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行宾的头像

刘行宾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1906/03
分享

门里窗外(68)连载

68.乡村教师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无私的奉献。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是60年代初出生于安义的宗友银用行动践行的诺言。

宗友银出生一个贫困农民的家庭,也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8岁那年,因为一次意外事故,他失去了半条腿,落下了残疾。他心残志坚,在同学帮助下,读完高中的全部课程。1979年夏天,宗友银参加了高考,但落榜了。本来,他正准备来年再考。

“友银,你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村里缺老师,你被推荐到青湖乡山家小学当民办老师了,去不去?”村支书通知他时,他想起了村里的落后状况,想起了山里的孩子,二话没说,放弃了再次参加高考的机会,开始了三尺讲台的执教生涯。

为了当好留守儿童的老师,瘦高个子的他,每天天一亮,就拖着一条半腿艰难地往返于两个山村的学校之间,无任风吹雨打,无任酷暑春夏,他都心无旁骛,扎根边远山区,一天一天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私地奉献给山区的教育事业。

山家小学处地偏僻,四面环山,隐身于大山的腹地,交通十分不便,距离镇子上足足有10多里路,距离他家里也不下8里路。

从镇上去学校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学校不仅校舍破旧,而且常年缺水,更不可能有居住的地方。每天为孩子们上完课,他都要走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回家,就是正常人也要走20多分钟,一瘸一拐的宗友银则要走上一个多小时。

几年后,因为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有的孩子被父母们带走了,有的进了县城,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山家小学也因此撤点了,宗友银也被调到了新华小学任教。

“这里不仅离家更远了,而且足足有18里多路。每逢刮风下雨,他不是光着脚板,就是一身湿漉漉的。”宗友银的妻子每每看到他的样子,心疼极了。

因村庄空心,基础设施的恶化,学校也开始常年缺水,上半年靠雨水,下半年要到几里外的村庄挑水喝。

“那时,民办老师的待遇少得可怜,一开始,只有一点点中餐补助,后面每月是17.5元,直到1997年每月才涨到90几块钱。这点微薄的工资养活自己一人尚且艰难,而要养活父母以及四个孩子,更是杯水车薪。”对此,宗友银没有放弃。宗友银说:“教育扶贫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我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不仅如此,宗友银的母亲还常年患有胃病,后来竟恶化成胃癌,每去一次医院,住院费都是从亲戚朋友那里东拼西凑借来的,如果建档立卡,他也是实实在在的贫困户。

“困难只能在弱者的面前成为困难,在强者的眼里就是化解困难的动力。”艰苦的环境没有动摇宗友银教书育人的决心,沉重的家庭负担没有压垮他坚守的信念,反而磨练了他战胜困难的决心,他说,“让每个孩子都接受教育,就是我的中国梦!”

“只要一想到那些留守儿童,什么困难我都不在乎了。”为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水平,让乡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宗友银教书之余,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我明白,高质量发展,才是教育事业的希望与出路。”

“教书育人,只有自己心中有了满满的墨水,才能更好地育出鲜艳的花朵”1997年,宗友银考取了南昌师范学校,并进入了正式教师队伍。

为了让山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跟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能学习英语,2004年,宗友银又拿起了英语书籍,借助录音机学起了外语,不懂之处,他就打电话请教正在读高中的儿子。

为了便于教学和学习,2006年,宗友银又开始学习电脑,并积极投身教研活动,他结合教学实践撰写的论文,先后过获得全市二等级、全县一等奖。

为整合教育资源,2002年,山家小学与马源小学合并,只留下三个低年级班级,因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不少老师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都争先恐后地选择调离。

“大家都走了,山里的孩子怎么办?”为了山里的孩子们能继续接受教育,宗友银毅然选择了留守,一个人带了三个年级,实在忙不过来了,他就把当代课老师的女儿叫了过来,父女俩一起为山里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蓝天。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员的逐步外迁,2005年,山家小学也撤点了,宗友银调入了马源小学。没过多久,新华小学也被合并到了马源小学,同样保留了低年级班级。考虑到宗友银年纪大、腿脚不便,学校没有安排他过去任教。

然而,当宗友银看到几拨被安排过去的老师都打了“退堂鼓”,新华教学点面临缺老师不能开学时,他又自告奋勇申请到教学点去任教。为便于工作,他还说服妻子,一起搬到了学校同吃同住。

因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到了2013年,新华教学点只剩了3个学生,而且都是父母外出做合金门窗的留守儿童。

为了照顾好这3个孩子,宗友银既为人师、又为人父,不仅把他们都安排在学校吃住,还得帮他们洗衣做饭,辅导功课,孩子们都亲切的称他为“宗爸爸”。

前几年,新华教学点只剩下正在读三年级的李正东一个学生。因老师编制紧,宗友银还得在马源小学任教,每星期有近20节课。

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他每天早上从村子里用电动车接上李正东,一同前往马源小学上课,中午,载着李正东到新华教学点吃中饭,下午放学后再送李正东回家。

孩子的父母说,就是他们自己也很难坚持做到,何况宗友银还是腿脚不便的老师。可宗友银却笑笑说:“这其实算不了什么,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不过,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照顾好生病的母亲,即使在她生命最后的时刻,我也没能挤出时间陪在她的身边尽孝。”

“妈妈,我对不起您,下辈子我一定好好报答您!”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送走母亲的那天,宗友银长跪不起,泪流满面。

他虽然是一名普通的山村教师,可为了里孩子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但对于家人,他有的全是内疚。

“孩子的教育是山村的希望与未来,我不能让他们的希望在我手上破灭。为了他们,我只能在家人和孩子之间选择孩子了。”宗友银一心扑在孩子们身上,根本没时间顾及家里。家中两位老人、四个儿女开门七件事,就全靠妻子一人操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用生命诠释着爱与责任,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山里的孩子们。如今,岁月虽然在他额头上留下了一道道皱纹,可他仍然执着地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不遗余力地奉献着……”安义县教委的同志都被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的未来,看到了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的内心世界,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同时,也让我们想到了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刻不容缓。”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