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座诗意之城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诗歌,是文化中的文化。诗歌对于一个人、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
我生活的这座城市,我感觉她美丽,精致,清爽,充满激情而又有些懒慵。我觉得这样的环境很适合诗歌的生长。我在这样的城市里,不断地生产着诗歌,不断地在自我满足中陶醉,不知不觉地就走过十多年了。
暮然回首中,发现自己青春的岁月,燃烧的诗情,一起交给了这座城市。
这座城市的历史很悠久,然而吸引着许多象我一样慕名而来的热血青年的,是这座城市散发出来的伟人故土的魅力,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魅力。即使今天种种现代的文明是那样紧紧地须臾不可分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伟人精神、思想的影响仍是那么地深刻。在这样的城市里,我们经营着属于自己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家园,收获是那样的丰蕴。我也和许多人一样,在这座城市舒适而满足地生活着。
这座城市的变化其实是很快的,她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新的表情。南方的风每天都欢快地轻抚着我们的脸庞,创业的旋律每天都在我们耳边回旋激荡,新的机遇每天在我们眼前跳跃诱惑。这些变化很多时候都变成了我们的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使我们不会退缩迟疑,不会裹足不前,因此,这座城市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追梦人,使这座城市充满着活力和生机。
“诗意地栖居”,是这座城市居住环境的灵魂原则。而“联合国人居奖”的殊荣,足以令多少人为之向往和骄傲,令多少人为之高贵和宣扬。
在这个城市美丽而多情的眼睛里,我就和许多人一样,就像一滴水注入大海,溶化是必然的,而感激的花蕾,在每一次萌动的心里颤动,就嬗变成了诗句,然后注入血管,和这座城市一起流动。
二
这座城市的清新和浪漫,常常使我想起一位才情卓绝的诗人。他就是苏曼殊,一个与鲁讯“思想大师”齐名的“文化导师”。
苏曼殊来自香山的一个偏远小村。他诗文卓著,画风淡雅,袈裟披肩,风雨一生。他以半僧半俗的形象参加革命,并以僧名风行于那个年代。每每想到他的一生,我就感动不已。他短暂的一生是那样的传奇浪漫,才情勃发,动人心魂。我觉得这正是适合了这座城市的性格,也影响着我有些忧郁、洒脱而又渴望浪漫的性格。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这是苏曼殊在日本东京的一次音乐会上认识了一弹筝女,二人一见如故。但此时的曼殊已了却尘缘,无以相投,便垂泪挥毫,写了这首诗,令人柔肠寸断。
我很喜欢这首诗。当年我从老家山区刚到这里时,感觉这里车水马龙,满眼的繁华锦绣,让人产生了种种的梦想和向往,但举目无亲,孤寂之极,无助之至,与创业的理想产生了极大反差。在一家咖啡馆里,我遇见一女孩,亦有一见如故之感。她的身世,我的际遇,使身在他乡的人可以在瞬间产生多少次似曾相识的感动和温暖,在双眼相碰的电光火石般的刹那,我的诗产生了:“我是一杯咖啡/清香 苦涩/好极了 坏极了/不管你品尝哪一种味道/你想喝就喝吧/只要你喜欢/一个女孩这样对我说/在一个霓虹闪烁的咖啡厅里/她灼热而忧郁的话语/把十八岁的青春浓缩成了一杯咖啡/令人唇焦口燥 渴极欲饮/我极力想像她是一朵花……我的想像被浓浓的咖啡味刺断了/花 天使 新娘 还有我唯一的感伤/被咖啡色的夜销蚀了……”。诗中的故事也许与苏曼殊的浪漫与感伤相差甚远,但我在挥笔写诗的时候确实想到了苏曼殊,想到了他的这首诗,那是身在异乡的人遇见了相见恨晚的人,两人还没未及相愉相悦,却已产生了“恨不相逢未剃时”的遗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座城市也曾给我留下了一些令人柔肠寸断的故事。
苏曼殊的诗清新别致独特,赢得无数读者的仰慕,整整影响了数代人,也影响了我。
下面这首诗也是我在这个城市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只要我们再靠拢些/在我们兴致勃勃地游览了一个上午的公园后 却没有拉过一次手/在我们趣味相投地泡了一个下午的酒吧后 还是没有喝个够/在我们跳了整晚的迪斯科后 面对面地坐着 中间还插着一枝玫瑰/这就是了 亲爱的 我们都感觉到一天的收获里还缺少些什么/真诚的表白还少些生动 无语的默契还欠些火候/这没有别的/只要我们再靠拢些 我们就可以收获比一天的收获更重要的东西/这是真的/爱情 就是再靠拢些”。我不知道,这样的语言是否清新,这样的表达是否别致,这样的经历是否浪漫,这样的诗歌能感动什么样的爱情。但我知道,这座城市给了我优柔寡断的时候也给了我多情浪漫,这座城市给了我孤独寂寞的时候也给了我诗情画意,这座城市给了我沉默无奈的时候也给了我激情和期待。在这座城市的许多角落,我都能找到一些故事,这些故事我会用诗歌的语言去表达,城市、诗歌和我几乎是相生相依的。我感谢这座城市给了我诗歌,诗歌让我的内心纯静、充实,让我感觉十多年来,在这座城市里没有白过。
三
近几年诗歌被冷落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裕,大家重新意识到,诗歌在我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现在的中国好像有一种诗歌热的苗头在兴起。在广东,诗人也越来越多了,在中山,诗歌的创作比其它任何一种文学体裁的创作都要繁荣。
在近几年的一些报刊杂志上,可以看到中山诗人的名字不断涌现,中山诗人们的诗集也在不断出版。看看这些诗人吧,秋树红、刘居上、程绮络、李秘、杨观汉,他们是中山诗坛的常青树。祝晓林、黄刚、周波、余丛、千岸、王晓波、马丁啉、叶才生、于芝春、徐向东、吴奇兵、何中俊、陈剑雄、郭晓红、谭斐、董研、温绍明等,还有从这座城市走出去的符马活、张守刚、余尘等,这一连串的名字,在中山的诗坛上,是多么地活跃。他们全都三十多岁,他们的诗和他们的年龄一样,正在走向成熟。他们也全都是从外地来到这片伟人的故土,有感而发,抒发着对这座城市千般的感慨,万般的情愫。
还有更多的新生诗人在涌现。
我想,只要他们继续坚守着诗歌这片圣洁的领土,那么,中山这座诞生伟人的城市将会变得何等的高尚与文明。
诗歌是人类精神最高境界的表现形式。可以传达一个民族的精神质量的,是精神和文化,而精神和文化的质量首先是表现在诗歌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的精神品质,不能靠畅销的流行小说和音乐来表达的。看一个民族语言的表达水准有多高,首先是要看他们的诗歌,因为诗歌是语言的最高表达形式。据报道,美国“9·11”以后,整个美国书籍销量攀升比较高的是诗集,因为诗最能表达他们那时心灵上所需要的东西。
中山有这么多诗人在涌现,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四
现在看看这几个诗人,他们是如何用心灵去和这座城市交流的。
秋树红“山不在高五百米/有花则名桂飘香/翠岭逶迤真屏障/青峰耸立大脊梁/地灵年年春化雨/人杰代代志兴邦/更有孙公开伟业/民主博爱启新航”(《中山三题·五桂山》)用最形象的语言,最贴切的比喻对表达了对中山这座城市的感知和认识。这首诗以山喻人、喻城市:中山“山不在高,”但“名桂飘香”、有“屏障”、有“脊梁”、“地灵”“人杰”“开伟业”,中山这座城市的特征以及这座城市的性格、精神就这样以七言的精致的方式表达出来了;“年年春化雨”、“代代志兴邦”正是中山发展的主旋律,描绘了这座城市的美丽、和谐和生机勃勃,还有理想和追求;“民主博爱启新航”则高度概括了这座城市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使命,诗人在深深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美丽和诗意的同时、也清醒地感到了自己的责任,最后一句是压轴之句,也是点睛之句。诗人认识了这座城市,也走进了这座城市。
祝晓林“在这个明媚而又灿烂的季节里/在早晨,我生活的这座宁静美丽的城市/被远道而来的清新明亮的阳光唤醒/许多人,像我一样/赞美我生活的这座城市的早晨……在这个明媚而又灿烂的季节里/在早晨,我生活的这座心想事成的城市/被远道而来的清新的阳光唤醒/许多人,也像紫马岭嘤鸣谷数以万计的雀鸟/赞美我生活的这座城市的早晨”。这首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美的诗,谁读了心灵不会为之震憾呢,谁不会为这诗中城市的美丽倾倒呢:明媚、灿烂、宁静、清新、明亮、阳光,这既是这座城市的容貌,也是这座城市的特质。在这样的城市,还有“迎风歌唱的小草”、“妖嫩粉唇的菊花”“飞翔的蜜蜂蝴蝶”、“嘤鸣的雀鸟”,这是生动健康的城市。而那些“络绎不绝”、“熙熙攘攘”的人,是踏着伟人足迹“在求索中清醒”地迎面而来的,这就更赋予了这座城市深刻的思想和内涵。在这样的城市,已身为这座城市的文联副主席的祝晓林是喜悦的,心想事成的,他对城市的热爱和付出,城市用厚爱回报了他。我喜欢这座城市遵守的一个游戏规则:有耕耘就有收获。
黄刚是披着“八千里路云和月”,“风尘仆仆”地从大西北来到这座南方城市的。他用诗人的豪迈气派“攥一枝巨笔/饱蘸海砚的天蓝/浸濡日池的金黄/分析蕉园的翠绿/琢磨南天的空灵”,黄刚眼中的这座城市“天蓝”、“金黄”、“翠绿”、“空灵”,五彩斑澜,让人充满想象。然而诗人的洒脱,不是笑谈这座城市的风花雪夜,而是由这座城市的繁荣,想到了更加宏伟的另一幅蓝图:“缓缓运笔/不写江的暄嚣/不描树的婆娑/不绘椰的潇洒/榕的沉稳/稻的恬适……八千里路云和月/风尘仆仆/描一幅宏图/平坦无垠的冲积扇/托起的/——龙”。由这座城市的繁华锦绣,想到平坦无垠的珠三角的崛起,想到了中华民族这条龙的腾飞,诗的意境更为开阔,诗人的志向也表达的更为高远。
周波在一个停电的夜晚,顿悟到了这座城市的喧嚣之美和宁静之美。“停电的夜晚/味道好极了/没有电视无微不至的陪伴/没有进口大片包装精美的喧嚣/没有大街小巷霓红灯挑逗的媚眼/没有Disco群魔乱舞的嚎叫 可以仰望被都市遗忘了的星空/可以记起远方的母亲盼着久违的问候/可以顿悟自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可以让内心的宁静清除人性的噪音……在意味深长的黑暗中/我默默地思考这个相互的哲理/——停电的夜晚 真好/只有这样/你才更深刻地体会/有电的日子 更好”。对于停电,诗人是如何感受其“味道”的呢,那就是“宁静”与“喧嚣”的味道都“好极了”,这似乎是矛盾的,但正是矛盾的心理,才体现出诗人对这座城市丰富而深刻的理解。
余尘拥有一颗永远不懈追求的心,总是在不断地进步着,因此总是在探索的他时常感到在这座南方多雨的小城里有一种飘泊感。“这段日子/雨季开始来临/四月的雨/穿透了所有的记忆/笛声远去了/鹁鸪的鸣叫声/也一遍又一遍的打湿白天的心事/ 走过那些小人书中的千山万水/才知道儿时的歌声/缺少一种忧郁的旋律 如今/每每夜深人静独坐蛙鸣/飘泊二字/总落在心上/沉——重”。其实诗人的飘泊感源于他的责任感,“笛声”、“鹁鸪”、“蛙鸣”、“小人书”,无论这座城市何等的美丽和繁华,也掩饰不住诗人想念故乡的声音。诗人走过千万水,去寻找心中的梦想,他从一个普通的英语教师,靠自学考取了法律专业本科文凭,之后又考取了律师资格,现在又读上了研究生。诗人在人生之路上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是这座城市给予他的。
王晓波在寒潮侵袭座城市时,心却因爱而温暖。“寒潮寒潮/越过黄河长江/席卷岭南大地 我迎着风/穿过坦露躯干的桐林/站在邮箱前 邮箱知道我在诉说什么/静穆地凝视我/为自己是爱的信使而心暧 /如今 遥远的你/一定很寒冷/伸出你的小手吧/让我呵一口暧气 你拆开这封信时/会听到我的呼吸”。环境影响人,生活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人的心灵也会潜生美丽、高尚的品质。在寒潮席卷岭南大地时,诗人不是退缩,而是迎风而立,把牵挂、把爱心“寄”给远方的亲人。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博爱的心灵,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许多人的写照。
何中俊说这座城市是“一个唯一的人名/像一盏灯/挂在珠江西岸/被历史的风吹着 一个生长了许多碉楼的地方/碉楼更象一群战士/在如血的残阳里/坚守并且孤独/ 步行街/是一位晚清的女子/坐在骑楼下/等待美洲的归鸿 年轻的中山/总是血脉贲张/许多船只顺流而下/或再度南洋 走进或走出中山/你无法不仰视/因为你绕不开一座山/一座叫‘孙中山’的山”。城市的名字与伟人的名字,南方的风情与历史的沧桑,在作者的心中,都变成了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诗人从巴山蜀水间浮游到这座伟人之城,吸吮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的、人文的气息,不断修正着自己的人生轨迹。
还有很多诗人在为这座城市讴歌,他们的呼吸几乎是和这座城市同步的。还有很多诗人因为这座城市而出名,他们因为是中山的诗人而被流传、远扬。中山,散发着诗的光芒。
四
中山,确实是很能产生诗人的城市,也是很能接纳诗人的城市,虽然,包括我,和我认识的许多写诗的朋友,在这座城市里的许多场合都不喜欢被人们称为诗人,但是,诗歌,不但给中山的诗人们带来了寄托,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的益处,这种益处就是丰富了他们的人生,辉煌了他们的事业,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中山的诗人,他们因为诗歌,因为写作,变得才华横溢,变得鹤立鸡群,因而他们大都能够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在事业上也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候。他们以生活在这座城市而感到幸福,以这座城市能够滋润诗人而感到自豪。
这是中山诗人的骄傲。
中山,以它有着悠久历史的诗的传统,诗的胸怀,诗的姿态,包容着诗,尊重着诗,使中山诗歌的创作变得如此地繁荣。
现在,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市,建设文化强市,诗歌,这个文学领域里最为活跃的因子,不是又变成了急先锋吗?
中山,是与时俱进的城市,也是与诗俱进的城市。因为,诗歌和诗人,总是能够合着时代发展的节拍,一起融进了这座城市。
五
我们正处在一个需要用文化、用精神来支配生活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去重新审视对诗歌的认识。
那种认为诗人无用的看法是不对的,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城市将自己的诗人视为无用,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区域、这个城市也是没有希望的。近年来有很多人说:诗歌看不懂。我想这不要把责任全推到诗人身上,读者也要自己反思一下:不要把对诗歌的认识仍然停留在80年代或以前传统的欣赏模式上。要想想,诗歌是文学语言里最具有创新精神的,它总是在引领一个时代的文学精神。认识诗歌,欣赏诗歌,首先应该尊重诗歌,思考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诗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在有《诗经》以前,我们也并不知道诗是什么样子的,诗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充许、可以接受现在街上流行的金头发和破牛仔裤,为什么就不充许与传统的语言表达有些不同的诗歌存在呢。
我认为,对诗歌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即不要以既定的文学模式来衡量、欣赏诗歌。传统的东西不能弄,新生的事物也要尊重它、接受它。诗人写的诗,首先要感动自己;读者读诗,看他的语言是否打动了你,诗人的经验、情感与你是否有关系。
我从资料上了解到,在外国,诗人普遍都很受尊重,他们的读者一般也很少质问诗为什么要这样写,他们很尊重一切语言的创造。德国当代著名诗人思岑斯贝格的稿费标准是:一首诗,无论长短(他也没什么太长的诗),3000马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样的稿费标准会让中国诗人们羡慕不已。在德国,诗人朗诵一次至少可以换到300马克;在法国,诗人朗诵一次的收入大约是2000法郎;在加拿大,大约是500加元;在美国,不会少于300美元。毫无疑问,中国没有这样的土壤。诗人于坚谈到在荷兰鹿特丹的一次诗歌节上,当他朗诵完一首诗歌走下台时,他永远也忘记不了那些听众的眼神,他们“像看着一个神灵一样,甚至有人上来摸我”。
然而,现在有些人看待一些事物,总是用一种势利的眼光,以是否拥有小别墅、是否开小汽车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甚至有人还在嘲笑诗人,认为谁懂得诗谁就不被人理解,谁喜欢诗谁就是另类的高雅,如果这些观点被所有的人接受,我想那是很悲哀的。也因为确有这样一些现象存在,以至中山的诗人总不喜欢在公众场合承认自己是诗人。
诗人能在如此物欲横流的时代,还坚持着诗歌的创作,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诗歌,这朵文化艺术中最灿烂的奇葩,我们应该关注、培养、爱护,让她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和绚丽的光彩。
中山,理解诗歌。
(2005年于兴中道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