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仁杰的头像

刘仁杰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20
分享

说个不一样的端阳

又到五月节,姑娘女婿送端阳的日子。也许很多人忘记了第一次送端阳节的情景;更多的人也许不知道,端阳节曾经与讨老婆还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时,在乡下确定恋爱关系的男女,计划结婚的一年,必须赶在农历七月十五之前,向女方求婚。女方同意时,男方便要认认真真的给岳父岳母送端阳。老话讲,“求亲不过七月半”。七月十五过后谈儿女婚嫁,女方多半会以时间仓促为由拒绝。那个时代大家都不富裕,何况女方的嫁妆都是自行操办,请木工上门打家俱、置办床品及日用器具等需要时间和花销,曾经有“嫁女困三年”之说。

求亲时,正是以要求向女方送端阳节为由,在此之前,是没有送端阳或中秋一说的。如果女方不同意送端阳,今年结婚的希望便十分渺茫,近乎没有希望。换言之:哪家姑娘的准女婿来送端阳节,塆里人便知道,今年,这家闺女要出嫁了。有礼义往来的人家,便要计划,提前请闺女吃一顿辞嫁饭。男方也明白,呵呵,去年还沿塆大地扒墙拱壁的小子今年要做大人了,便渐渐的不再在大庭广众下唤他的绰号,什么“癞痢”、“狗子”、“憨头”之类的!

这不,早些时候,男方就已多次托媒人到女方家求亲。这次终于等来回话,女方老人说:“让亲家今年把猪喂起来吧!”。乡下人脸皮薄、实诚,不会直接说把闺女给你,更不会说叫他今年来送端阳吧。通知喂猪就是同意今年嫁姑娘的意思,送端阳节自不在话下。谁不知道儿养大了,年年喂有大肥猪眼巴巴等待办酒席呢!不过是个通俗的说词而已。

至于结婚的具体日期,不是随口哇哇的事,需要过帖:还得请媒人专程上女方家求取闺女的生辰八字;然后请先生将男、女娃的生辰八字合在一起择定吉日;再到女方家报期,依此,双方紧锣密鼓,各行其事。那是下阶段的事。所以那时,乡村人结婚多半在十、冬、腊月:一是农闲;二是便于准备。“媒婆儿,媒婆儿,十八桌席儿”,亲戚做成了,路还得一步一步的走。

酒足饭饱后,媒人介绍端阳节,女方提出的要求:水果糖、烟、酒自不可少,衣服多少套,应节礼物如何安排。其实无非是当地的一些惯常习俗。应节礼物就是鲜桃和白面馍。时间上选五月十五前的一个双日子,提前过个话就行,女方也好做些待客的准备,塆里老幼尊卑都会来看准女婿,吃喜糖。

这也是准女婿至关重要的首次公开亮像;更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确订终身的公开宣示。那时,人们的想法很简单:一切照规矩来:“做了亲戚是一家”,索要彩礼,厚此薄彼,或者拿男方的东西充女方面子的事不会做;都有儿女,别人的今天正是自己的明天,“巴掌手背都是肉”。

鲜桃树上现摘。只是这白面馍,要想拿出去见世面,自然少不得塆上的一位能干婆婆。他做得一手好面食,做事也灵净。平日里做的汽水粑,大小匀称,酥松挺拔,满塆人都羡慕她一家大大小小的嘴有口福。

婆婆是个热心肠的人,老早就过来泡酵子,发面。那时的酵子都是用一种原生态的酵子草和着米酒糟、面粉经过发酵后压成小粑粑晒干而成。要用时,根据用量下酵子用清水发开,加入面粉,调成糊状,然后盖实保温,促进发酵,是谓发面。做出来的面食既有面粉的清甜也有植物的芳香,可是,现在酵子草是再难找到了。大约三到四个小时后,面差不多发好了,兑上糖精水,也有条件好的人家直接兑白沙糖,继续加面粉,揉面,做馍,醒面,上笼,下锅……

馍馍熟了,满屋子香喷喷的,一笼笼栩栩如生的福寿桃、小白兔、龙、凤、金锭子馍馍便喜庆祥和的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一屋子瞧热闹的女人更热闹了,啧啧出声,品头论足地回忆起曾经吃过的馍馍,还有送节礼的女婿们曾经闹过的笑话。孩子们捧着动物馍馍,小心翼翼的放到凳子上,左瞧瞧右瞄瞄,哈喇子都流出来了,就是舍不得下口……

馍馍做好后还要打上红色印记,家家户户送上二三个;送到女方家后,女方也要用簸箕装起来挨家挨户送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就是乡下人的喜乐方式;并且不带任何的附加条件。

到了约定的日子,清晨,准女婿打扮得光光堂堂,挑着桃子、馍馍、衣服、喜糖等礼节物品,跟着媒人,给岳父岳母送节礼。箩筐上覆盖大红的布巾,上面放几根翠绿的柏芽枝;红红火火,万古常青。一看就知道,谁家的女婿送端阳来了。

刚进村,几根绑满红鞭炮的竹篙正耀眼的立在岳父家门前。媒人连忙拆开准备好的鞭炮,排到地上,点火。然后一路小跑,先行向迎出门来的人群迎去,那可是闺女的本房伯、叔、兄、弟;虽为陪客,却是万万马唬不得,关键时刻,挑些不痛不痒的情理也是够让人喝一壶的。“抬头嫁姑娘,低头结媳妇”,尊重女方也好,主客关系也罢,“礼周人不怪”。

门口的鞭炮也接连噼噼啪啪的响起来,女娃的叔叔或者兄弟向准女婿迎来,接过节礼挑子,侧身恭立一旁,礼让准女婿先行。村里人纷纷出来探望,有的开始迫不及待地向女娃家走去;传闻中的女婿,今天,终于见面了,人们充满了好奇、友好、热情和期待。女娃听到炮竹声,知道是他来了,急忙躲进闺房,羞羞的不敢见人……

一路走来,幸福越来越近,看似复杂,结果简单。所有的过程和仪式就在肩上那副显而易见的挑子里,就在人们发自内心的友好热情之中,轻轻的,淡淡的,却担着山一样的承诺和尊重。生活的简单和幸福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向人们迎面走来。那是八十年代的事情,想想并不久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