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在泥土窝儿里长大,呼吸着泥土的气息,吃着泥土里长出来的粮食果菜,住着夯土建造的房子,用着泥土垒的锅灶,脚下走的是土路......泥土一路陪伴我长大,参加工作后,我依然生活在泥土厚重的乡村,至今没有离开过,染上一股子浓厚的“泥土味”,和泥土结下了浓浓深情。
泥土那细腻的触感和淡淡的熟悉气味,总能让我浮想联翩,
泥土与庄稼,庄稼与人,谁也离不开谁,一团泥土,就是一本百读不厌的《圣经》,庄稼人一代接着一代读下去,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在泥土里摸来摸去,摸着摸着就摸老了,直到连泥土也摸不动的时候,这个生命就该被泥土抚摸了。在这个世界上,人类与土地和庄稼每相遇一次,都是一种缘分,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交流。庄稼来了一季又一季,又被农民送走了一季又一季。每迎来一季庄稼,农民就多一份辛劳;每送走一季庄稼,人类就多一份收获,在这一次次迎送中,一代又一代庄稼人叶落归根,被泥土掩埋成坟茔。
每逢我看到正在翻犁涌着泥浪的沃土,看到长势喜人的庄稼,让我对泥土倾注强烈的感情,对庄稼人感到敬重,他们靠玩弄泥土生活,以土为伴,双手沾满了泥土,全身洒满尘土,灵魂更多地浸润了泥土的气息和精神,像土地一样承载着万物的重量,默黙奉献,承载着社会的重负,像泥土那样不知疲倦、年复一年地孕育粮食、果菜,他们竭尽全力提供生活保障,养育一批又一批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
泥土孕育了乡村,养育人类,惠及万物。菩萨、罗汉,陶瓷、瓦罐,砖瓦、土坯,它们都是泥土做的,有的成为虚无飘渺的神仙,被人顶礼膜拜,有的成为光彩照人的历史文物,身价千万,有的成为建筑材料,荫庇百姓,有的安分守己,繁育庄稼。我想古今中外的乡村都该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的土墙房子、土坑、土灶台、土地面、土路等乡村元素逐渐减少,现代文明的小洋房不断崛起,穷乡村变成了城镇模样,但乡村还是属于泥土的,这一点恐怕谁也改变不了,因为人们总不能在水泥地上种庄稼,在街道上种菜吧,人类的衣食住行,依赖泥土的奉献,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发达,人还必须靠泥土的赐予填充自己的肚子,所以乡村是城市的后勤保障,泥土是惠及万物的母亲,泥土是乡村的灵魂,泥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泥土肥沃的地方,往往是最聚人气的地方,也是田园风光最秀丽的地方。住久了都市的楼房,厌倦了车水马龙快节奏,疲惫了霓虹灯的五光十色,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向往农村的田园生活。每逢节假日,来到农家小屋住几日,品尝一下农家菜,体味一下农家屋,感受一下农家情。昔日的秦巴茨沟镇西沟村,是一个土墙房子为主的废村,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战役中,户户通水泥路,土房子通过穿衣戴帽改造成休闲居住洋房,农家小院变成了旅游休闲农耕文化体验园,荒废的土地变成了林果园,农业示范园,绿色的田园,葱郁的林木,袅袅的炊烟带着泥土特有的灵性从村庄的房顶屋脊冒出来,时而笔直如柱,时而飘飘渺渺,散乱在山水人家的房前屋后,散乱在林间树梢。淡淡然然如纱,轻轻悄悄似雾。于是家家锅碗瓢盆响,户户厨室飘清香,稀粥、油饼、小菜、土酒,带着农家特有泥土的味道,吃起来总是那么亲切,那么香甜,那么舒心,极大的满足了城里人味蕾的感觉。
泥土甘居底层,平凡而朴实,安稳而厚重,它不像浮云缥缈不定,不像飞舞的黄沙,无所作为。而是把阳光水分吸收到体内,酝酿担当负重的力量,为自然界的生灵万物默默奉献。让我们用食物本味儿的体验,用田园生活的享受,来理解泥土,敬重泥土,保护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