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刚的头像

刘刚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14
分享

山高路更长

山高路更长

每每读到《山高路远》,总有无数个生活的画卷浮现在眼前,每一帧都是那样的意境难平,困境中充满希望,绝望中带着光芒。

冬去春来,春暖花开。《山高路远》把我带进和母亲走过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场景历历在目,扣人心弦。都说“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母亲虽没有给我们带来书香门第和富裕生活,但母亲多年的坚韧不拔和忠厚勤恳,塑造了我们兄姊妹的吃苦耐劳、永不言输的行为品格,也许这就是母亲带给我们最好的精神传承。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父亲的突然离去,留下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和一个家庭的重担,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就是家庭有劳动力生活都不会太理想,解决温饱也都是难题,何况一个农村妇女独自承担一个家庭的重担和孩子的抚养。母亲年纪虽轻,但没有选择放弃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毅然决绝的承担起这个家庭的重任和独自抚养三个孩子的重担。那时的生活一穷二白,苏北的农村情况整体不乐观,基本以原始的农业经济为主,饥一顿饱一顿,哥哥的衣服给弟弟穿,姐姐的衣服给妹妹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把日子这样的对付着过。那时因为贫穷,加上家庭缺少劳动力,母亲没少遭受无辜的轻视和嘲笑,还有那些冷嘲热讽的话语,小时候的自己虽然不懂,但是我能感受出母亲一个人独自把苦水下咽,把轻视看淡,期待黑暗快点过去,黎明尽快到来。

记得1998年的春节前夕,因为那年的庄稼收成不好,家里余粮不多,加上没有能出手的家畜,过年依然成了一件艰难的事情。小时候,农村的孩子都喜欢过节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吃上一顿饱饱的大肉,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然后对于当时的我们,希望基本要落空了,没有大肉,没有新衣服,更没有期待已久的丰盛菜品。那段时间,看到母亲的表情,总有更多的无奈和伤心,那种好像给孩子们没法交代的尴尬,弥漫了整个家庭。好在在大年29的时候,家里亲戚给送来了猪肉和面粉、还有鸡,贫困的年转眼有了下锅的米,母亲忙前忙后,有了大肉和饺子,还有小鸡炖土豆,总算过一个丰盛的年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那时步履维艰的生活,也许就是今天刻在母亲脸上的皱纹,历经岁月磨砺,却仍旧默默无闻的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活着、成长、让孩子们成家立业,质朴而平淡的梦想,却是生活的本真,潜移默化的让我们知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家乡的农业经济近些年才有很大的改观,走上规模化和机械化的道路。小时候,跟着母亲春耕秋收,生活异常的艰难。一辆平板车成了母亲收拾田地的主战场。立春之后,小麦开始发叶成长,因为都是沙土地,存水有限,加上冬季北方雨水少,需要灌溉农田,家家抽签排队,排在夜间也是正常。北方的初春,夜间还是寒意浓浓,记得小妹还没满月的那一年,浇地正好赶在晚上,母亲和亲戚帮忙忙了一夜基本把农田浇盖完成,拖着虚弱的身体去,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这在有劳动力的家庭,怎么会让妇女吃这样的苦,但是母亲没有选择,家徒四壁,哪怕双脚磨破、双手划烂,咬着牙也撑过黑夜迎日出,撑过阴天看太阳。

母亲最苦的时候,要数每年的收麦时节,那时没有现在的机械化收割,都是人拉肩扛,还要用古老的打麦机把小麦脱粒出来。收麦时节,已经没有正常的吃饭时间,条件好的家庭可能会准备营养丰富的餐食,对于我们来说,只能是咸鱼、咸菜、馒头、开水。农忙时节本身需要营养补充,可我们只有在食品匮乏的情况下,还要完成农忙夏种。看着麦粒颗粒归仓,一年的指望都在这里了,母亲所有的心酸和艰难,早已烟消云散,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生活又有了指望。

有时候,我感觉母亲的阿Q精神(坚韧、自信、笃定),既能治愈生活的千疮百孔,还能自我修复的看开生活的不公。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如今,母亲年逾古稀,一场大病差点夺去母亲的生命,好在现代医疗的进步和亲朋好友的帮助,身体痊愈且生活实现了自理。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人,没有文化,也没有走出那个农村。但是母亲这么多年的坚守和生活,却给这个家庭沉淀了一种文化、塑造了一种家风,不抛弃、不放弃、坚韧不拔、自信笃定。

走出家乡,情系家乡,走遍千山万水,心中难以忘记的是母亲的谆谆教诲,不敢忘却的是母亲给我们传承的这种精神和品格,看遍人生百态,心中仍坚守母亲给我们的这种质朴和纯真,人间不止套路,还有诗和远方。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生活就是这样,有门有槛,走过去就是门,过不去就是槛。当世界都不相信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相信自己,也许这就是在困境中积蓄力量的源头,在逆境中实现翻盘的定力。“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