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乡村就像一锅蒸笼,山山峁峁,沟沟岔岔,到处都冒着年味的热气。杀年猪,烧土酒,吊粉条,磨豆腐,办喜事,购年货……男人们、女人们都激动着,忙碌着,为美好的祝福准备着。
腊月是个大团圆的月份。打工的、上学的、当官的、经商的,不论有多忙、离家有多远,也不论做官大小、挣钱多少,全都怀着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大包小包满载着这一年的艰辛和收获,踏上日夜思念的故土,通过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向家的港湾靠近,浩浩荡荡的回归人流成为乡村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给家乡捎回了希望,带来了春的消息,给亲友捎回了异乡的特产,带来了九违的温馨。成群结队的俊男靓女回到乡村,成为这个季节婚嫁的高峰,每天都是好日子,村里隔三岔五,娶媳妇的,嫁闺女的,迎来送往,喜上加喜。村道上,锁呐阵阵,或花轿顶顶,或彩车辆辆,农家小院鞭炮声声,锣鼓喧天,歌声悠扬,成为乡村最热闹,最靓丽的风景线。
腊月是个繁忙的月份。腊八节刚过,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忙碌了,庄稼人要赶在年前把头道麦草薅完,把洋芋点上,把畜圈的粪清理堆积发酵,为来年春播做准备。农家院落里堆满了男人们砍的梢子柴和劈的柴棒,这些都将汇聚到火炉和灶堂里,燃烧着一家人的激情。楼上楼下都堆满了农人们一年的汗水,一年的收获。烤土酒是山里人为过年准备的大事之一,“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在陕南乡村,即便是最普通的农家,也要烤两缸杆酒、柿子酒、拐枣酒过年。进九后,杀年猪宰牛羊灌香肠是山里人过年的压轴主题,家家户户的肉架上吊着一串串腊肉香肠和风干鱼,蘑芋豆腐、浆豆、豆腐干、血豆腐、红苕粉条,这些富硒食材都装在大大小小的筛簸里,在户外晒着。最忙碌的还要数那些当家的妇女们,积了灰尘的庭院该彻底清扫了,房前屋后沟坎的杂草落叶也该清除了,床上的被褥,柜里的衣物该洗得洗了,厨房里的器具,被烟熏的厨房灶台案板都要收拾得干干净净。二十三小年过后,蒸煮烧烤,油炸煎卤,家户户灶房飘香,年味渐浓。
腊月是个集中消费的月份。旧历年的腊月毕竟最像年底啊,忙碌一年的农民于是便忘记了平日的节俭,把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树叶般的往出掏,仿佛要好好弥补一下。逢圩的日子,周边村庄的乡人们早早地吃过早饭,或结伴步行、或骑电动车和三轮车,还有的开车,都到集镇赶集贸易,猪牛羊、蔬菜果品、各种各样的山货特产、日用百货琳琅满目。满圩满街人成河,嗡嗡嘤嘤,万头攒动,热闹拥挤的像春运的火车站。而且年集是有色彩的,红是年集的主色调,也是年味儿不可或缺的元素和灵魂。放眼望去,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红福字、红春联、红蜡烛、糖葫芦、烟花爆竹、五彩缤纷的年画、样式美观的服装等,烘托着年的喜庆气氛,这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家里有了它们,才算是真正地过年。年集必定是一年中最繁华最热闹的时候,春风和笑意早已挂在了生意人的脸上,他们准备了足够的百货和温暖的话语来迎接每一个来赶集办年货的人,我买你卖、我问你答的嘈杂声、砍价声、叫卖吆喝声、孩童嬉闹声,声声交织,此起彼伏,相映成趣,整个集市似乎要被人们的喧嚣和热情煮沸了,彰显着生机和活力,呈现着无比丰盛和繁华。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镇化的发展,昔日的集镇多数变为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现代化的生活超市和电商快递遍布城乡,商贸流通更加便捷。
腊月是个瑞雪纷飞的月份。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天寒地冻,瑞雪就像一个美丽的天使,带着庄稼人的祈盼不约而至,像一群飞舞的蝴蝶,像春天飘落的花瓣,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给麦田盖上一层厚被子,给大地铺上一层银毯,犹如雪白的梨花,又如晶莹的露珠。到了夜里就万籁俱寂,只听得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竹子被雪压弯了,偶尔像鞭炮一声巨响,万物被厚雪覆盖着,早晨,极目远眺,千山玉砌,万户银装,山林形成巨幅冰凌、雾松、雪柳、树挂冰凌景观,一幅瑞雪兆丰年的美丽图景。“不耐严冬寒彻骨,如何赢得好春来”,庄稼人满怀兴致地观赏那“带雪冲寒”的迎春,傲然怒放,迎来即将到来的又一个新年。
乡村的腊月,从遥远的风俗中走来,从严寒的风雪中走来,从忙碌的身影中走来,走成了红火的月份,走进了温馨甜蜜的日子,走进了万家团圆的祝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