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刚的头像

刘刚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5/08
分享

杂鱼锅帖

杂鱼锅帖

烧杂鱼是一道大众菜,以鲜、咸、辣适中深受徐州人的喜欢。

在老家,杂鱼多以大沙河或微山湖中的鲫鱼、草鱼、鲤鱼、钢针鱼等数种鱼类聚在一起,再加上一些葱蒜姜食材,并在杂鱼下锅后,锅沿四周贴上一层面饼而精心烹饪的农家美食,虽不如南京的盐水鸭、扬州的煮干丝、无锡的酱排骨、镇江的水晶肴肉的历史悠久和高雅,但老家的这道菜,鱼儿带着饼香,饼儿沾着鱼鲜,进口鲜、嫩、脆、香,令人回味无穷。

小时候吃的鱼几乎都是小鱼,都是野生的。儿时家里穷,除了逢年过节会买鱼外,大多吃鱼都要靠自己去逮。大沙河畔支流水沟多,水多鱼就多。一年四季,空闲了我都去逮鱼。逮到的小鱼居多,最大的鱼是鲫鱼,偶尔逮到鲤鱼、草鱼或白鱼,每次凑合着逮到一两斤,回去开膛破肚,把鱼鳃抠出来,洗洗干净,个大一点的要用刀在鱼身上划上几刀,好入盐味,外婆说,吃鱼要吃鲜,烧鱼要用柴火锅,柴草烧鱼特别香。

外婆早年生活在山东鱼台,那里也是山东的鱼米之乡,养鱼逮鱼成了那一带人的主要营生。因此,外婆对各类鱼的烧法并不陌生,外婆很会烧鱼,无论什么鱼,经过她的烹饪,都能色香味俱全。那时生活困难,买不起料酒、桂皮、八角等调料。外婆就靠油盐和地里长的葱姜蒜,把小鱼烧得香飘十里,待鱼香味冒出的时候,外婆就在锅沿上贴上锅饼,这饼还要薄、要烧脆,有嚼劲,这样的杂鱼锅贴既有面香味,又有鱼鲜味,那味道才叫绝对,每吃一口,都忍不住赞叹:乖乖!这杂鱼吃着才叫过瘾。

在老家,有句老话叫臭鱼烂虾,生活条件好的家庭,基本上都买大个头的鲤鱼和草鱼,剩下的小鲫鱼和嘎鱼、草鱼、白鱼等都是论堆儿卖,价格低廉,你家五斤,我家三斤,不一会一堆鱼就卖完了。其实,在那个年代,家里烧一锅杂鱼,也是生活贫穷的代名词,小时候基本上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几次大个头的鲤鱼,日常逢年过节,家里炖上一锅杂鱼,贴上锅饼,一家人美滋滋的吃上一顿,虽然比不上大个头的鱼肉多,更比不上山珍海味,但在那种贫穷的岁月里,这一锅杂鱼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如今,老家的杂鱼成了一道名菜,鱼市里的一堆堆杂鱼也成了抢手货,加上现在饭店里炖杂鱼的各种发明创新,鱼羊鲜、小鱼锅盔、油炸小鱼等,会吃、懂生活的老家人把杂鱼这边角料用活了,使得这道美食飘香不断,走向异国他乡,丰富了舌尖上的中国。

一道菜牵出一个时代的缩影,这烧杂鱼最初来自贫困农家的家常菜,最终却见证着一个时代从贫穷走向富裕。生活在江南多年,越来越多的特色餐厅都有了这道菜,亲朋好友聚餐或宴请的时候,这道菜成了大菜,不少美食爱好者带着怀旧的心理,追求内心的宁静,宁愿驱车百里也要到老家品尝鲜味,满足舌尖上的味蕾。虽杂鱼品种繁多,但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点,就像人生百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喜好,在品味杂鱼的同时,也能领略人生的多彩多姿。

一份杂鱼上来,雾气袅袅,熏染着我的双眼,每次吃着吃着思绪就回到了十几年前,就想到了外婆,想到那如同久经风霜的老树般弯曲但仍坚挺的身影,想到了外婆的爱,我想着想着,眼泪就下来了,如同那一个灵魂无处安放的早春里漫天飘飞的雪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