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玫瑰花娇妍、怒放的季节。
因这花,更因它的美丽与芬芳,使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儿时的五姑来,浮现出那时她那娇小的卖花的身影来;我的耳畔似乎又萦绕着那时她的卖花声来:
“玫瑰花,又香又好看的玫瑰花……”
她的声音稚嫩,动听、悦耳。
她和我一样大,属于七0后。当我和比我小一岁的小叔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向学校的时候,家里却没能让她和我们一道去上学,而是决定让她永远无缘到学校去念书。
只因那时家里穷,爷爷奶奶又重男轻女,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供她一个女孩子上学。她只能以渴求而羡慕的目光,天真地看着我们天天去上学,又放学。
有时候我在想:这难道就是那个年月贫穷的家庭女孩子的宿命么?
儿时,每当初夏来临时,老屋前的那一大丛玫瑰花便开得一团火似的,有水红的,有猩红的……若是霑了朝露、微雨,更是娇艳欲滴。
面对着娇人的玫瑰花,奶奶或某个姑姑,在早晨的时候,便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来,放到柳条编织成的络子里,让五姑挎在肘弯处,到本村我们读书的小学校去叫卖。
她穿着陈旧的带有补丁的粗布裤褂,脚着一双自己纳的纤层底的布鞋,站在我们小学校的教室的外头,轻声地叫卖着:
“玫瑰花,又香又好看的玫瑰花……”
小学里的小女孩特别爱花,一会儿功夫,花就卖光了。
五姑把鲜花售了出去,自己也收获了几角钱,收获了高兴。她这才提着空空的络子,微笑着回家去了。
第二天早晨,鲜花依旧,五姑依旧,叫卖声依旧……
那时的乡村学校没有围墙,这使得她的来去,既自由、又方便。
我在学校和一群年龄相仿的同学享受着老师的教育、以及书本知识吸收的时候,五姑除了卖花,还经常在家里织着渔网。
细细的、白白的尼龙线缠绕在竹片制成的梭子上,在她的手里不停地挥舞着。她囿在土墙茅屋里,一月一月地织,一天一天地织,寒来暑往,累酸了手臂,近视了眼睛,织就的是一条条丝网,密密麻麻,疏密有致,以备日后到海里、河里去捕鱼时派上用场。
当我在学校里天真无邪地和同学玩耍时,她,一个普通、平凡的农家小女孩,却只能在家里,只能和其他几个同样目不识丁的姑姑做着各种各样的活:纳鞋底、做布鞋、织网、织手套、织毛衣、煮饭、下田……
没完没了的农活与家务,缠着她,使她的灵性与智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赫尔岑说:“书,就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的遗训,就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青人的忠告,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不识字的五姑她们,岂不是一件可悲可叹的事情?
有时我在想:即使五姑聪明如林兰英,智商如居里夫人,可无缘后天学校的教育,无缘书本知识的吸收,她们往往也只能空有天赋。无限才情,也只能白白地付予东流之水,留下一片苍白的人生。
富有,才能孕育博学、多才,远离苍白、无知。
值得欣慰的是,当初因贫穷,没能上学的她,今天虽然过着平凡人的生活,却也得到了小家庭应有的幸福。这对于她,也就足够了。
反观人的一生,不一定要有大学问、大贡献,小花小草,一样美丽,一样能美化装点着世界。
可我总觉得当初贫穷的家庭,亏欠着五姑她们一点什么。
长愿千家万户远离贫。平凡人家子女,人人得以学识渊博,再无目不识丁的人!
更长愿像五姑那样的卖花声,变成那朗朗的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