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刚的头像

刘刚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18
分享

时代新猛士,再唱大风歌

它挠醒过赤壁泛舟的苏东坡,也雄壮过沛县高唱的大风歌。

—题记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气势恢宏,豪迈雄壮。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回师长安途中路过沛县,与故人父老子弟把酒言欢、击筑高歌。从此在彭城大地唱响了大风歌,许多豪气志士争相传颂,催人奋进。

两千多年过去了,《大风歌》仍在沛县的大街小巷里回荡,尊崇仁爱礼仪的汉文化在这里传承创新。沛县人们悉心守护着属于他们的历史荣耀,守护着整个汉文化的源头。

两汉文化看徐州,正宗汉魂看沛县。在沛县大地一直延续着两汉文化的传承,弥漫着仁爱礼义的风土人情,诠释着两汉文化的精髓和真谛。

有人说,汉文化是什么,其实在沛县随处可见,从招待宾客的宴席,到三五朋友的小聚,从亲戚里道的风俗,到划拳拼酒的劲头,这些文化传承中,最具代表的就数宴席美食和喝酒。

“汉宴十大碗”享誉中外,历史悠久。

“汉宴十大碗”流传于沛县的特色饮食,起源于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后,回沛祭拜刘邦,沛县县令召集全县名厨设计了此席。它在用餐礼仪、上菜顺序、碗碟器皿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范。用蔬菜做底,配上鸡鸭鱼肉,然后拿文火煲制的高汤浇灌。酸甜咸辣鲜,一桌可口菜肴,五味俱全,这便是“十大碗”,谓之“汉饮食集大成者”。

时至今日,政府宴会、百姓宴席,依然延续“汉宴十大碗”的烹饪做法和讲究,虽偶有创新和改进,增加了一些海鲜、蒸菜等南方菜系的做法,但总体上宴席的传统和要求没有改变,沛县狗肉、霸王别鸡、鲤鱼、高汤杂拌、羊肉白菜、牛肉豆腐、胡辣汤、清炖肘子等仍是“十大碗”的主菜,色泽俱全,飘香十里,宾朋皆喜。

离开家乡多年,在南方小城的角落里,时不时的回味起家乡的宴席美食,汉宴十大碗流传千年,四鼻孔鲤鱼誉扬四海,樊家狗肉香万家,沛公酒壮英雄豪气.....也许这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乡愁,不时的被生活的碎片撩起,然后泛起一片片思乡的涟绮。

古沛小城,热情好客,酒风豪爽。

沛县,古称小沛,熟悉三国吕布“辕门射戟”的朋友们,应该不会陌生。小城朋友多,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招呼一聚。沛县不是酒乡胜似酒乡,人既善饮也豪爽。通常一个酒场,起步先带一箱白酒,宴会人员先是每人两杯敬一圈,然后再每人“加深”(感情)两杯。虽然都豪饮,但沛县人喝酒非常文明,一般在两圈后,主人就随意了,不再强求每人喝多少。这时候,酒量大的就开始发挥了,小酒杯靠边,便开始“壶搞”或称令狐冲(拎壶冲)。如遇到老乡、战友、同学等,便是“我俩干一下”,老朋友、新朋友,一推一壶,几个回合下来,不少人吃不消,大喊不喝了,留点量……敬酒的便说,不行,你这是养金鱼呢?这时,“打的”又粉墨登场了。所谓“打的”,就是端起酒杯起身到朋友面前敬酒,这样的礼遇是高规格的,没有人能够拒绝,于是,酒又是海喝了一通。

几番下来,一箱白酒见底,主人便安排饭店老板,再拿两瓶白酒来,众人就开玩笑:“不拿了,拿来也喝不了。”主人看看面红耳赤的客人,便说:“能喝得了也不拿了,那就搬箱啤酒来漱漱口吧。”老板便搬来一箱啤酒,全部打开,一人发一瓶,接下来,便是一场啤酒战,如此这般,各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

在沛县喝酒,主人生怕慢怠了客人,招待不好来宾,总是想方设法让客人喝好,让陪客的陪到位,沛县迎来送往的热情和豪爽增强了主宾的友情,热情好客成了沛县一张靓丽的名片。

仔细端详汉高祖刘邦的雕像,一手执酒樽,一手握宝剑,意思是说,来到沛县,一定喝好,最好喝倒。还有朋友调侃道,《大风歌》其实是有四句的。最后一句是“干(杯)!

《大风歌》起于彭城大地,斗转星移已过千年。新时代呼唤新猛士,汉文化之风从远古吹来,荡涤着茫茫尘埃。歌风台下,一代又一代的沛县人在岁月变幻中坚守着内心的那份宁静与敦厚,把历史一次次拾起,将家园一次次重建,他们传承着古老的礼仪,迎接着新时代的沛县飞速向前。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