝着。因为离开家乡多年,都是逢年过节回去看望母亲,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也少了以前那般的充裕。母亲历经了人世的风雨沧桑,如今,老屋、老宅子和母亲一起独享着那份晚年的宁静和恬淡。“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每次回家,我都会难忘岁月刻在她精神矍铄的脸上,生活处处充满了达观和愉悦。房子渐渐褪去了崭新的光环,年复一年经历着风雨的浸洇和剥蚀,也被人们习惯地称为了老屋。院子里茂盛的树木努力向天空伸展着,蕴蓄着蓬勃的张力,槐树密密麻麻,枝叶纵横交错,把小院遮得严严实实。院外的白杨像哨兵一样排成排,袅袅的炊烟浮动着,穿透树荫和枝叶的掩映,缓缓地飘荡在村子的上空。院子里翠绿的风景烘托着勃勃的生机,和天空散淡闲适的流云相映成趣,整个小院馥郁在满目的苍翠之中。
老屋成了我工作之余休憩的驿站和寻找心灵宁静的港湾。这些年,逢年过节我都要和妻子、孩子回去,沉醉在那熟悉的乡音和芬芳的泥土气息中,搬了板凳,围坐在母亲的旁边,一边帮她老人家包着一家人爱吃的白菜肉、萝卜肉、韭菜肉水饺,一边聆听着她讲述着村里那些短短长长的,充满互助和温情的故事,默默耕耘着心灵和情感的田园。那光景真如陶翁的“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记忆是灰色的,但记忆是有灵性和感情的。因为记忆把老屋,把我和母亲苦涩生活的时光雕刻成了一幅幅刻骨铭心的画卷。如今,老屋渐行渐远,我拼命地把老屋的一砖一瓦塞满我记忆的每一个角落,让老屋的灵魂帮我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每一次选择和奋斗找到一个梦想的家园。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如今,故乡的乡亲们也在各自的梦想中前行,村庄这些年的沧桑巨变就是最大的佐证。每次回去,我都感触着这种可喜的变化,村子里高楼林立,水泥路纵横交错,每条马路都修了排水管道,每家门前都砌了漂亮的花坛,牡丹,月季,扶桑,海棠,名目繁多。怒放的季节,满村真是绿树成荫,花果飘香,让人眼花缭乱,心情舒畅。
每次回到南方小城的家里,在星疏朗月中,心静下来,我都在想,千帆过尽,物是人非,老屋渐行渐远,岁月日益浓厚,但这不是生活的全部,逝去的过往,逝去的一切更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前行的不竭泉源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