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茕
电视剧《人生之路》在央视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网上有不少评论,有关于演员演技的,有关于剧情分析的,还有其他方面的。我想说的是,高加林这个人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种品质及其代表性。
我有幸在《人生》这部小说出版不久就阅读了。
说起阅读这篇小说的经历,至今仍然历历在目。那时,因为经济拮据买不起书(不仅仅是我个人买不起,班里的同学大多数买不起),只能靠借书维持日常的阅读。有一位家在城市的同学买了一本期刊,记不清是《收获》还是《十月》,里面正好刊登有《人生》这部小说。这个同学把期刊带到宿舍之后,自己还没来得及看,就被一位跟她关系要好的同学抢了去读了。她谈了自己的阅读感想之后, 我们班上的10位女同学你争我抢,加班加点去读。有同学在晚上宿舍熄灯后,站在老师住宅楼的窗台下,借着从窗户透出的微弱灯光阅读。有同学克服心里障碍,站在厕所的窗外看到半夜三点钟。还有一位同学趴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了个整夜,终因缺课被老师点名批评。我是利用拂晓,天刚麻麻亮,大家还都没有起来时,断断续续读完的。那时,同学们的阅读热情是前所未有的。一周的时间,我们每人都看过了一遍,还是意犹未尽,所有人都还想再看一遍,结果大家都没看上,那本书已经被外班的同学借走了。要想再看到那篇小说,恐怕要等到把书翻烂了。
小说《人生》在当时的青年人中,尤其是高校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那是因为,我们这代人中,或多或少地都与高加林有着相似(或相近)的经历。于是,在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也是小说《人生》在当时轰动一时的原因。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高等教育考试刚恢复没几年,想上大学实在是太难了。当时社会上把考大学称作:“过独木桥”,难度可想而知。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要想出人头地,走出山野,只有考大学这条路可走。可是,那时,山村的教学质量远远比不上城市,大学招生的名额又太少,考大学堪比过独木桥一样的难。
就拿我们当地的情况来说,那几年,录取率不到3%,而且是按照预选后40%的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计算的。如果按照当年高中毕业生的总数来计算,恐怕连1.5%都不到。
在高等教育考试恢复后的五年里,全县有十所办有高中教育的中学,据说每年录取的名额只有一、两个的中学有好几所,甚至还有推光头(全部都没有考上)的现象。于是,县教育局在1981年7月份撤销了三所办有高中的中学,只保留初中教育,我所在的中学就是被撤销高中教学的中学之一。就在这一年,我考场发挥失常,没有被录取。校长的一封信,使父亲才肯为我求亲戚帮忙,让我到县城的一所中学复读。这一年,我竭尽全力地学习,可是由于底子差,我的学习成绩还是没有取得很大进步。1982年,我的考试成绩离本省大专录取分数线还是差了1.2分。我带着满心的遗憾上了省城一所中专学校。
可在当时,我们这些被高校(中专)录取的人,被称作时代的“幸运儿”,我成了其中的一员。一张录取通知书就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我们一辈子就不会再当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从此与我们无关了……
那时,我们班五十名同学中,据说有四十三名同学都有复读的经历,有的同学复读了2年,还有复读3年的,我们才勉强考上了中专。其余那7名初次成功考上的同学,我们都十分羡慕。
《人生》看过后,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思绪总是被高加林那个人物萦绕,我还想再认真的阅读此篇,以便找出高加林“人生悲剧”的真正根源。我曾天真地认为,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现实生活中某个人。我为高加林设想了人生的多种可能性,比如:高加林如果能够复读,一定能走进大学的校园,那他就不可能与刘巧珍有任何瓜葛;高加林摒弃一切杂念,潜心文学创作,他一定会成为远近闻名的作家;高加林到了县委宣传部后,如果跟黄亚萍没有情感纠葛,也不会再次回乡当农民。心里越是想得多,就越想再看一遍小说。可是,同学说她的那本期刊已经丢了,图书馆里的书还在学生中继续传阅。后来,我无意中在校园附近的新华书店里看到了一本小刊物,里面也转载了《人生》。于是,我利用休息时间圪蹴在书店里面的旮旯把这部小说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不过,那本小刊物里的字词有好多是错的,显然是盗版的。可见,这篇小说在当时读者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再后来,《人生》被西影厂改编后拍成了电影。我班有男同学还去了拍摄现场,他当时回来告诉我们班的同学,亲眼看见了扮演高加林和刘巧珍的演员周里京和吴玉芳。他说的话是真是假,当时无从考证,我们只能信以为真。可以想象,那时我们有多羡慕他们了。电影上映之后,我们还是没钱去电影院观看,就四处打,终于得到临近的大学放映的消息。校方历来对学生的管理十分严格,没有特别情况,一般不让学生在晚上外出。我和另外两位同学是违反校规去看了电影《人生》……
四十年过去了,每每想起这一幕都使我心潮翻涌、心绪难平。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青春岁月呀!在那时候,我们仿佛受到了小说主人公高加林的熏染一样,想做的事,义无反顾地去做,完全不顾及结果。
看完了电视剧《人生之路》之后,再次使我想起了那段美好的青葱岁月。教室里一群年轻人围成一圈,对《人生》中主人公命运的激烈争论,那样的情景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如果说小说《人生》是对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年人追求人生和理想的现实反应,而根据《人生》改编的电视剧《人生之路》,更是把高加林追求理想,实现梦想的故事演绎到了极致,让新时期的青年人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实现心中的梦想。
原著中,高加林考试失利,回乡当了农民,后来被推举当上了民办教师,他在老师岗位上勤勤恳恳地教书,不仅受到了学生的尊敬,而且受到了村上的好评。可三年后,他的岗位被村高明楼的儿子高三星顶替,成了一位老实巴交的庄稼汉。高加林被下了民办教师后,进行了自虐式的出山劳动,他在干活时把自己的一双手磨出了两手血泡,把撅头把都染红了。不仅他的父母亲心痛他,连老光棍德顺爷爷也十分心疼他。同村女子刘巧珍更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于是,他大方地找到高加林,并向他表白了爱意。起初,高加林还不敢接受,一来他不甘心在家乡当一辈子农民,有机会他一定要走出去的;另一方面,巧珍的父亲是村里的“二能人”,他怕高攀不上。但巧珍对他的爱是真诚而且单纯的。最终,高加林接受了刘巧珍的爱。他们每天晚上相约在野外的庄稼地里,相依相偎。后来,他们谈恋爱的事终于暴露,成为了村里人闲暇时的谈资。巧珍的父亲找到了高加林老实巴交的父亲,扬言要打断高加林的腿。高玉德老汉害怕自己的儿子吃亏,痛心疾首地劝说自己的儿子,让他和巧珍彻底断了。可高加林不这么认为,他料定刘立本不敢对自己下手,他担心的是,巧珍要受到他父亲的打骂,于是他们暂时放弃了在庄稼地里幽会。
没有了巧珍的相依相守,他的一颗心又重新躁动不安。高加林去井里挑水,看见那口供全村人吃水的井“脏得像个烂池塘”,里面充斥着多种昆虫和杂草碎屑,可全村人就是靠着这口井维持着日常生活。所有这一切让他感到沉重和痛苦。他蹲在井台边,望望眼前的一切,山梁遮挡了他的视线,天空是那么的狭窄。“他闭上眼睛想象,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美好,无边无垠的平原,繁华热闹的大城市,气势磅礴的火车头,箭一样升入天空的飞机……”他睁开眼睛仍然在现实中,井里的脏物依然存在。他不禁朝着巧珍家的硷畔上望去,看见亭亭玉立的巧珍又从那棵老槐树下转过来,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高加林身旁。高加林让巧珍看了一眼井水说:“脏得像个茅坑。”于是,他们决定一块去县城给水井里买消毒剂对井水进行消毒。当他们把消毒剂撒到井里之后,再次引起了村民的不满。要不是见过世面的高明楼出面平息,这件事恐怕不会很快解决。此后,高明楼又给了他们两人相处的机会,让他俩同德顺老汉一块到县城给庄稼地拉粪……。
再后来,人们对他们两个的恋情渐渐地接受了,两人出双入对也渐渐被人们见惯不怪了。
但是,高加林仍然心有不甘,他并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他心中的梦想也没有被巧珍炽热的爱意所融化。她白天出山劳动,晚上接受着巧珍的爱,还利用非常有限的时间努力读书、写作。他在省市报副刊上发表了一篇篇不同凡响的文章。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属于高加林的机会终于来了。高明楼始终为自己的儿子顶替了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而心有愧疚,想弥补高加林的时候,高加林的叔父高玉智从部队专业到地方,并且回到了地区当了劳动局局长。故事戏剧性的转折,同时也给了高明楼和马战胜之流有了巴结领导,给领导拍马屁的机会。于是,在高明楼的力促下,马战胜很快给高加林找到了煤矿招工的名额,并且让他以工代干,高加林并不需要去煤矿上当工人下煤窑,而是去县委通讯组做一名宣传干事。
高加林的苦日子终于熬出头了。好消息来得太突然了,走出高家庄的理想实现得让他猝不及防。他还没回过神来,真的就要去县城工作了。他带着诚惶诚恐的心,恋恋不舍地跟心爱的巧珍在村前的路上做了道别。
高加林就是高加林,她没有辜负组织上的信任,没有给叔父和马战胜丢脸,进了县城他很快投入了忘我的工作当中。他进入通讯组没几天,大马河公社就发生了水灾,高加林迅疾地赶去了灾害现场采访,他不顾头上的暴雨和脚下的泥泞,一刻不停地赶往目的地。他的脚都磨破了,也顾不得疗伤,从现场发回了一篇篇脍炙人口、催人泪下的抢险救灾报道。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县领导的高度赞扬。这时,他在县委很快站稳了脚跟。
正当高加林的工作热情日益高涨,他的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他的高中同学,也是他同学中最能谈得来的朋友——黄亚萍来找他了。初次接触,高加林并没有对黄亚萍产生任何情感,他仅仅是把她当做与他有共同语言的普通朋友来对待。而黄亚萍是有备而来的,她是带着对高加林的爱情和高加林接触的。随着他们交往次数的增多,黄亚萍不仅在言语上向高加林表达了爱意,而且在行动上也出现了攻势。而高加林对她的情感是诚惶诚恐的,他并没有十分乐意地接受。一方面,他跟巧珍已经确立了恋爱关系,而且在高家村人看来,他配不上巧珍,他们的家庭差距是在太大了,这事一度闹得满村风波。要不是巧珍的坚持,他们的关系也不会确定,这个时候他不能辜负单纯而善良的巧珍。另一方面,黄亚萍也有了谈了几年的男朋友张克南,而克南又是他们的同班同学兼好友,他不能对不起同学张克南。所以,他并没有立即接受黄亚萍的爱意,而是陷入极度的矛盾和迷茫当中。可是,黄亚萍的每天去县委找他,对他进行柔情蜜意和甜言蜜语的轮番轰炸,高加林终于招架不了,最终妥协。
高加林爱情的转变是在刘巧珍去县城看望他之后才开始的。他们之间的谈话使高加林心里的天平倾向了黄亚萍。当巧珍到了高加林的办公室之后,在他的炕上摸摸被子,捏捏褥子,看到高加林的被褥太薄了,提出要给他拿来她自己家里那件狗皮褥子时,被高加林很不高兴地拒绝了。她看到高加林不高兴,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于是,随口就对高加林说了一些村里的事,比如,他的小妹巧玲没有考上大学,而是接替三星当了民办教师,三星去县城开了拖拉机;庄上的水井修好了;高加林家的母猪下了十几头猪仔后,死了几只。这些农民常常用来交流的话语,高加林听了之后,心里愈加烦躁。这时,他从心里有点厌烦这个俊俏的、温柔的农村姑娘。巧珍给他一沓钱,让他补贴生活,他也没要。他从此不愿领受巧珍的钱物上的接济,但他心里依然是矛盾的。
从心里上说,他对巧珍还是有感情的,并不想就此了结。巧珍提出要回村,当他送巧珍已经走到了城外的大马河桥时,他让巧珍在原地等他一会儿,便飞快地返回县城给巧珍买了条大红色的丝巾,并且在周围没人的时候,戴在了巧珍的头上。这时他们双方触景生情,热烈地搂抱在了一起。这一抱,让高加林体验到了陌生感,他们的搂抱远没有在村里的庄稼地里那样令人陶醉了。
巧珍回村里了,一段时间再没有去看望高加林。而黄亚萍的攻势并没有因为巧珍来县城而又半点退缩,而是更加纯粹。她要带着高加林回到他的故乡南京去工作,这更使高加林无法拒绝她的爱情。这么优厚的条件,去大城市,而且是南方的大城市,对于祖祖辈辈在黄土地里生活的农村孩子来说,一生也难得的机遇,任谁也抵挡不了。高加林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再三权衡之后,决定辜负巧珍,接受黄亚萍的爱情。
她要对巧珍当面说清楚他和她分手的原因,要让巧珍接受他的决定。恰巧,高加林要下乡采访,路过大马河。他让三星带话给巧珍,把她约到大马河桥头,他们的爱情是从那儿孕育的,也要从那个地方结束。他把一切告诉了巧珍之后,巧珍哭着回家了。而他把自行车推到一处不见人的沟里也大哭了一场。
高加林自从和巧珍在大马河桥上分别后,他稍有闲暇,心里就拿刘巧珍和黄亚萍作比较。巧珍无疑是他在农村的最合适伴侣,而他现在已经在县城工作了,以后很可能要去更远的地方,黄亚萍才是他最值得爱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加林和黄亚萍的爱情也有不如人意的时候。黄亚萍的任性让他时常想起巧珍。他跟黄亚萍相处的时候,什么事都得听她的,而他跟巧珍相处的时候,巧珍任何事都顺从他。他从多方面权衡利弊,还是觉着,黄亚萍才是他这一生要相守的人。
巧珍和高加林分手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痛苦的折磨过后,她违心地嫁给了她并不喜欢的马栓。她心里虽然很不乐意,可理智告诉她:她自己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她配不上有文化有知识的高加林。尽管马栓也不识字,可马栓的脑子活泛,会做生意,她和马栓才是相配的一对。
正当高加林的事业和爱情取得双丰收的时候,他被张克南的母亲给举报到了地区纪委。纪委立即成立了调查组前来县城调查,并很快责成县委撤销高加林的工作。这时,还在省城培训的高加林正沉浸在大城市的繁华给他带来的欢喜中。他万没想到,他的叔父也打电话坚决要求辞退他。等待他的是命运的再次捉弄,就像他自己说的:“生活呀,真是开了个玩笑。”这是他再次要回到村里当农民,这次的感受跟第上次截然不同。他从机关干部转眼之间变成了农民,差距之大让他暂时回不过神来。正如小说中的描述:“他幻想的工作和未来在大城市生活的梦想破灭了。”
高加林冷静下来之后,首先想到就是,他要和黄亚萍断绝恋爱关系。而黄亚萍并不想放弃他和高加林的爱情,在他从省城回来之前,也在托关系留住高加林的干部身份。可事与愿违,毕竟高加林的工作是靠马战胜给弄来的,谁也救不了高加林。
高加林只能回到高家村继续当他的农民,他和黄亚萍的关系也只能无疾而终。从整个小说的布局来看,高加林的人生轨迹看似绕了一个圆圈,他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其实,这并非是高加林人生的最终结局。如同作家在文章末尾章节标出了(并非结局)那样。我们不难看出,高加林在当时是有学识有文化的人,他依然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从头开始,闯出一片新天地。何况,巧珍也在为他的事找高明楼,他很可能再次成为一名教师,他也可能成为一名扎根乡土的作家,为家乡的教学事业和祖国的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总之,高加林不会因此消沉下去,他是怀揣着一代青年人的理想和追求,他的目标终归会实现的。
而电视剧中,高加林的人生道路被编导赋予了更深刻的时代内涵:高加林的录取名额被高双星顶替;刘巧珍的小妹刘巧玲没有考上大学又嫁给了高明楼的三儿子高三星;马栓几次考试不中,而做起了生意;后来,巧珍的女儿生病,她在高双星的帮助下,去上海给女儿看病。她在上海遇上了贵人,做起了生意,并且做得红红火火;高加林还在村里的时候,就写出了报告文学,而且获得了一等奖,后来有幸被上海的知名期刊聘请,成了有名望的记者。后来,担任了该期刊的主编;终于,高加林实现了去大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梦想;高双星冒名顶替高加林上大学的事败露之后,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尤其是在当今实现崇高理想的征途上,没有捷径可走,前路有荆棘也有坎坷,有坦途也有山道,有笔直宽广的金光大道,也有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只要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
作为高加林同时代的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都经历过考试失利的悲伤,工作不顺的颓废,我们也曾经有过泪水,有过迷惘。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代人也有过丰富多彩的人生之路。我们亲历过时代变迁的巨大欢乐,也经历过下岗再就业的辛酸,我们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高加林的人生之路恰好代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代青年人的人生追求和理想。
如今,我们这代人已经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小说《人生》对于我们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电视剧《人生之路》更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
2023年5月19日一稿
2023年6月14日二稿
定稿于2023年6月25
2023年7月4日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