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建芳的头像

刘建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30
分享

高山仰止中山陵

 

在去拜谒中山陵的路上,我见到了平生第一次见到的,真正意义上的林荫大道——笔直的有三公里长的具有七十多年历史的中山陵墓大道。

大道两旁当年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回南京而特别种下的法国梧桐树,经过了七十多年风风雨雨的岁月洗礼后,如今已是粗壮高大,敦实伟岸。树枝从两侧靠过来,已经把大道的两边连接起来了。每棵树都恰到好处的粗,恰到好处的弯曲,恰到好处的姿态。枝叶纠缠在大道的上方,却给太阳留了透射的后路。车子向前驰去,我看不见道的尽头,只有迎面而来的两排梧桐树,齐齐地向后退去。

时序深冬,我看不到梧桐树的葱郁婆娑,但我可以想象它在盛夏时的林荫和繁茂。那经历秋冬之后已褪成橙黄色的枯叶,在温暖的冬阳照射下,发出一层金黄的光,仿佛在灿烂的燃烧,告诉我南京这座古城时间、岁月和冬天的存在。

车子驰过大道,犹如穿越历史。经过方城,直达大道的尽头,就到了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紫金山南麓,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

中山入口处是一座三门冲天式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牌坊风格别致,融会了中外建筑的特色,是一中西合璧的杰作。牌坊前能容纳数万人的广场。

通过坊大门,是一条长约480米的墓道。墓道分辟三道直达陵门。中道宽约13米,为钢筋水泥路面,路外草地各阔10米,植有四季常的青桧、柏、雪松,这里绿树成荫,四季鲜花怒放,空气清新,令人留连忘返,让人感觉这不是一个陵墓,而是一个静谧的世外桃源。是的,孙中山先生需要这样的宁静,我在静静的沉思中不知不觉地感觉到了一种庄重。

墓道尽头是一个平台,登上平台便可看到陵门。中门的横额上镌刻着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个苍劲有力的大,门顶是青色的琉璃瓦,含意深刻,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里面是一个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鎏金大字。

穿过碑亭就是陡峻的石阶,石阶共分八段392级,高差70米。我拾级而上,望着石阶之顶的墓室,高山仰止之情顿生。说实话,攀登如此多的石阶是有一定艰难的,但谒陵至此当我走完这段长距离陡峻的石阶以后,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不禁萦绕耳畔。

上完了石阶,就到了祭堂,祭堂中门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直额。 祭堂中央供奉中山先生坐像,出自一位法国雕塑家之手,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祭堂四壁的黑色大理石墙上刻有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在这里,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推翻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不朽勋业和艰苦斗争的历程,而且也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独立、富强、大展宏图的建国思想。墓室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墓正中是一具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卧像,孙中山的遗体就安放在这个圆石圹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看着孙中山的卧像安静的躺在那里,我不禁又想起门外的四个平和的大字:“天下为公”

我绕墓室一周,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站在这里,可以俯瞰中山陵的全貌。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近处苍松翠柏,远观林海茫茫,气象非常壮丽。陵墓建筑全部覆盖蓝色琉璃瓦,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以宽阔的花岗石台阶连接,紧凑完整,蔚为壮观。 中山陵结合山峦地势,突出天然屏障,以大片绿茵、宽阔石阶把四周孤立的小建筑联成整体,既有时代气息,又蕴民族风格。墓地全局呈“警钟型”图案,象征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唤醒民众,反抗压迫,为挽救国家民族而斗争不息的精神,寓意十分深刻。整个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壁,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是中国近代大型群体建筑的杰作,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中山陵园也曾历尽沧桑,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许多景点建筑毁于炮火之中。在石级中部有二只铜鼎,左边一只下面有一炮眼,就是当年日本侵略军进攻南京时被炮弹击中的。这深深的弹痕,是日本军国主义当年侵华的有力证据。

在中山陵,也曾发生过许多爱国人士可歌可泣的壮烈的故事。继范亭,一位曾参加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战争的国民党中将九一八”事变后,专程找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蒋拒不纳谏,后来他又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一起向国民党中央陈述抗日救国大计,仍“毫无补益。”于是写下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 瞻拜总理灵,寸寸肝肠碎。 战死无将军,可耻此为最…… 无畏精神在,身死国犹存。”的绝命诗,于1935年12月26日在中山陵前悲愤自裁。后来继范亭牺牲后,毛泽东还专门为他写了挽联。

今天的中山陵,以崭新的形象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海内外人士,中山陵,已成了一座历史的丰碑,铭刻着一代伟人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爱国图强,奋斗不止。

拜谒完中山陵,我就要离开时,情不自禁地又回头仰望了一眼。巍巍钟山,龙盘虎踞,伟人已去,浩气长存,仰止崇高的敬意,永远印刻在每一个拜谒者的心里。


(创作于2004年12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