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初冬时节的周日,我来到豫章十景之一的百花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湖水、曲桥、亭台、烟柳、石碑、花丛,以及湖水中的高楼、彩树的倒影和水上悠然的船只……于是,我自然而然想起了2000年加入南昌市楹联家协会时所应对的那副楹联:贺千年,百花洲百花齐放;道万福,英雄城英辈出。
百花洲,是英雄城南昌的一处“人间仙境”,是南昌人周末的好去处。因为对她的执爱,南昌有百花洲命名的街道办事处、文艺出版社和文艺杂志,更喜欢在家中悬挂《百花洲四季图》以示吉祥和向往生活的美好。
游百花洲,首先就得游东湖,因为百花洲是东湖抱在怀中的三位“美女”,用诗经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描绘百花洲与东湖的关系,是再不恰当不过的了。 东湖是唐宪宗元和三年观察使韦丹首倡治湖时开挖的首个人工湖,不仅年代久远,且景色秀美,湖岸红石砌垒,素有“黄金堤”的美称。唐代诗人杜牧称赞她为“十顷平湖柳堤合”,而唐代另一位诗人陆龟蒙却写下了:"妾住东湖下,郎居南浦边,闲临烟水里,认得采菱船。”从那以后,东湖就成为了南昌市著名的风景湖。又因东湖周边亭台楼阁众多,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游罢东湖畔的杏花楼(今水观音阁)后,诗兴大发,写下了:“茂林修竹美南洲,相国宗侯集胜游,大好年光与湖色,一尊风雨杏花楼。”
伫立湖边纵目而望,湖上那如火似霞的烟树美景,犹如婚纱,将湖中的三座小岛装扮得更加妩媚多姿 ,那三座小岛,就是东湖拥抱的三洲——百花洲。
百花洲的名字始于宋代。欧阳修有五绝诗《酬圣俞百花洲》,向子埋《蝶恋花》词序中也有“百花洲老桂盛开”的句子。那时,因百花洲荷花满湖,万柳成行,洲上盛开着奇花异草,香气袭人,蜂蝶纷飞,“百花洲”便芳名远播了。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建“讲武亭”(现名冠鳌亭)于南洲,以习练水军,并写下:“讲武亭前水四流,游蝶满芳游,西风战舰知何处,贏得斜晖伴白鸥。"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年),布政使彭家屏书立“百花洲”三字巨碑,后断损。1983年11月重新勒石,并建石质碑亭一座,如今风姿如初。
走进百花洲,好像走进了历史的书卷。据传,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的澹台灭明离开孔子后,就在百花洲畔结草为庐,传播儒学。那时的百花洲还远在南昌城郊。就是宋明时期的隐士苏云卿在百花洲畔灌园植蔬时,百花洲也不在南昌城区。直到清代蒋湘南写《百花洲铭》时,百花洲才成为南昌的城市中心。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南昌市城市快速发展,如今的百花洲便隐身在南昌老城区的中心了。
对于百花洲,前人已写尽了她的娇美,我几乎无从下笔了。蒋湘南的《百花洲铭》道尽了她的容颜:“湖之大——三湖错列,一涨汪洋;湖之惠——节之派之,阜民用康;湖之境——云依树幽,月印波显;湖之乐——钓游有憩,公宴有堂……”江西靖安县的舒梦兰在隐居南昌白香馆时,也写下了百花洲的静美:“苏公堤上白鹇飞,百花洲畔游人归。青草绿波春滟滟,满湖烟雨鲫鱼肥。湖上人家半竹篱,旗亭新谱饯春词。花花草草各欢喜,只有垂柳怅别离。白马祠前一雁过,鲤鱼风细满湖波。镜裹湖光浸画楼,柳娘腰细不胜秋。徐亭三面都临水,几树栖鸦一钓舟。”
穿行于百花洲的烟柳美景之中细细观研,苏公圃、土堤、亭台楼阁如诗所云。百花洲湖水浩淼,湖中心船只荡漾,孩童的欢声笑语播洒湖面,洲上曲径通幽,亭台楼榭错落于绿树丛中。面对如此美好景致,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菱歌罢唱鹢舟回,雪鹭银鸥左右来。霞散浦边云锦截,月升湖面镜波开。鱼惊翠羽金鳞跃,莲脱红衣紫菂摧。淮口值春偏怅望,数株临水是寒梅。”
从洲上进入湖畔苏圃六角亭,只见附近会聚集了不少大爷大妈,围着亭子外悬挂的一些纸片转来转去。据介绍,自2013年以来,几个退休老人在这里办起了每周一次的“免费公益婚介”后,人气越来越旺,并成了颇有名气的“爱情角”,来此登记的单身人士不计其数。尽管大爷大妈们每月都要为此花费不少的通讯费,但他们乐此不疲,继续免费做着公益。大爷大妈们说,通过“爱情角”喜结莲理的年轻人也不少,并有不少人向他们表示感谢,而他们并不图什么,他们只图在晚年为社会和谐和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星月四起,华灯初上,百花洲更是呈现出一幅“夜游百花洲,梦回豫章城”的精美中国画卷!此时的 “百花洲”彩灯四照,灯光投影,地面呈现出游鱼、落花游动的动漫景致,如梦如幻,如入仙境。
进入冠鳌亭用染色灯光打造的光影长廊,百余米长的步道一览四季的交替变换,伴随着灯光色调的变化,时而淡雅,时而温暖,时而甜蜜,时而梦幻,美丽极了。
漫步于九曲桥上,桥廊曲折迂回,灯光烘托着整个桥面,倒映在泛着银光的水中,湖水、高楼与人文相互呼应,水色灯光、灯光楼影、楼影游船,营造着舒适温馨的静美。而柳堤上的图案灯光,则打造出满地枫叶的步道,营造出闲适飘渺的意境。尽情体验着灯光演绎的魔力,沉浸其中,不知哪是归途。于是,我情不自禁地感叹着:百花洲头好风光,湖光灯影夜未央;银波荡舟拥桥廊,繁华盛世胜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