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文韬的头像

刘文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报告文学
201810/16
分享

齐荣景校长的执着追求

作家应邀到古帝尧乡、享誉国内的文化大县----隆尧县,参加由该县主持召开的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在邢台市主管文教副市长、中共隆尧县委书记和隆尧县教育局长的陪同下,驱车至千户营乡滏阳中学实地采访。

滏阳中学是邢台市第一所“公办民助”体制初级中学。

早在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年初中升学考试中,地处偏远的千户营乡滏阳中学在全县爆出了“冷门儿”:升学率不但连续两年名列全县第一,总平均分数名列全县第一,而且,第一名和第三名,均出在滏阳中学。一时间人们的言谈话语,离不开滏阳中学,而滏阳中学校长齐荣景,更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

齐荣景,系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千户营村人,中共党员,1949年生,硕士研究生,高级政工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作家协会会员,他先后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过论文数十篇,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为其出版第一部个人诗歌作品集《追太阳的孩子》。

下面,我们不妨先摘录他发表过的两段话和由他创作的一首诗词,对他作一番简单的了解吧。

----为了教育好孩子,教师不妨有时候也做做孩子,这不仅是与学生互动沟通感情的需要,还因为孩子般的真诚与纯洁是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品格,一个市侩的人是不能胜任教师这一神圣职务的。

----一个好的中学校长,应该是半个哲学家加半个学问家,他不仅能在业务上领导一所学校,更应能在思想上领导一所学校,应在知识的海洋上时时辨认航向,为智慧之船的远行导航。

浣溪沙

----为滏阳中学落成而作


古滏金秋万里长,

高楼立校破天荒,

清风缕缕织书香。


阔海龙门凭鱼跃,

梧桐栽起引凤凰,

英姿少年列行行。

以身许教 俯首耕耘

齐荣景1948年3月27日出生在河北省隆尧县千户营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从小便立下了为党的教育事业献身的伟大志向。

他从1971年开始任民办教师,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上了张家口师专。毕业后,却放弃了留在城市的念头,为改变家乡教育的落后面貌,依然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隆尧县。1984年被任命为校长,1996年在滏阳河畔创办邢台市第一所“公办民助”体制初级中学----滏阳中学。

滏阳中学前身是县办第七中学,位于隆尧县成东北十五公里处。1996年学校迁址后,占地50亩,平地拔起5座新楼,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拥有教职员工70人,学生1000人,共十八个班。新校由于校长齐荣景的努力,使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997年秋季开始招生,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另外,还有两名学生获得“希望杯”数学竞赛国家级铜牌。该校因为环境优雅,管理完善,所以,被邢台市教委命名为“无烟学校”、“邢台市教育管理先进学校”。

滏阳中学非常重视素质教育。

自从齐荣景担任校长以来,滏阳中学自己倡导的教风是:严谨、科学、创新、求效----即“严谨治学,科学教育,创新探索,求效务实”。对学生提出的三条要求是:一要有像松树那样坚韧不拔的意志,二要有像竹笋那样积极向上的精神,三要有像荷花那样纯洁真挚的情趣。对老师要求必须做到“四个一”,即:“每个教师每学期要读一本教育书,写一份优秀教案,上一堂优质课,写一篇教学论文。为加强管理,争创全国、省、市一流学校,该校还研究制定了《隆尧县滏阳中学创新教育实施研究方案》《滏阳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滏阳中学教职员工考核细则》《滏阳中学教育教学行为规范》《滏阳中学学校管理人员和非教学工作行为规范》《行政管理人员以及职工岗位责任条例》和《隆尧县滏阳中学内部管理方案》,还出台了具体办法和措施。

十七年的校长生涯,齐荣景是以这样一条信念要求自己的:“全心全意为教育服务,忠心耿耿为学校工作”。

的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率先垂范是齐荣景的一贯作风。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他都首先做到。在学校,最平常也是最能检验一个人工作态度的是出勤,可他从没有为私事请过假,也没有随意迟到早退过。每天上午7点预备钟前准时到校,晚上9点以后,学生都回家或者回宿舍休息了,他才回家。十几年如一日,从不松懈。学校有教师听课制度,齐荣景坚持每周至少听课两节。教师例会,班主任工作会,教师业务学习会,每次必到和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经验,细心听取大家的意见。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齐校长还带头搞科研,组织兴趣小组,写论文。学校劳动更是身先士卒,打扫卫生、植树除草总能看到他的影子。

1986年齐荣景在学校创办《校苑》小报,作为学生课余生活学习写作的阵地。围绕校园小报组建了通讯小组,即当小报主编,又当辅导老师。每周一期,组稿、改稿、写稿、排版、刻印、校对,光这些零杂事就占去他一天8小时之外的时间,可他总是准时出报,为学校德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督导作用。而且,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其中,张露群、潘志芳两人,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青年诗人,并出版了几部个人作品专辑。

生活上齐荣景做到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他总是和大家吃一样的饭,住一样的房子,在相同的环境里办公。生活简朴,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严格财务制度,不拿学校的一分钱。

齐荣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面对困难决不低头”,因为,他相信“幸福存在于奋斗之中”。

学校的困难的确很多,最大的困难有三个:第一教师素质差,第二学生成绩差,第三办学条件差。此三差,像三座沉重的大山,让学校寸步难行。可齐荣景没有被困难吓住,他在自己书桌对面的墙上,写下一句“知其不可而为之”,倔强而大胆地向三座大山冲击。

1991年春,他带领学校其他领导制定了5年计划,对三大难题各个击破。主要办法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学习上不断指导,鼓励教师进修;加强教研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教师队伍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多数教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出现了一批独树一帜的教学能手和敢于创新的年轻骨干。教师队伍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要当先生,先当学生”,齐荣景就是这样既当学生的老师,又当大家的学生,虚心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

1987年,他参加了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学习班的学习,1992年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函授学习,共学习了二十一门课程,发表论文4篇,获得研究生结业证。

读书是齐荣景的一大嗜好,涉猎广泛,多读精品。天文历法、生物学、哲学、文学、艺术无所不通,而且,读书必做笔记。几年来,读了《西方哲学史》、《黑格尔哲学概论》、《德国古典美学》、《艺术哲学》、《价值学引论》、《中国古代哲学问题》、《董学探微》、《说文解字的文化解说》、《人间词话》、《比较教育学》等著作,做了十几万字的读书笔记。

读书之余,便是创作。

先后在《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河北教研》发表过作品,受到好评的有《“争渡”不是“抢着划过去”》、《课堂教学“六做到”》、《“跑马畦”不如“抑水畦”》、《组织教学不可忽视》、《美是学生学习兴趣的营养素》、《只留神话传说》等。1999年,他的第一部个人诗歌作品集《追太阳的孩子》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著名诗人、作家尧山壁评论他的诗说:“诗的信仰使他排出了诗外的东西,逐渐地走向诗歌的内部,从而使他的诗厚重、凝练和不断延展……他所写的不单单是儿童,而是人生,是对人类的思考与忧患,是大智慧。”

齐荣景一边学习,一边创作,一边用知识指导工作,一边总结和研究,但更重要的是他还注重带动和培养身边的青年学习。给他们讲学习经验,读书的方法,并推荐好的书籍给他们:一、确定好必读的书;二、多读些开卷有益的书;三、精读有价值的书;四、可涉猎一些泛读的书;五、慎读一些利弊难辨的书;六、不读没有意义的书。他的言传身教耐心而亲切,使得很多学生在他的点拨和影响下,步入人生的辉煌。

建立新校 创办特色

1996年8月,一场洪水无情地淹没了原来的学校。这所五六十年代建的旧校舍,已经无法再继续使用。在困难面前,齐荣景怀着满腔热情毅然走出隆尧,到北京四中参观学习,又到石景山学校听取办学经验。通过参观学习,他的头脑中终于酝酿设计出一幅“公办民助”学校的蓝图。于是,回来后马上向县教育局、县政府提出申请,准备盖5栋新楼,建一所以家乡滏阳河命名的滏阳中学。

然而,困难马上降临了。

首先是占地问题。齐荣景找到原千户营乡党委书记肖中民和原千户营村党支部书记齐树玉。向他们讲教育政策,讲教育现状,谈当下实情,谈重建校园的重大意义,恳求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他们终于被他的诚心感动了,当即表示立刻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解决一片49.65亩的废弃土地。

接着是资金问题。预算第一期工程需要建设资金360多万元,这么大的数额到哪里去找呢?找银行,不行。找熟人,也不行。接二连三的,一个个都化为泡影。此路不通,另辟蹊径。最后,凭借学校的高尚声誉,从社会上集得部分资金;又在政府关怀下争取到邢台市电业局无私支援款十万元;千户营乡政府从教育经费中挤出四十万元;学校教师主动借给学校集资二十多万元。经过不懈的努力,共集资一百多万元,保证了一期工程按时开工。

建校开始了,齐荣景首先向县局领导保证,在建校过程中保证不谋取私利,保证不让亲友承包一分钱的工程。自家房子漏了,他顾不上修补,别人请客送礼,他完全拒之门外。建筑队队长感动地说:“没见过像你这样痴心干工作的,我真佩服你。就冲你的人品,就是不给钱,我也要把学校给你建好。”

齐荣景一身正气感染了大家,学校领导个个身先士卒,克己奉公,任劳任怨,为建校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建筑方面的事一窍不通怎么办?

自学。白天在工地,晚上搬书本。从工程预算、看图施工、质量检验到具体工程,用什么,学什么,学校每承包一项工程,他都要亲自搞预算,亲自与施工队谈合同,总要把预算压到最低,保证了资金合理使用。在施工上从砌砖抹墙到如何使用钢筋混凝土,他都亲自检验把关,保证了工程质量。

在建校过程中,工地成了齐荣景的家。每天早起晚归,没有假期,没有节日,儿子结婚要盖房他没空,婚期只好往后推。他说:“我把学校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把建校看做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天不吃饭可以,一天不到工地上看看,晚上就睡不着。”1997年7月,齐荣景去山西购买采暖锅炉,第二天往回赶时没顾上吃早饭,回来后没进家门,便又匆匆赶到工地上,直到晚上10点多钟,才想起整整一天了,自己还饿着肚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997年8月第一期工程如期完工,8月20日正式开学,滏阳中学终于迎来了崭新的春天。

1997年8月19日,在教师们搬进新校的当天晚上,齐荣景写了一首《浣溪沙》:

浣溪沙

1997年8月19日,率滏阳中学全体同志迁入新校,楼舍方竣,门窗未安,夜宿其中,如露于野。夜半醒来,有感而发。

彻夜秋风奔野狼,

客来不速撞屋堂,

薄衣再裹似水凉。

只要滏阳事业好,

水深火热又何妨?

雏鸡明月伴我床。

引进机制 转变观念

学校建设的初步完成,就好像一个国家刚刚取得了政权。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还更长,任务还更加艰巨……”在学校落成典礼大会上,齐荣景虽然这么语重心长地鼓励大家,可他的内心真的很沉重,要想改革办校体制,摈弃旧观念,困难重重,任重而道远啊!

多少天茶饭不思,多少夜不能入眠,殚精竭虑,煞费苦心,他变得嗓子哑了,眼睛肿了,头发白了,本来就单薄的身子,明显地又瘦了一圈儿。那些到学校看望孩子的家长们,见到齐校长,激动地说:“我们从没见过像你这样拼命工作的好校长,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读书,我们一百个满意放心!”

1997年7月5日,齐荣景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教改的总体思路,并总结出《隆尧县滏阳中学创新教育实施研究方案》的4条基本原则:一、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并重的原则;二、全面发展与个性塑造互补的原则;三、双基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同步的原则;四、寓教于乐与寓教于苦统一的原则。7月6日总结出学校新体制“5制”的提纲: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用合同制;工资结构制;岗位责任制;考评奖惩制。7月8日,制定出治校方略“固本治标,锦上添花”。7月9日,确定以“3本5标”为核心的办学宗旨……

时间就是效率。

1997年8月1日,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齐荣景宣读了自己的总体设想,并详细讲了办学目标和宗旨。他说:“固本治标就是要抓好3本5标。3本是:教育为本、教师为本、学生为本。教育为本就是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针,把滏阳中学放在全国教育的坐标上,确定自己的位置。努力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现代化建设接轨,努力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方法,坚持高目标培养,高质量要求,高水平办学。教师为本就是学校教育和管理,要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一切有利于教师培养、提高、发展的条件,给每个教师以展示自己智慧与才能的机会,形成优胜劣汰的动态机制,使教师队伍成为一个事业心强、政治思想素质高的学者群体。学生为本就是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孩子们。要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生存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培养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5标就是,学校培养学生素质的5个期望标准,即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从这五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办特色学校……”他还进一步解释了“锦上添花”,他说:“锦上添花就是全面发展加特长培养,学校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织好素质教育这块锦旗,同时还要发展特长,使学生学有所能,培养各方面的拔尖人才,这是添花……”

设想、规划、布置三部曲,强制、认同、内化又是三部曲,实施新规划、新机制像“润物无声”的春雨,正慢慢浸染,潜滋暗长着,一个个闪光的成绩,像夜空中眨巴眼睛的星星,悄然绽放。

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敬业奉献精神,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独树一帜的特长和创造性的工作,成为滏阳中学教师培养的三个标准。

初一的班主任刘伟华推出“6心教育”;齐振满推出“说话教育”;初二的班主任檀梦贤实行目标管理,孟云娟建立个人小档案……

在滏阳中学,教师人人都有自己的教科研课题,形成了教学研究为一体,以教科研促教学的良性循环。李凤兰老师的英语游戏教学法,语文教研组的三课型教学实验,乔庆国老师的数学作业设计系列,刘彦忠老师的目标尝试教学法,都以其独特的创造性和明显的教学效果,赢得师生的赞誉。两年来,有乔庆国、侯彦岭、焦群芳、张新卯、等5位教师创造了全县单科成绩第一,有张新卯、刘彦忠、杨彩霞3名教师,进入市级标兵行列。

两年来,教师发表论文30篇,其中,有3篇获得市级一等奖。

为加快迈向素质教育前沿主阵地的步伐,最近,他们还利用校报,展开了一场对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获得一等奖小小说作品《嫁》的大讨论,师生们在讨论中踊跃投稿共15篇,无形中通过实践,锻炼并提高了师生们的写作水平。

齐荣景校长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因为通过开展素质教育,不仅提高了师生们的实际写作水平,而且,还沟通了校长与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他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获得巨大成功而自豪,他为有的学生敢于亮明自己的观点给自己提意见,愿意主动为学校出谋划策而高兴。这毕竟是素质教育,在滏阳中学起到了一定潜移默化的作用啊!

一天,一个名叫齐明明的女学生,给齐荣景校长写了一封题为《校长,我想对您说》的信,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齐校长:

您好!

老师在世界上被人们视为最神圣的人,校长也不例外。可是,在今天看来,您的高大形象,却在我的心目中消失了。

校长,我想对您说,今天在考场上我没有偷看别人的答卷,我只是向别人借小刀……正好被您看到了,把我的卷子拿走了,您说:“答卷时是不能互相商量的”。监考老师还训斥了我一顿。我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流着眼泪走出了考场。

齐校长,您也有被人误解的时候呀!难道,您不知道被人误解后,是什么滋味吗?

借此机会,我向您提出一个建议,以后在处理问题时最好弄清楚以后再做决定……这件事当然也有我的错,我不该把小刀放在教室忘了拿,虽然我向您提建议有些“过分”,但是,如果您一直这样下去,我想……

此致

    敬礼!

                     齐明明

                   1999年5月30日

齐荣景看完信,眼睛湿润了。他不是哭,而是高兴。他诚恳地向齐明明同学道了歉,委婉地指出了她的“错误”。他在给齐明明同学的回信中说:“你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是很可贵的。这说明我们学校的素质教育是成功的,我为滏中有你这样的好学生而高兴!”他还在当天的日记中,深刻地剖析了自己的“错误”,指出自己主观主义、武断作风的弱点,表示虚心接受批评。为了铭记在心,立竿见影地改正,他还在日记本上,抄录了齐明明给她的信和自己的回信。

齐荣景在2011年12月出版诗词选集《太行吟草》,他用诗歌一样的激情,美化了其一生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敬业人生。

采访结束了。

滏阳中学在作家心目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读者朋友,当你有机会到滏阳中学参观、取经、学习的时候,一定会和作家有同感,一定会被滏中精神所感染,一定会被齐荣景校长执著追求,师生团结,凝聚拼搏,忘我精神所打动。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连串难题迎刃而解,仅仅用了一两年的时间,学校便把管理工作搞上去了,成绩斐然,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啊!滏阳中学这块育人的土地肥沃起来了,一朵朵绚丽多彩的精神之花绽放了,滏中的骄子们,在齐荣景校长的带动下,阔步迈向崭新的未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