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静的头像

刘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2/31
分享

千年传承“马蹄”香

千年传承“马蹄”香

冬天的清早,寒意越发地冷冽了,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北门大街上,周家馓子店铺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周老爹面前的瓷盆里,已经揉搓并逐层用清油盘好的面条静置了两个小时,默默地等待着周老爹的调遣。他的儿子站在炉火旁,凭经验感受着锅里的油慢慢地热到一定程度,达到所需温度时,两人用眼神会意交流一下,可以开始炸制了。

周老爹的右手拉起面条一端,一边飞快地拉一边迅速地绕到左手伸直的四指上,用大拇指按住条头,绕七八圈,再以右手伸入条圈中,两手四指并拢抻拉面条,使之呈现出一个㮋圆。他的双手手指翻转,如灵蛇舞动,让人惊叹。他的儿子手执两支长长的筷子,将老爹手上的面条撑起,放至油锅里。入锅片刻后,用筷子左右拨动,使之呈马蹄状。一面炸好后,再炸另一面,使两边色泽均匀,颜色金黄,然后夹起,放好。整个过程,丝丝如扣,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正如苏东坡诗云:“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暖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刚出锅的马蹄馓子黄澄澄,清亮亮的,咬一口,焦脆香酥,香而不腻,味蕾一瞬间就被挑逗起来,贪婪地吃一口又一口。来来往往的居民,来到馓子铺前,一边和周老爹父子打招呼,一边让周老爹的儿媳将自己要的馓子称好装好。小小的店铺前顿时热闹起来了。

作为一种传统面食,馓子的历史要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寒食节。古时寒食节禁火,要以寒食寄托哀思,寒食节不能吃热饭热菜,聪明的人们就以清油细面炸成条细色黄的食品来代替,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周老爹说,他们的祖上从清朝就开始炸马蹄馓子了,从小就是闻着馓子的香味吃着馓子长大的,后来,他们接过了老祖宗的手艺,在这条街上一干就是几十年。汝南的馓子铺都是周姓为中心,辐射出去的,尤以县城东关和北关居多。他的生意还不错,每天一袋面,炸好的馓子上午就卖完了。很多来买馓子的都是老主顾,隔几天不吃馓子,心里就像欠缺了什么一样,可以说,馓子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每天凌晨三点就开始忙活了,和面、揉面、盘面……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但这样的日子总是让人有奔头。说话间,周老爹沧桑的脸上有了盈盈笑意,也许是普通人家细水流长的幸福,也许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吧?

为什么叫马蹄馓子,汝南人告诉我,除了形状如马蹄,还和抗金名将岳飞有关。南宋时期,岳飞受命收复汝南,从驻马店板桥出发,一路骑马东行,到达汝南,和金兵展开了激烈的汝南之战,并在此写下著名的《满江红》,最后到达朱仙镇。在汝南期间,汝南群众用馓子招待岳飞,因为此馓子熬汤耐煮,柔而不泡,虽为油品,但易于消化,得到了岳飞和将士们的喜爱。在岳飞的带领下,最终收复汝南。为了纪念岳飞用战马收复汝南,百姓将状如马蹄的馓子取名为马蹄馓子。一千多年过去了,嘚嘚的马蹄声已经渐行渐远,岳飞却依然鲜活在人们心中,并且越来越清晰明朗,和他有关的马蹄馓子也在历史的风尘中,带着岁月的印记融入寻常百姓家。

清朝时,慈禧太后吃了汝南进贡的马蹄馓子后赞不绝口,遂把马蹄馓子列为贡品,从此,马蹄馓子名满天下。汝南人赵倜喜欢吃馓子,民国初年,他当上了河南督军,仍然爱吃馓子,经常派人专程到汝南买馓子吃。汝南人去看赵倜,也都拿馓子。一些绅士、商户见馓子有利可图,就把汝南的馓子匠请到开封,在城内开起了馓子铺,至今开封仍有“汴梁馓子汝南味”的说法。九十年代,马蹄馓子在河南面点大赛中夺冠。近年来,还被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进行录制。

在历史的变迁中,马蹄馓子也适应着时代的发展,追随着时代的步伐,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除了传统的马蹄状,还有被称为“小把”的梳型、花朵型馓子因为把小、条细、色鲜、味纯、携带方便受到人们的喜欢。如今,对于汝南人甚至整个驻马店人来说,馓子的吃法可谓千姿百态,无论是作为主角,还是配菜,抑还是混搭,它都能以不变应万变,调剂出生活独有的味道。

除了直接脆生生地吃,最家常的吃法便是将馓子泡入碗里,放上切好的香菜、葱花、辣椒丝,待到七成熟时,边吃边喝,大快朵颐;包子馅、饺子馅里,放入切好的馓子,不仅颜色靓丽,味道上增添了一种别样的香;薄薄的烙馍里,卷入馓子,舌尖上的味道久久萦绕,让你回味;火锅里,放入小把馓子,配上汝南特有的鸡肉丸子,唇齿留香;还有名为金丝银芽的绿豆芽炒馓子、韭菜炒馓子……各种吃法不仅让你大开眼界,还让你欲罢不能。如今,小小的馓子凭着妇孺皆宜的秉性,已经成为各大饭店的宠儿,受到人们的追捧,还被做成了各种礼盒,赠送亲朋好友,成为驻马店一张闪亮的名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马蹄馓子,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每一位驻马店人的血脉里,与他们如影相随。勤劳勇敢奋进的驻马店人,也如马蹄馓子一样,外刚内柔,刚柔并济,用双手打造着驻马店人的幸福生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