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圣地,那里供奉着高洁的理想和清澈的初心,而长安,就是中国人的圣地,它高悬在每个人的心头,照亮一个又一个梦想。《长安三万里》,向我们展示了大唐极致的繁盛和落花时节的衰败,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个熟悉的诗人在追梦路上的努力、破碎、迷茫、挣扎和坚持,他们,用一生璀璨了长安的月明。
影片从高适的叙说和回忆开始,以李白和他的友情为主线,缓缓铺展。少年李白和高适一见如故,一起练剑,戏耍,读书,度过了一段纯真美好的时光,随后开启了分分合合的一生。长江和黄鹤楼,自始至终默默地见证着这一切。
李白少年得志,浪漫洒脱,不拘小节,喜欢扬州的繁华如梦,长安的华美壮观,喜欢一切的美好,所以他的诗歌瑰丽飘逸,超然非凡,耳熟能详的《将进酒》,在一帧帧精美的画页里流光溢彩,现实和理想似乎在那一刻完美交融,配上激情四溢的诗句,让影片达到了一个高潮。正是他的这种特性,才让他在感觉人生走不下去的时候,选择修道,试图在修道上找到自己的理想,在出世和入世中不断地徘徊。
纵观李白一生,并不像他的诗歌表现出来的那样灿烂和平顺,甚至他的诗歌和人生是完全割裂的,这两种迥异在李白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四次婚姻,两次入赘,他海市蜃楼般的理想和抱负,在现实面前显得格格不入。高适记得他们的每一次约定,然而李白屡次遗忘,让朴实的高适在李白的主场里总是显得惴惴不安;他政治敏感性低,只用文人的标准去评判分析,所以才会站队永王,永王李璘兵败被杀后,他求助高适,完全没有设身处地去想高适该用什么样的立场去见他……
有人说,影片丑化李白。这么说有些牵强。性格决定命运,李白是偶像,是谪仙,是凡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但是大概所有的天才,都有致命的弱点,所以,李白注定只能活在诗歌里,而无法通过仕途实现他的理想。正是李白的这种纯真、纯粹,天真,才让他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才能让他在我们心中牢牢地占据C位,才能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在李白的诗歌里找到出口。
只有大唐的气象才养得了李白,才让他如一轮明月,永远皎洁,也只有大唐的气象,才能让诗歌百花齐放,让大唐的星空绚烂绽放。
相比于李白,高适更像一个普通人。他脚踏实地,不断寻找工作机会,不断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武艺和诗歌水平,从基层做起,厚积薄发,实现了人生的逆袭。无论是救郭子仪,加入哥舒翰的队伍,还是一次次奔赴和李白的约定,为李白修仙问道加油,他始终是真诚的,是守信的。哪怕是最后不见李白,他也是坦然无惧的。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梁园,始终是他精神和生活的家园。他让自己扎根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栖;在这里,他用勤能补拙的决心改掉口吃的毛病,写出自己满意,别人称赞的诗歌。这是一段沉默的时光,也是让自己根深叶茂的积累。
李白和高适,怎么看都不是一条路上的人,但是因为诗歌,因为理想,因为少年的相识相知,他们才不断地遇见,又不断地分开,最终走成了两条平行线。是谁的错吗?不是,是人生经历,是现实的无奈,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李白和高适,这些伟大的诗人人生之路还如此曲折多磨,何况我们普通人呢?无论怎样的一生,努力过,认真过,勇敢过,迷失过,执着过,最后都能慢慢淡然放下,就够了!
整部影片将潼关之战,安史之乱,永王之变等系列历史事件融入其中,又巧妙地将其艺术化。也许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一定看得懂,但是通过影片,能爱唐朝、爱唐诗、爱李白、爱王维、高适、杜甫、孟浩然、王昌龄、岑参……就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普及。而影片中用心制作的精美画面,也是对我们审美的集体提升。当那一首首熟悉的诗歌在影片里出现,孩子们跟着背诵的时候,我想:对于这片影片来说,就是成功的。
《长安三万里》,三万里,是遥远的,漫长的,是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的距离,是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与撕裂,是走过了上下五千年,依然源远流长、绵绵不绝的中国传统文化,它经历了战争的洗礼,走过了朝代更迭的动荡,见证了一代代文人的守护和传承,最后春风吹又生,活色生香地和我们相遇,让我们记住长安,记住诗歌,记住历经苦难依然蓬蓬勃勃的中国人的浪漫和大爱情怀。
“只要书在,诗在,长安就在。”从《诗经》开始,诗,就生长在中国人的基因里,融化在中国人的血脉里,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到老年,这颗诗心不断地被磨炼、被锻造,被重塑,它坚韧顽强,生生不息,带领我们走过历史,走向未来,走在意气风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