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刚的头像

刘刚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4/14
分享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叫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磨难。路遥的《人生》里有句话:“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每读路遥文集的中篇或长篇小说,总是悲感交集。孙少安、孙少平的故事,虽然发生在80年代,但其实,这个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任何人身上。今天,无数底层青年漂泊在北上广深或其他城市,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来改变命运,他们不正是当代的“孙少安、孙少平”吗?路遥的文集能感动读者,关键就在于,它朴实无华,寓意深刻。孙少安、孙少平的坎坷人生,本身就是对自身命运的抗争。在他们身上,有底层奋斗者的身影。这正是小说能引发读者强烈共鸣的根本原因。在他们身上,无时无刻不在穿透着底层奋斗者不向命运低头,通过知识和努力改变命运的执着。

读书不是无用的,对于我们底层一代,我们读的每一页书,都是成长的刻度。俞敏洪在一次访谈中说,自己有个保持多年的习惯—约作家聊天。不过,他这么做并非为了社交,而是“倒逼”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保持一定量的阅读。虽然这会带来压力,但他觉得读书能带来人生的改变,再累也要坚持。

培根曾说:“讲究实际者鄙薄读书,头脑简单者仰慕读书,英明睿智者运用读书。”每本好书都是一扇门,通向更加辽阔高远的世界。一个人想要快速成长,就要看一流的书,跟一流的思想交谈。

最近,“孔乙己文学”爆火全网,扯下孔乙己的长袍成了网红语。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一个读书人。他喜欢身着长衫,因为长衫是读书人身份的象征,地位高于干粗活的“短衣帮”。但他只能站着喝酒,因为他贫困潦倒,口袋里经常连一个铜板都没有。就是这样的穷酸和迂腐,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是读书人,值得沾沾自喜的是自己可以写不同形状的“回”字,也许这就是孔乙己对读书真谛的理解和坚持。同是底层人,孔乙己被困在咸亨酒店和自己的长袍里。《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孙兰香却走出了双水村,走出了路遥文集中一代人坎坷人生的传奇。

《平凡的世界》里有个情节:做揽工时,有文化的孙少平窝在街边等着雇主挑选,与其他文盲揽工看起来毫无区别。

这一幕让我想起网上的一个问题:我读了那么多书,拿的工资却跟流水线工人一样,意义在哪儿?

有人这样回答:“看着处境一样,但实际上,因为没读书,这可能是他们的上限,因为读书,你还有无限可能。”

我们读的每一页书,都是成长的刻度。书如舟船,载我们抵达远方。

孙兰花与孙兰香是一对亲姐妹,却活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孙兰花没有机会念书,她每天砍柴做饭,担水种地,活在生活的鸡零狗碎里。因为模样俊俏,隔壁村的王满银追求她,一件新衣裳、几句暖心的话就让这个傻姑娘非他不嫁。没想到婚后,丈夫对家庭不管不顾,屁股一拍,四处浪荡去了。孙兰花没受过教育,脑海里仍然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一个人当爹当妈地照顾着两个孩子。双水村贫瘠落后,但在没读过书的孙兰花眼界里,却是一辈子不得不坚守的世界。

孙兰香不一样。她发奋读书,考上了赫赫有名的北方工业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在大学里,因为才貌双全,兰香成为不少男生的追求对象。最终,她和省委副书记的儿子吴仲平走到了一起。当她站在更广阔的世界,回望人生路时才发现,从小生活过的双水村竟然如此渺小。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管窥效应”。一个人的眼睛,只能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便只能看到管子里面的东西。

不读书的人,容易受限于眼前的方寸之地。

读书的意义,是让我们以知识为跳板,从不同维度看待世界,从更高的层次审视自己。

当我再读《平凡的世界》,发现不是读书没用,而是我们还未能深谙读书的意义。孔乙己因为懂得“回”字的四种写法而沾沾自喜,把这个当学问四处炫耀。

有时,我们也与孔乙己无高下之分,以为死记内容便行,以为考个高分就一劳永逸,却不知读书的意义,在于开茅塞、得新知,在于提升认知。新工人入矿考试,孙少平以唯一的100分名列榜首。

在繁重艰苦的挖煤生活里,别人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如行尸走肉般重复着挖煤的生活。孙少平却不忘读书看报,关心全国的煤矿技术问题,不但了解中国采煤全员工效,而且了解苏联、英国、西德、波兰、美国、澳大利亚的采煤工效。他还付诸行动,一边下井干活,一边抓紧时间学习数理化,准备报考铜城矿务局的煤炭学校。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句话:一个人一生中总有个觉悟时期,而这个觉悟时期的早晚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命运。

读书的过程,就是觉醒自己的过程。

当你真正把书读透,对世界的见解自然也会比别人深刻。孙少安的砖厂因为请回原来的师傅而东山再起,还完债务后,腰包里还有4万多块钱。此时有人跑来忽悠孙少安投资省电视台准备开拍的《三国演义》。孙少平听了这件事之后,极力反对。孙少安十分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弟弟不愿意支持他去开拓新领域?

孙少平很理性地给哥哥分析,因为对于投资和拍电视剧,他根本一点都不了解。最后,凭实力攒下的钱,也会因为头脑发热而亏空。孙少安这才放弃了投资的念头,选择重建村小学,避免了钱财打水漂。

认知的高度,就是你人生的高度,当你认知跟不上,财富自然也守不住。

书中有破局之法、处世之道,我们把书读透,自会踏出一片坦途。

罗翔说过一句话: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孔乙己文学”中弥漫的悲哀,大抵也是源于此。你曾寒窗苦读,以为是天之骄子,有时却沦落到一文不值。揣着一纸文凭,以为是金字招牌,可工作的苦无处安放,生活的难接踵而至,入眼皆是不如意。似乎,读的书越多,心中的苦越浓。

法国诗人勒内·夏尔说过: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他有着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

前者因书咀嚼到苦涩,后者因书获得力量。

孙少平一直处于苦难之中。初高中穿的鞋都露着脚趾,吃着难以下咽的黑高粱面馍,但只要手头有一本书,就津津有味地沉浸其中。在黄原做揽工汉时,别人包里都是铺盖,他的包里是几本书,每天收工后就一个人静静地看书。在铜城当煤矿工人时,天天要经历生死考验,他在井下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但是他给矿井下的工友讲小说,思绪游于另外一个世界。

文字的慰藉,足以抵消各种苦难。他在玉米秆堆上彻夜看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保尔·柯察金的坚强意志深深感染。他读《参考消息》,虽身在村子,思想却在古今中外的广阔维度上畅游。

路遥对此评价:“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如果只是寄希望于读书换来名利,一旦事与愿违,人必然深陷痛苦中。

读书的意义,是在心中建立一个坚实的壁垒,用来驱赶迷茫,用来对抗苦楚。晓霞曾问孙少平对未来有什么打算,他说:“我没有考虑那么多,我面对的只是我的现实。”孙少平看了很多书,却没有眼高手低,理智而清醒。他心在天上,纵览多元的世界;但脚在泥中,积跬步以至千里。

当我们如孙少平、孙兰香一样把书读懂了,才不会让学历成为身上的镣铐,而是让读书成为一把打开人生的钥匙。

尽管理想的月亮碎了一地,但拥有了六便士的你,何尝不是获得了人生的另一种胜利。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苦难就是人生中的“岛屿”和“暗礁”。对懦弱的人来说,苦难能摧毁生活;对坚强的人而言,苦难却能孕育梦想。苦难越大,追求梦想的动力就越大。人年轻时不追求梦想,总有一天会后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