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刚的头像

刘刚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18
分享

乡关里的杯酒情

不知从什么时候,听周围人说:“长江以北喝不过苏北,黄河两岸喝不过丰沛。沛县人喝倒,丰县人没喝好。”虽是一句调侃的话,但也算对丰沛人酒量酒风的一种诙谐描述。

丰沛人善饮古已有之,两千多年前的楚汉争霸,沛县人樊哙跟随刘邦打江山,在鸿门宴中,项羽赐樊哙一大杯酒和一个生猪腿,樊哙拜谢后立即把酒喝光,盾牌扣地拔剑砍肉直接吃,霸气十足。高祖刘邦充满帝王之气的《大风歌》也是一问世就与酒结缘,影响了后世丰沛人喝酒的酒风。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沛县地区家里酒少,物以稀为贵,淳朴又热情的沛县人,为了表达好客之情,想尽办法让客人多喝酒,否则就是没陪好。家乡的那种酒文化看似非常平淡,然而,却在平淡中透射出一种韵味,越品越香,越咀嚼越有味道,透着浓浓的乡情。

在我的家乡沛县,酒风是比较淳朴的,这与她独特的位置,江苏省的”北大门”有关。沛县的汉宴十大碗独居特色,有凉菜(凉碟子)、热菜(热碟子)、大件碗(比如整鸡、整鸭、牛肉豆腐、羊肉白色等)、羹汤。凉菜的种类也不少,比如冰拌豆腐皮、凉拌藕片等,热碟子有炒肉丝、炒羊肚等,十分丰盛。

在老家,喝酒的原因五花八门,婚丧嫁娶得喝,吃喜面得喝,乔迁得喝,仁兄弟干姊妹聚会得喝,新店开业得喝……喝酒又称“治个场”。在家里、在饭店里或在其他地方都可以治场,菜品不论好坏,哪怕只有一碟花生米也能一醉方休。渐渐形成老家的独特喝酒氛围,慢慢沉淀出喝酒的三种文化。

喝酒的第一种文化:去饭店

家里来贵客、外地来的合作伙伴、外来亲戚探亲等。这时,就会在镇上或县城饭店订包厢,把客人作为座上宾,置办一座子菜,请上村里的乡贤名流作陪,把事情办的圆圆宽宽。

别看一大桌子菜,作为贵客,吃不上多少,主要是请客人喝酒的。凉菜一上齐,客人都落座,酒宴就开始了。第一杯满上,三口必须喝完。接着重头戏来了,主人或是陪酒人开始“卖酒”俗称“治一圈”。卖酒者先倒上两杯,喝完倒扣酒杯向全桌人示意,接着倒上两杯酒,逐一敬酒。

主方“治一圈”后,客方开始响应,主客双方轮番进行,要不了两三圈,人均七八两酒就灌下去了,上了鲤鱼后,再来个头三尾四肚五背六,尽情的喝吧。菜品慢慢地上,上的每道菜都有喝酒的说法,酒慢慢地透,感情慢慢地升华,高潮也在一圈又一圈地来临。在推杯换盏中,整个房间里烟雾缭绕,嘻嘻哈哈,主家要的就是这个场面,是亲情、酒气、话语和希望的交织。

喝酒的第二种文化:从饭店要菜

家里来了亲朋好友,在家里接待,感觉亲切。在堂屋里摆上大桌子,从外面饭店要几个大菜,家里再配几个,请上村里近门能喝酒的长辈或晚辈陪着。

在备菜的时候,先说话拉拉呱,比如,“今年养猪咋样?家里都还好吧?小孩上学到那一步了?一晃,有两个月没见了.....”聊着聊着,凉菜就上来了。

“今们,你说的再好,我也不喝了,我下午还得去给猪打料。”那不行,来了,咱弟们这么长时间没见了,今们来了,不喝好,就不能走。”在推推嚷嚷之间,酒已经倒好摆在桌子上了。

“你看看,这咋治啊?不喝还走不了?”

“老俵,甭操了,我喝一个,就喝个满的。”“中不?”

“老俵,我也给你满上。你也不要喝多,我喝两个,你陪一个。”管了,酒喝起来,就停不下来了。这热菜还没上,酒喝了2斤多了,这下不喝晕是走不了了。

这就是酒文化,亲戚里道的感情都藏在了每一盘子的菜中,都洒在了酒滴中,汇聚成一条情感线流在了心坎上。

喝酒的第三种文化:不治菜

农闲之时,三五好友聚一块,拉呱拉的忘了时间,而且还没有走的意思,到了饭点,有啥吃啥,再弄瓶酒,老家也叫“喝烂酒”或者“橡皮脸”。

主家也来不及去买菜了,家里有啥菜就做啥菜。“嫂子,这也不是外边的,你就帮炒个鸡蛋、再炒个绿豆芽就管了!有咸豆子不,再挖上一碗。”不一会,主家就弄了几个菜端上来了。

客人半开玩笑的问道:“哥,有啥好酒不?把俺侄过年回来,给你买的沛公酒,拿出来喝了!”“菜不好,保准让你喝好酒。我这里还有9几年的凤鸣塔泥池酒,弄点?”一挤吧眼,对方立马知道了“好,哥来,就等你这句话,开喝,嘿嘿。”

酒一进肚,主客聊东扯西,明年打算上那何干活去,给说个儿媳妇呗,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山南海北、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比大佬只还大佬只。

这是挚友,感情如果不到,是不可能喝上这种酒场的。

在我们那儿,酒文化本身就是乡关里的一种记号,也是一种习惯和风俗。喝酒,喝的是境界、是情感、是味道、是一方水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