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踏上征程
并携着七彩的虹
去筑远方的梦
以后的日日夜夜
都有彩色的书信
让时空在移动
……
读完国学大师季老的多部著作,不泛一些书信叙述渲染在文章之中,话语真切感人,在文字中荡起了片片涟绮。这让我想起了那个靠书信维持联络,维系感情的岁月。
好久没有写信了,“书信”在生活里仿佛已很遥远,可回忆起来却又是那么亲切,它似乎已经走远,可又好像从没走出记忆,一直觉得书信是很庄重和有仪式感的,是盛装感情和美好祝愿的的器皿。古时,文雅之士把书信冠名为“尺素、青鸟、双鲤”,这些雅称,在字里行间跳动,却美得也让人心动,怀揣着山水之遥不能阻断亲情、友情的真挚情怀,书信,就成了亲人故友之间联系的纽带。
前段时间,收拾老屋,在几口袋书籍中,找出了不少书信,看着泛黄和钻着虫眼的信封,记忆开始回到那个书信的年代了,有多久没有写过信了呢?什么时候收到的最后一封信,脑海中翻起很多片段,却不能准确定位在某一时刻。我只记得,从有了手机、QQ、网络邮箱等,就没有再写过书信。如今,倘若提笔写信又能写给谁?在网络泛滥的今天谁还会把书信放在心间?时光穿越到从前,可以写给很多人:亲人、同学、良师、益友。
写信,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一封信可以寄托亲情,可以化解哀愁,可以破镜重圆,可以激励人生。当心情郁闷时,可以给亲朋好友写写信,写着写着心情就舒畅了;当工作低迷时,可以给他乡的父母写写信,心灵好像有了寄托;当生活迷茫时,可以给老师或同学写写信,难以言明的心事,可以在书信中畅所欲言。亲朋好友的一段话,父母的一句关心,老师或同学的一句鼓励,就像山谷中的回声,不绝于耳,温暖在心间,帮助我们奔向更加美好的诗和远方。书信,曾是最真挚,最温暖的情感交流!它带着穿越时空的浪漫奔向彼此,又带着万水千山的柔情温暖彼此!
记得小学时候,母亲干儿子高中毕业后去新疆参军,去了一段时间,家里收到了他的来信,因为我还是小学,干哥在信中文字上还标注拼音,一来我能读懂,二来我就用这种模式去回信,第一次就着羞涩、拼音和干吧的言语就凑合成了一封回信,但那种欢心和期待,从第一个字落下的时候,就开始跃然在纸上。那些年,一直和干哥保持书信来往,干哥字写的很漂亮,我就模仿他的写字,慢慢也把字迹工整起来。有几次节假日干哥回来,母亲送他到村口的时候,总是说,别忘了给家里写信。那个岁月,书信成了亲人、家人之间的风筝线,把异国他乡的平安、喜悦、哀愁、郁闷都囊括在信里,真是见字如见面。
到了中学时代,随着毕业临近,我们都开始准备一本精致的通讯录,同学间虽都是乡邻却也是四散八方,依依难舍之情自不必说,这一转身,有的同学也许就是一辈子也说不定。大家在通讯录留言册上互赠留言,写上地址,并附上各自的一张照片。分别的日子,师生有拉不完的呱,表达不尽的深情,总是走走停停。
别离,终究要别离,近道的先送远道的,在校园里望着远去同学们的背影,我终于忍不住,大喊过去:“别忘了写信”。我的声音被夏风拉得好长,那一天的天空似乎很高很空阔,阳光直直地洒在校园的操场上,一端是我们几个站立的身影,一端是渐行渐远同学的背影,别离,让我们显得虚弱、渺小和孤单。
果真,没多久听母亲说,家里收到了我的几封来信,听到这个消息,期待周末快快到来的想法就一直悬浮在脑海。中学毕业后,同学们奔赴四面八方,有继续深造的,有南下创业的,有绿色军营的,还有接班工作的,一封封的书信往来不断,同学们在书信中说青春的苦恼、失意和对未来的期待。
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写信,一盏台灯伴着我,还有笔落在纸上写字的沙沙声,开头问好,结尾祝福,一个字都不会少写,有时还会夹一张捡来的红枫叶,偶尔也会放一张精挑细选买来的明信片,或放上一张自认为好看的照片,总之,能在信封里装下的祝福都会用上,一个小小的信封诉说着同学离别的想念和自己的心语。
周六一大早,来到集上邮政局,把写好的信折叠好放进信封,贴好邮票,投进绿色的邮筒里,听见“啪”的一声,证明信已经落进了邮筒肚子里才放心离去。接下来是掐着手指算日子,几天后能收到,啥时候能看到回信,那种盼望、急切的心情此起彼伏,像一种魔力,能把一颗心吸住悬在半空中,在一波又一波的起伏中等待着书信的到来。
八九十年代,书信是人们联络交流的主要工具,书信帮着人民编织了一张张维系感情和思念的网。一封家书,牵着万家灯火的离愁,父母在孤灯下盼着游子的书信,游子在他乡等着父母的回音。书信,跨越山水连接着人世间的情谊。总记得离家时,母亲总是千叮万嘱,到了,要给家里写封信,母亲的千言万语真是杜甫笔下的“家书抵万金”。
曾感动于那几页书信,亲朋好友在书信中鼓励我学习的话语,鼓励我不怕困难的真切实意,鼓励我勇于追求远大目标的殷切希望,如今都化作了生活里的一道光,给了我温暖、给了我力量、给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