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柳絮依依的头像

柳絮依依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22
分享

神秘古老的邓村石屋

   正午的阳光特别灿烂,我们离开古老的东洞村朱屋大宅院,沿着石块堆成的矮墙走在小路上。在古村落大榕树下转悠,大家拍摄了遮天蔽日的大榕树后,上车前往久负盛名的邓村石屋。

   神秘古老的邓村石屋背靠绿悠悠的竹林,面对半月形池塘,屋前有晒谷场,三排麻石路平铺于古村落,这里依山傍水,是块风水宝地。石屋由广府巨富石火星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是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客家围垄屋村落。据说石火星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义王石达开的宗亲,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体恤百姓,生平事迹为后世传颂。清朝时做谷米小生意的石火星因在冬天接济一位乞讨的老人,买了老人的一尊铜佛像,让进城寻找儿子的老人有了路费,老人感激不尽,说他以后会有好处的。老人因佛像无头找不到买主,才在寒冷中乞讨。石火星卖出佛像时,买者识货,说是一尊金佛像,他竟卖了大价钱。从此,他有了本钱,生意越做越大,乐善好施的他到佛山为重修佛山祖庙捐资,被皇上赐予“朝议大夫”头衔。生意越做越火的石火星怀着感恩的心斥巨资重修旧村场,他改变传统客家围垄屋全封闭格局,把四十多座民宅分成左右后三边,环绕祠堂成“凹”字形排列,建成了远近闻名的石屋新村。百多年过去,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为了振兴乡村,石屋旧貌换新颜,被打造成“邓村石屋田园度假酒店”。

   隔远看见青砖黛瓦的天德门门楼边绿树下的四个字“吾乡石屋”,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这让我想起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伺人寓娘》中的“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走在木栈道上,远处青山如一道屏障隔断了那边的世界,村落左右各设一座门楼,从右门楼边走,青山绿水中的古老石屋飞檐翘角,屋檐下雕刻的浪花图腾如水波翻滚。古韵悠长的石屋正大门挂着大红灯笼,融合了客家和岭南古建筑风格的的石屋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人惊叹古建筑艺术的精湛。

   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石屋古朴素雅,大门边有威武祠堂的介绍:威武祠堂始建于清咸丰年间(1852-1861),后有维修。坐西朝东稍偏北,五间三进,总面阔20.5米,总进深41.5米,占地面积850.75平方米。悬山顶,人字风火墙,灰塑龙船脊,屋面盖瓦,青砖石脚墙。全祠封檐板施彩色木雕,墙楣饰香山九老、山水、花鸟、丝扇等大幅彩色壁画和诗文,纹饰清晰精致……威武祠堂是增城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穿梭在头门、中堂、后堂,不时坐在离服务前台不远的藤椅上,观察文友们拍照,祠堂里落下他们的欢声笑语。我转头看到威武祠堂老墙上留下的标语,有些字迹已模糊,这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烙印。灰色的老墙承载着斑驳的记忆,老一辈人不会忘记曾经走过的岁月。走出威武祠堂,见到石焕新民宅的简介:始建于清咸丰(1852-1861),后有维修。坐西朝东稍偏北,平面布局为三间两廊,面阔8.2米,进深11.3米,占地面积92.平方米。正屋为悬山顶,灰塑龙船脊,阴阳瓦面,青砖石脚墙,砖墙搁檩……石屋自然村是一条客家语系村,而石焕新民宅则为广府建筑,当地少见。该民宅至今保留原始建筑风格,保存较好,读研究当地民房民俗有重要价值。石焕新民宅整体结构保存较好。

   在石焕新民宅前拍照后,进茶吧吃了水果,开始品茶。听着文友们谈论石屋的前世今生,心在氤氲的水雾中起了波澜,不再淡定平和。我惦记着石屋与太平天国运动名将石达开有何渊源,又不好意思问,就走出来,在石屋各处溜达。穿行于数间石屋,犹如走在迷宫。突然发现右边高大的石屋炮楼,就匆匆走近炮楼,阅读其简介:建于清咸丰(1851-1861),坐南朝北少偏西,平面布局为长方形,宽13米,深9米,建筑占地117平方米。楼高六层约20米,墙厚0.78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脊,碌灰筒瓦,平铺三叠青砖出檐……该炮楼是一座砖木石结构广府特色乡村防卫建筑,坚固结实,保存较好,为研究当地古代乡村安全防卫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研究价值。

   爬上炮楼第二层,俯瞰石屋全貌,以威武祠堂为中轴线,古屋鳞次栉比地排列在竹林前。威武祠堂曾是乡亲的议事堂,如今成了酒店服务中心。古民居改建成新民宿,别有一番情趣,文友们有的在吾乡阁、望乡阁、焕新阁、雅石阁、风竹阁前拍照,有的在古藤桌椅上小憩,有的坐在摇篮悠闲地荡秋千,有的走进书屋阅读,有的在茶室品茗……

   走下炮楼,我们直奔左边翠竹前的民宿。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改建的现代民俗,一改往日凋敝破败的景象,古香古色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游人们见了惊叹不已。在清朝客家建筑群徜徉,蓝天碧竹映衬着世外桃源中的古建筑、田野、水塘,恍如走进古代的水墨丹青画卷中。午后的阳光柔柔地照在山川大地,静静地欣赏田园风光,在鸟语花香中感受传统文化底蕴,得到厚重的文化熏陶,是一种多么美的享受。后龙山的清风徐徐吹来,放松心情,深呼吸一下,觉得心旷神怡。文友说酒店有古典原木的明式家具,吾乡阁有院落式别墅套房,焕新阁、雅石阁和福石阁有天井院落套房,望乡阁有景观大床房等,我们什么时候在假期来这里,在历史厚重的石屋游玩,尽情享受田园生活,感受古代风情。

   茂密竹林中虫鸣不歇,微风吹来,阵阵凉意袭身。青翠欲滴的竹海给人无穷的想象,梅竹菊兰四大君子中的“竹”代表虚怀若谷、谦逊包容、高风亮节的品质。此刻,想起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诗中描绘的与世隔绝的得道僧人是我们凡夫俗子无法理解的,隐居深山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要放弃红尘喧嚣,不理凡尘俗事,放弃功名利禄。在“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的季节,欣赏竹林的翠绿,不免为老荷花落下片片红衣而感叹,四季轮回,时光如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民宿外的山泉泳池水质清澈,爱好游泳的人如鱼得水。竹林养生泡泉是爱好养生之道人的去处,现代人压力大,开始注重养生了。

   在百鸟鸣唱的四季果园漫步,可采摘每个季节的时令水果。来到岭南,常为“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景象痴迷,喜欢荔枝林,源于老家也有叫荔溪的地方,那里的古驿站就是唐代将士策马扬鞭为杨贵妃送荔枝的歇脚处。读书时,古诗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让同学们不停议论荔枝是什么水果,生长在大山深处的我们从没见过。那时不理解宫廷中荣华富贵的生活,不理解帝王对妃子的宠爱,只是关注从没见过的荔枝。

   去四季花开的野外,有人待在田园久久不愿离去,那里可以耕田插秧,体验农耕生活,儿时的记忆是最美的画面。田间地头的大榕树、荔枝树如一把把碧绿的遮阳伞,有人悠闲地坐在树下观景、闲谈。

   亲子游玩项目吸引了大人、孩子,人们在假期可带孩子做传统手工、捞鱼虾、玩泥巴,在大自然体验客家乡土风情,这是城里孩子无法体会的有趣活动。回想我们小时候在乡下读书,没有家庭作业,放学后就在田间玩泥巴、抓蝌蚪、捉迷藏,真的很怀念以前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时间过得真快,阳光西斜,染得田野、竹林、石屋成一片金色。我们要离开石屋了,走在木栈道上,看水波微漾,乐不思蜀的我们恋恋不舍。看到“吾乡石屋”几个大字,我又跑回门楼里,要文友再拍个美照,把美好的瞬间定格为永恒。期待下一次细细体验客家风情,多了解传统文化和古建筑的艺术魅力。

(文中有关威武祠堂、石焕新民宅和石屋炮楼的简介来自于邓村石屋景点)

作者:金萍,笔名柳絮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