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记忆中,镇上有两个放电影的地方,除了大礼堂,还有个露天电影院,晴朗的夏夜就在露天电影院放电影。
露天电影院在正街上,隔壁是副食店和商店,大门边上是售票窗口,高高的窗台小小的窗口,买票的人大多要稍稍踮下脚,卖票的人居高临下,十分有气势。大门另一边的墙上有块黑板,用粉笔写着当天电影名以及放映场次和票价,黑板旁边贴着电影海报。
放电影的地方是个大院子,正前方立着两根高高的杆子,放电影之前会挂上幕布,幕布是白色的,有黑色的宽边。露天电影没有座位,要自带板凳,人们总是早早的去占位子,去迟了就只能坐在后面或是侧边。孩子们喜欢在人群里蹿来蹿去,累了就蹲在最前面仰着头看,还有人跑到银幕后面去看,我因为好奇,也到银幕后面去看过一眼。从后面看影像是反着的,不是很清楚,看多了头昏,见识一次之后就没有再去看过,真的只有一眼。
新电影院大概是在80年代初建的,我家84年搬到电影院后面的新港路住时,电影院就在那儿了,我家前面一排三户人家都是电影院的职工。
新电影院当年很气派,比地面高出几十级台阶,也很大,感觉比现在镇上的那个礼堂还要大些。前面一个大院子,有两个门,每个门边上,相当于门卫室的地方是售票处。售票处窗口上方天天贴着广告纸,写着当天上映的影片名和场次。院子两边的围墙上是两排玻璃橱窗,里面贴着即将上映的电影海报,有的还有内容简介,文字配着图片,象连环画,我常常在橱窗前流连忘返。
之所以说电影院承载过我们当年无数的快乐记忆,是因为每年暑假开始前,电影院都会到学校为我们办理暑假电影月票。这个月票是专门针对学生的,票价极低,每天下午都可以去看,连看一个月。播映的都是很经典的爱国主义题材的儿童影片或战争片,《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鸡毛信》《狼牙山五壮士》《闪闪的红星》等等,每年只一两部新片,其余是都是这些老片。年年放,我们年年看,到后来,伢们把里面的经典台词都倒背如流了,玩打仗游戏时都是现成的脚本。
现在的娃们很少有这些花钱不多又有意义的活动。前几时看新闻里某小学把学生带到红十五军纪念碑那里搞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每个孩子发一张纸巾擦烈士墓碑。作那秀干嘛呢,还不如让娃们多看几场好电影,就《小兵张嘎》《鸡毛信》《小英雄雨来》之类的,蛮好。
学校每学期也会包场几部电影,有时是电影院到学校操场上放,但我们最开心的是在电影院里看包场,因为放映效果比学校操场好。到电影院去看电影时都是以班级为单位,一个班接一个班的排队齐步走,个个心情急迫,越走越快,最后差不多成一溜小跑,一路上尘土飞扬。
那时的电影海报上总是写着“彩色宽银幕电影”,我不知道什么意思,后来才晓得最早的电影是黑白的,而且画面很小。电影有故事片、戏曲片、纪录片、动画片,纪录片和动画片很少有长的,多是短篇的,放在正片之前加演。不是每部正片前都有加演,要是哪天看电影遇到前面加演一部纪录片或动画片,每个人都很开心,感觉赚到了。正儿八经的动画故事长片就是那部有名的《大闹天宫》,实至今日,这部动画片仍然十分吸引人。还有部电影叫《杂技》,只所以记得这部,是因为当年外婆把它看成“朵枝",在家里里纳闷了半天:朵枝是个什么意思,后来才发现是眼花加粗心,看错了。
我看过的每一场电影都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搁现在就是票房爆满,当然,那个年代是没有票房一说的,拍电影就是一项正常的工作,电影演员不过是一种拿工资的职业,演员拍一部电影就跟营业员卖出一件商品是同一性质的事。演员也敬业,饰演一个角色之前还要到跟这个角色工作生活相似的环境里去体验,演工人就去工厂上几个月班,演农民就去农村种几个月地,有了生活体验才有了角色揣摩,才能够进行角色塑造,演技不高的体验上一段时间也就学会了、演象了。现在的演员,能演好戏的,完全是天赋,行话叫“祖师爷赏饭吃”,祖师爷不赏饭的也不要紧,只要有一副好皮囊,一大群傻子赏饭吃。
在去年镇上电影院建成之前,看电影要过江,看一场电影成本很高,如果家长不爱看电影,可能有好多小孩子从来没有进过电影院。
电视
妈妈单位有一台波兰进口的电视,不知道是多少吋的,感觉很大,放在会议室里,有一个专门的电视柜装着,电视荧幕前的板子是活动的,掀上去就露出荧幕,放下来挂把锁就把电视机锁柜子里了,有专人负责保管。晚上单位不开会的时候,人们就聚到会议室看电视,也要早早去占位子,有时候晚了就得站着看。
我不知道那台电视机是哪年买的,只记得看电视时我们是住在货场那边,应该就是78年到84年之间。妈妈喜欢看电影,后来有了电视机就改看电视了,几乎每晚都去看电视,还带着我和弟弟。我总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看完了要回家时,妈妈就把我弄醒,弟弟早已睡得口水滴答,然后妈妈就背着弟弟,带着我回家,我边走边打瞌睡,手里牵着妈妈的衣角,弟弟在妈妈背上照样睡得口水滴答。那时应该是带小弟多,那么,问题来了,大弟每天晚上都干嘛去了?
每天也播电视连续剧,都是国外的,象什么南斯拉夫的《卡拉德桑大桥》,是部战争片,好像人们总在火车上跳来跳去,象国产的《铁道游击队》;有部科幻片《大西洋底来的人》,不记得是哪国的,里面的男主会变身,在水里就会象鱼一样长出蹼;还有日本的《铁臂阿童木》、法国的《悲惨世界》、英国的《雾都孤儿》等。其实我一点都不记得电视剧的内容,妈妈每次看完没有人讨论,就跟我念叨,听着听着,我就记住了。
有一年暑假,我们住在爸爸学校,学校里也是把公家的电视搬到操场上当电影放,老师们天天追一部叫《敌营十八年》的剧,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中国大陆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那时的电视节目也是有广告的。第一次注意到电视广告是住解放路货场那边时。谁家买了电视机都是把电视机搬到门口宽敞的地方放,邻居们吃完晚饭后自带小板凳来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以及近年大热的《李焕英》都有这样的场景。那天晚上,在一个邻居家看电视,一部电视剧(人们一般叫正片子)放完,荧幕上出现“商品信息”四个大字,女主人很内行地说:卖东西的来了。然后就解释什么叫广告,大家听说后就起身喝水或去上厕所,久而久之,商品信息这个栏目就成了“尿点”。
住解放路货场时我家就有了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妈妈再也不用大老远的去单位看电视了。夏天的夜晚,天刚刚擦黑,邻居们带着小板凳,摇着蒲扇来了,一点都不见外地自己往外搬桌子、搬电视,还嫌我们家饭吃得太晚。现在想起来,那时的邻里的关系真是和睦呀,谁家里做点好吃的,都要左邻右舍各家各户送一点尝尝,更遑论串个门看个电视了。
彩色电视机是在我们住到新港路以后出现的。晚上也有邻居们过来看,不过那所房子门前是条路,来往的人多,电视就在二楼阳台走廊里放。那个阶段的电视节目就好看了,《霍元甲》《陈真》相继播放后,香港电视剧进入内地一发不可收拾,什么《八仙过海》《十三妹》,到《射雕英雄传》,掀起一个小高潮。紧接着,台湾电视剧来了,《京华烟云》《京华春梦》,港台明星的风头逐渐盖过了内地演员,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演员开始变成了明星。
可能是受TVB“荼毒”太深,我至今对TVB的剧集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包容,无论多浮夸的表演,无论多离奇的剧情,我都能够原谅。
港台古装剧的兴起刺激了内地影视界,内地也出了很多古装武侠剧,虽然很烂,但也是资深剧迷们追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几年在论坛上看到一个贴子,楼主回忆了这些年来看过的早期国产古装武侠剧,跟贴者无数,狠狠地“爷青回”了一把。大家不约而同的提到了《白眉大侠》《甘十九妹》,还有那魔音穿脑的几首主题曲:《白眉大侠》里的“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羞光剑!”,《康德第一保镖》里的“红萝卜的胳膊白萝卜的腿”,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被洗脑至今。
这个时期的武侠剧连五毛钱的特效都没有,到了武打动作时,就是一个镜头来回闪放,一连放个几分钟,有一次我起身去倒了一杯水过来,那个动作还没有过去,看得人要发疯。
等到后来,电视机越来越普及,电视剧越来越多,又有新的玩意儿出现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