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刚的头像

刘刚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21
分享

“洋车”上的时光碎片

“洋车”上的时光碎片

“洋车”,它载着我们的童年走过沟沟坎坎,它连起了我们儿时酸酸甜甜的时光碎片,还激荡起那些岁月里的点点滴滴。

“洋车”,就是自行车,那时都称它为“洋车”。之所以称为“洋车”,就跟洋火、洋油、洋布、洋钉一样,大概都有漂洋过海舶来之意,所以扣了顶“洋”帽子。如今,“洋”字都消失了,但是过往的情节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母亲总是说,在那个年代买个洋车子不容易,一个村子也没几辆。其实,那时洋车的种类并不多,主要有“永久”、“飞鸽”、“凤凰”三个品牌。一辆新洋车的价格150元左右,现在看着钱不多,可在那个少吃缺喝的岁月,已经是大钱了。因为稀罕,七八十年代的苏北老家就把它列为结婚的三大件之一,彩礼必有“洋车、手表、缝纫机”,置办齐了,才能风风光光的办婚礼。

父亲从部队转业后,回到地方在纺织厂工作,买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车把上挂着公文包,车铃铛不时的响在镇里的大街小巷,姐姐经常坐在车的前杠上,跟着父亲到纺织厂或者县城赶集,一时成了村里孩子们羡慕的对象。那时,能有一辆洋车,无论是“永久”“飞鸽”还是“凤凰”在村里那可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就这样,家里也热闹了一阵子,今天你来借车去相亲见面,明天他借车去下礼订婚,还有借车走“好面亲戚”……母亲说到这些,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一些自豪感,然而随着父亲的突然离世,家道中落,支离破碎的家庭着实连一辆像样的洋车子都没有了。

后来,舅舅给了两辆二手自行车,能凑合着用,赶集上店,成了家里的主要交通工具。姐姐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先学会了骑车,经常帮母亲驮化肥、农具、水管子去干活,看着姐姐轻快的骑车动作和一溜烟的身影,我是羡慕不已,常想,我也要学骑车子,也像姐姐那样驮着物件帮母亲干活。于是,我经常利用车子的空闲,推着车子来到打麦场学骑车。

打麦场上,不少同龄或者大龄的孩子都在学洋车子,异常的热闹,你看我学的咋样,我看你溜得行不行,相互嘲笑或鼓励一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姐姐怕我学不会,就来帮忙,我那时个子矮,还没车子高,我就掂着脚尖,踩着坏蹬子的一根轴练溜车。姐姐还不断吆喝着:“别看脚底下,向前看。”我有时心慌,手摇晃,车子就不听话了,直着朝麦秸垛撞去。车倒了,人翻了,麦秸垛没事,远处却传来阵阵的欢笑声……不知“咣当、咣当”的摔了多少次,“吧唧、吧唧”的掉了多少眼泪,不到半晌,蹬几步地,就能踩着脚蹬轴在场里转圈了,那神气的姿态,都忘记了摔倒的疼痛。

这才是学会骑车的第一步,会溜腿了,就学蹬拐上车。右腿蹬轴,左腿蹬拐,换出的右脚跨过座子,如果找不到右边的脚蹬子,车子一打扭就摔倒,姐姐有时在后面扶着车后座,几圈后,偷偷松开手,跟在后面。还不时的夸一句:“管了,会骑了。”我这身子一摇晃,车子忽没了平衡,“咣当”一声又倒了。就扶起来继续练。因为个子矮,不能上座子就在车梁底下骑,开始转半圈,哐当哐当的蹒跚行,熟练之后也能转着轮盘骑。身子上下浮动,自行车飞速前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周之后,终能坐在座子上骑车了,但够不到车蹬子,就先用脚面扒,后用脚掌踹,屁股扭来扭去,裤子腚上磨得花拉拉。学会骑车子后,人也变的勤快了,经常主动要求去地里送东西,出门、赶集、走亲戚都用,可方便了。有时候骑着自行车从乡间小道上一路奔驰,风从我的身边自由地穿过,阳光随意地照在身上,时光是那么潇洒而惬意。

上了中学后,同学们都骑着自行车去学校。经常相约去大沙河钓鱼、田野里玩耍。大家的骑车技术也都越来越好,上下学的路上,比速度,比车技,比大撒把的时间,还有一些同学玩出更多的花样来,什么单蹬拾物了,站立骑行了(猛蹬几下,然后站在洋车上),惊险,刺激。经常会惹来同行女同学的阵阵尖叫,而那些阳光男孩子们心里得到极大的满足,旁若无人般地呼啸而去。挥一挥手,打个口哨,带走女孩子们的惊叫和仰慕。这成了当年苏北平原乡间土路上的一道常见的风景。

更有意思的是,洋车子不知咋回事的,铃盖丢了,气门芯不知被谁拔走了,扎个钉子车胎慢撒气了,坐后座不小心别脚后跟了,掉了链子按的时候弄得满手都是油了,链子突然断了推着走了,带着小闺女嘻哈哈地兜风了……“洋车子”的故事就像缤纷的落花,飘洒在大地上,有太多太多的风景值得回味。

小小的洋车子曾伴随着我们几代人的工作、生活一路前行,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突飞猛进的发展。洋车子从“稀有品”到“奢侈品”,再到“时尚品”,最后回归到今天的“共享单车”,代表着一种健康、环保生活的新风尚,反映着新时代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不断攀高和生活的返璞归真,洋车子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难忘的记忆。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童年、青春,与洋车子相伴的童年和青春充满着欢乐和自由,我们心中的“洋车情节”始终烙印在记忆中,成为留在脑海中最美好的画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