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三无”草根的嬗变
15岁就离开安义迁居南昌市青云谱区的付勇,是安义创业大军中的另类。这个出生于安义县城的年青人,初中毕业后便外出打工。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学过财务,在金蝶软件公司、上海博科公司历练过。
付勇的第一份工作是搬运工。之后,从软件程序员和会计员做起,29岁就成为国内一线品牌软件公司最年青的高级副总裁;他熟读过中国经史子集,自嘲英文只认识26个字母,却能将多名海归招至麾下,甚至与荷兰首相握过手言过欢;从3000元开始创业,经过4年的营运,价值增长了1万倍,并且还在连年翻番……
付勇是一位彰显安义草根文人特性的传奇人物,他带领名叫“协达”的团队,不断演绎着软件业的中国崛起之梦。
“有文化的没他会做软件,会做软件的没他有文化。”只要看过付勇撰写的一些软件工程,以及管理和文化方面的文章,大部分人脑海里显现的是一位道袍飘然的中年学者形象,很文化,很中国!但见过他的人都知道,他的真实年龄比大家想象的年青多了,却有着同龄人不可想象的丰富阅历。
付勇不仅沾染着安义盛行的文人风气,而且经历过和普通人不同的求学之路。自小成绩优秀的他,初中毕业的那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让家人早日过上好日子,放弃了读重点高中的机会,进厂当了工人,第一份工作是搬运工。看到当初成绩远不如他的同学即将成为天之娇子,进大学深造,付勇当时很自卑也很自闭。那时,他在厂里最好的朋友是图书管理员,因为他天天泡图书馆,通读了这个国家二级企业图书馆里几乎所有的文、史、社、哲类书藉。当别人问起这段经历时,付勇常说,那段泡图书馆的经历,让自己一生受益,许多知识和观念,都是那时学习和建立的。
或许是喜欢泡图书馆的原因,付勇养成了“博闻强记”的特点,并发表了许多有关历史和文化方面的文章,很快在厂里出了名,以致总厂办公室和财务科都来“抢”他,最终,他却因“文以载道、不谋豆梁”的中国传统文人的观念,没有选择到总厂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而选择到财务科做会计,同时兼管会计软件的程序开发,就此开始了软件行业的从业之路。
和同时代“另类”的大学生类似,付勇被厂里送去学习,先后修完了计算机和会计专业的本科课程并获得正式学历,成为厂里最年青的大学生。“我虽然走了弯路,但却比别人早到达目标。”当被问及为何20岁就大学毕业时,他笑着谈起了自己的那段往事。
付勇从厂财务科会计主管做到信息中心主管,不仅了解了人财物、产供销等企业经营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同时主持编写了用于经营管理的软件系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信息化专家。后来,当地大企业要买管理软件,都会派人来向付勇咨询,他干脆就放弃了即将升迁的机会,专职从事管理软件的销售和服务工作。
从厂里搞会计电算化,到正式“混迹”管理软件江湖,付勇在短短的几年间,从软件程序员和会计员做起,先后在管理软件的程序开发、技术服务、应用咨询、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多个岗位工作,并在他29岁那一年,成为上海本地最大的一家软件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掌管着全国近500名员工和10多条产品线的市场品牌和渠道销售工作,成为国内一线品牌管理软件公司中最年青的决策层高管。
“无背景、无资金、无学历”,付勇笑言自己创立协达时,是“三无”草根。刚过而立之年的付勇,当时拿着普通同龄人难以企及的高薪,打工打得很舒服,麾下云集了跟随他走南闯北的20多位老部下,为他管理着庞大的业务体系。付勇谋划的“立足物流、全面突破”这一战略,正显现成效并被业界瞩目,此时,却不惜损失几百万股票,提前离开“老东家”创立协达。在问及为何要创立协达时,他笑谈:“是英雄就要自立门户,何况协同软件的前景有目共睹。”
满腹经纶的付勇,常常会用历史典故来阐述和类比,用以说明问题。他说自己“崇拜项羽、但欣赏刘邦”,不过,历史上创业成功的帝王,最值得学习的不是刘邦,而是赵匡胤:他熟习儒道、却很有事业心,即有妇人之仁、又有雄才大略。和赵匡胤自立门户时上演黄袍加身不同,付勇创立协达时,并没有从“老东家”带走一人。他说,我创业时境况不同,不想黄袍加身,更不愿杯酒释兵权,原有人员适合打工,就不要一起创业,这样也可以避免“杯酒释兵权”的情况产生,又不至于给老东家带来麻烦。
想起创业时的决心,付勇说,至今为自己当初的勇气捏把汗,创业如果失败,不仅葬送了自己辛苦打拼出的职业生涯之路,而且面临着生计没有着落的状况,很多朋友都不理解付勇为何那么决绝地要创业。创业之初,他有点像孤胆英雄,却并没有安享“一个人的江山”。当创业决心已定之时,他通过复旦大学校领导,找到复旦一位研究协同软件的专家,以3000元买下这位专家手中的一套协同软件版权,如今这套软件的累计销售产值已经以亿计,成为中国市场上用户数最多的协同软件产品,产品理念和功能成为同行模仿的对象,协达也因此享有中国协同软件产品“教父”的声誉。
当时,这位专家在发表了许多有国际影响的协同软件论文,在复旦领导着一个团队专注协同软件的应用研究和开发,苦心研发了技术非常先进的协同软件,却迟迟卖不出去,找了几个朋友,都提出要他投入大量资金,才肯帮他去卖。付勇找到他之后,提出了3000元买断版权、5/5利润分成的合作建议,这位专家喜出望外。一宗可以算是软件史上最便宜的版权交易,就这样在双方愉快的氛围中达成了。
协达创立时,主流同行都在市场上运作了5年左右,产品和市场、客户资源都很成熟,和协达同期创业的同类公司,没有一个发展起来了,而协达却凭借被赛迪、新浪等机构和媒体,广泛评价为竞争力第一的产品,一路走好,付勇或许又重写了一回年少时“走了弯路,却早到目标”的精彩篇章。
此后,协达与复旦开展了多角度、深层次的合作,成为复旦重点向国家推荐的两家产学研合作典范之一,并且帮助协达设立了国家第一个协同软件博士后工作站。“通过给予对方利益,让对方帮助自己达成目标”,这是付勇在谈及与复旦合作时,对双赢原则最口语化的阐述,后来关系到协达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有了先进产品的付勇,此时一方面将产品送去国家权威机构评比,让媒体了解这套产品在国内同行产品中最具竞争力的事实;另一方面,付勇开始寻找营销服务团队。来自苏州的几个小伙子首先进入他的视线,这个创业团队具有优秀的执行人才,却没有清晰的业务规划,也不具备管理经验,公司一直在卖一些网络产品,虽然做得小有名气,但却一直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面对这一情况,付勇向他们阐述了协同软件的前景和未来的业务规划,提出共同合作发展。双方一拍即合,该公司成了协达产品在上海的第一个代理商,随后成为全国总代理。
只有付勇和一名小文员2个人的协达,在一年之后全部并购当时有20多名工作人员的江苏人的创业团队。现在,这家公司的总经理是协达的服务总监,技术部经理是协达的产品总监,市场部经理是协达的市场总监。
如今,具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验的协达顾问总监,具有上市软件公司高管经验的协达运营总监,都是被付勇这样“并购”来的,并且成为协达最稳定最核心的力量。
付勇坦言,作为“三无”草根,要创立一番事业,只有凝聚人才、技术、渠道、品牌、资金等资源,才能自强自立、共赢市场。分析协达的发展,“依据双赢原则、实现资源整合”,确实是协达创业成功并高速发展的密诀之一,付勇也把这个密诀发挥到极致,不仅在人才和技术资源方面,而且在渠道、品牌等管理资源方面,也实现了共赢和整合。
2006年,刚刚创建不久的协达,其产品竞争优势已经被业界广泛认可,并且成为中国同类产品中唯一具有核心平台技术的厂商,这类技术的最大竞争对手是IBM的Domino,而Domino产品由于技术陈旧开始在走下坡路。于是,付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策反IBMDomino在中国的增值软件开发商,让基于IBM技术的协同软件产品厂商采用协达的技术和产品。付勇先后北上、南下,深入走访了几家IBM协同软件增值开发商,与南方一家著名的上市软件公司达成合作,最终该公司基于技术发展需要的考虑,放弃采用IBM的协同平台,转而OEM协达的软件产品,协达的用户也因此迅速膨胀。
为了促成合作,付勇承诺以极低的价格供应一批产品给这家上市公司,以减少该公司更换产品带来的损失。事后证明,协达的产品成为该公司最赢利的产品之一,协达低价供应的产品也早就销售一空,该公司向协达贡献的利润占了协达将近一半的总利润。回想起当时的决策,付勇说现在想想也有点后怕,不仅是因为一下子把尚不成熟的自己暴露在蓝色巨人IBM面前,使自己前途多舛,而且当时协达根本没有任何实力可以和那家上市公司平起平坐谈合作。
“勇者无畏,每一个决策都有风险,要敢于面对风险,才能有机会胜出。”付勇这样总结自己波澜起伏的创业经历。
身为管理学和软件工程学专家,科技和教育等部门联合批复设立的协同管理博士后工作站导师,付勇现任协达软件国际集团董事长、协达软件首席架构师、协达云天使私人基金创始合伙人。
付勇还担任过国家科委专家库成员、上海职业评审专家库成员、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共同组织)评委、复旦大学、江西科技学院、广州白云学院等高校客座教授,领导研发了我国第一套SOA商用软件、组织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管理软件大学教材《会计电算化》、率先在中国倡导了流程型协同管理软件应用。
其主持研发的协同管理软件,被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新浪、搜狐等权威机构和媒体评价为产品竞争力第一,并同时为国内金蝶、用友OEM代理销售,市场覆盖率接近70%。
“任何企业,只有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加大科技投入,把核心技术牢牢撑握在自己手中,才能面对各种挑战,才会拥有未来。”面对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付勇信心十足地说“华为的企业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我们的企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