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事情,比如小的时候,一直梦想着能有一个漂亮的会跳动的洋娃娃。那种上了发条之后还可以唱歌跳舞的,哪怕很小很小。可是始终都在我的童年生活里没有出现过。我唯一会动的玩具就是我们家的小黄狗,也没人给它起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名字,它就是它,但是它很听话,也很依恋人,每一次小黄见到我,就会很兴奋的摇着尾巴,不是舔我的脸就是趴在我的脚下打滚,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我坐在石头上休息,它也就听话的卧在我的旁边,我时常在它闭目养神的时候给它的尾巴上,脖子上系上漂亮的布条,牵着它上学让它在村子的小学门口晒太阳,等我放学后,它第一个蹦到我面前,拽着我的书包和它一块回家,那种兴奋的感觉着实让我美了好长时间。
又比如上学后,初级小学三年是在自己的小村子里上的,高小就得去离家十多里的中心小学去上学,学校有规定,离家十里以外的学生都得住宿,周三下午可以提前一节课的时间,回家拿干粮和饭菜。那时候,我们周三回家的时候拿了干粮饭菜,就又都得返校,我回家几乎是不歇息,回家吃个饭就得动身返校,不然天就黑了,十多里的山路最短也需要一个多小时。那时候上学也不敢奢望父母去接送。生活的艰辛让忙碌的父母无暇顾及到我,我便渐渐学会了照顾自己,照顾亲人,最让我难忘的是我第一次做饭的恐慌和自豪。那是我九岁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周三放学回家拿菜和馍。走了十多里的山路,又累又渴,回到家里房门上有锁把门,我就从门槛下边的小洞里拿出钥匙,这是我们全家人放钥匙的“小秘密地基。”我开了伙房的屋门,锅灶上什么也没有,也没有烙好的饼,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做。案板很高,我搬来小板凳,学妈妈的样子和好面,让面在案板上醒一会,就开始点火,放上柴火,麻杆,火一点就着了,所有的程序都很顺利,我倒了点油到锅里,用油布把锅底擦匀称,用擀面杖,擀了一个一边扁,一边圆,一边厚,一边薄的四不像面饼,放进了锅里,听着滋啦滋啦的声音,心里想,做饭也没有什么难度的吗。
可是等了老半天了,饼还是那个样子,软软的,我勾着头再去看锅底的火时,它烧光了麻杆,柴火太粗没有烧着就已经熄灭了。我趴在灶火门边上,卯足了劲,使劲的吹着,一股股浓烟呛得我又流泪又咳嗽, 我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终于那可爱的小火苗,在我使足了最后的狠劲下,“轰隆”一下子着了起来,火是越然越旺,饼是越烙越糊,等我再一次向锅里添油时,锅底“呼”的一下子窜起了火舌,出于本能的反应,我忙浇了一瓢水,火焰更加的猛烈,张牙舞爪的似乎要把我这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给吃掉,我来不及多想,踮起脚把水桶扣向了锅-------此时的厨房里已经是一片狼藉。烟味糊味热气味一齐在屋子里旋转,我只好垂头丧气的出了灶房门。不一会妈妈就从田地里回来了,见满脸满嘴漆黑黑的我,用她当时的话说,就是一个“黑人”见到母亲的一瞬间,我心里的委屈一下子忍不住的涌了出来,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母亲边给我擦泪,边扒下锅说:“看,咱家的锅都被你用眼泪砸裂了一条缝了,再不要哭了”我去看,真的,锅底下边果然有了一条浅浅的裂痕,后来才明白,特别热的铁锅,一浇上凉水,必然会炸裂的。天渐渐黑了,母亲说:“今晚就在家里睡一夜,明天早上,我送你上学去。”躺在家里暖暖的热炕上真舒服呀!天刚麻麻亮,我趴起来打算叫母亲,听着父母亲轻轻的鼾声,他们天天的在田间劳累,我怎么忍心去打扰他们呢,还不如让母亲多睡会,我悄悄的起床,穿好衣服,背起了早在昨天晚上装好的菜和烙饼,飞快的跑向了学校。
回想起来,也很感谢童年生活,正是因为经历过那些困苦与磨难,才是我养成了从不依赖别人,也不求别人的心理。后来离开故乡,离开父母,我来到他乡异地,为了生活奔波在牧野的大街小巷,为了能在这个城市有个属于自己的窝,我和老公一直在努力着,辛苦的工作着,也经历着无助、无奈、艰辛、和重重困惑。但在困难面前,我知道害怕没有用,哭泣也没有用,与其等待,求助,迷茫,伤心,还不如自己拿定主意,依靠自己的力量坦然走过。所以我相信童年中经历过的许多艰难坎坷,会是一笔丰厚的人生宝典,它会给你今后的人生赋予太多的智慧,也会赋予太多的收获。
感谢童年,让我有着那样的经历,感谢童年,让今天的我更加的受益和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