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柳杨的头像

柳杨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807/17
分享

采撷百花共芬芳

采撷百花共芬芳(文学评论)

——简评吴文奇散文随笔集《人生的曼妙时光——我在鲁院的日子

 

 

 

 

得知吴文奇先生出版了一本书,叫《人生的曼妙时光——我在鲁院的日子》,主要是描述和记录他在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习的情况。我喜出望外,因为鲁迅文学院,被称为中国作家的黄埔军校文学殿堂,是我和众多文学作者的向往之地,大家都非常渴望了解鲁院。因此,我也希望能够得到这本书来赏读和学习。于是,就在洛阳市作协会员的微信群里,大着胆子向其留言,直截了当提出了索书的要求。一直等到文奇先生看到微信慷慨应允,我才放心下来。

吴文奇,河南省洛阳市吉利人,在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公司工作;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9届高研班学员,洛阳市作协副秘书长;多篇作品在中国石化文学大赛中获得大奖,著有小说集《我的红灯记》和散文随笔集《人生的曼妙时光》等。

我和吴文奇副秘书长相识于2018年春天,当时我们共同参加了洛阳市作协和新安县联合主办的“全国作家看新安”采风活动。其实,在这次采风之前,他的大名我已多次听到。特别是近两年,他因被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录取和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之事,在洛阳文坛多有影响。

在这次采风活动中,洛阳市作协赵克红主席亲自点将,要我写一篇新闻稿,报道这次采风活动。稿件由我写出初稿,由文奇副秘书长负责修改编辑,最后交于洛阳作协李国英副秘书长发表。当天晚上,我们三人一直为此忙活到凌晨一点多钟。就是在这个晚上,通过稿件的写作和修改,我和文奇快速地熟络起来。或是年龄相仿,或是同样热爱文学,或是同样朴实善良,可能三者皆有,那晚我们一见如故,很能谈得来,彼此约定要再次见面,再叙文学。

没过多长时间,我们便在洛阳市作协、汝阳县宣传部、汝阳作协联合组织的“全国百名作家走进汝阳”的采风活动中再次相遇。当时,文奇副秘书长还是此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事前,我特意打电话与他,请他一定把自己的大作带上,我对他讲我已急不可耐的要早日拜读!

当我们在去往汝阳采风大巴上相遇时,我便急切地问他要书。他说:广厚兄,别着急,到了咱们下榻的宾馆我一定兑现诺言。他没有当即给我,弄得一路上我都心心念念的。后来我想,可能是那天他带的行李多,在大巴中不愿当着众多作家之面拿书的缘故吧。

到了晚上十点,有些犯困,我正要准备上床睡觉时,只听文奇敲我房门并叫一声我的名字。我赶紧下床开门迎了上去,心里还咯噔一下,嘀咕是不是赵主席又下达写作采风报道的任务了

谁知道,文奇一见我面,就笑眯眯、十分郑重地把《人生的曼妙时光》这本书递给了我。我双手接起这本书,并捧了起来,随着书的名字跃入眼帘,一下子睡意全无。

回到床上,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只见在扉页上一行清秀的钢笔行草写着:请广厚兄雅正。落款是,文奇二〇一八年四月。

心中一喜,便开始仔细读了起来。

 

 

从洛阳市作协副秘书长赵向颖先生口中得知,文奇出身书香门第,其父亲是洛阳石化子弟中学的语文老师、校长,文学功底深厚,特别是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向颖还告诉我,文奇的父亲之所以为他起名“文奇”,也是希望儿子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有所建树。文奇不负老父亲的殷切期望,在文学创作上果然硕果累累,跻身鲁院学习,问鼎中国作协会员,成为了数十年来洛阳市24名中国作协会员之一!

利用采风的间隙,我如饥似渴地读起文奇的这本书来。读着读着,越读越有情趣,越读越入迷。何故?因为这本书,不仅是一本难得的文学佳作,而且其以独到的眼光,采用日记体的纪实手法,发扬吃苦耐劳的勤勉精神,带领广大钟爱文学的读者,走进了鲁院这座高雅的文学殿堂!

步入这座圣洁的殿堂,聆听大师们的金兰之声,是多少文学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愿望。这样的愿望,在全国只有凤毛麟角的作家才可以实现。作者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凭借自己过硬的实力,终于拿到了这张入场券!

你想,这该有多难啊!这一点,在洛阳作协赵克红主席为此书所做的序言《在文学中传递温暖》里有客观的体现:“由于条件苛刻,名额有限,能被鲁院录取的学员,可谓凤毛麟角,这也印证了吴文奇先生的实力(据我所知,自2002年高研班建立至今,文奇是洛阳15年来的第二人)。”

读着这本书,我不仅触摸到了鲁院多姿多彩的文学生活,领略到了大师们高超的文学技艺和风采,而且感受到了作者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辛勤跋涉的众多感悟和心得,很是难能可贵。本书众多章节在细致入微的刻画之中,不时有神来之笔,生动感人——或让人哈哈大笑,或让人热泪盈眶!

按照该书的篇章结构,我一日一日地读来。今天,读到了《第一百天》,我的泪腺被文奇的妙笔一次次戳破……

作者这样写道:

昨天,诗歌论坛上的精彩对话,激起自己的诗歌创作热情。语不惊人死不休,考虑了一天,想剑走偏锋,就写了两首“歹毒”的诗:

 

鲁院,我的文学“监狱”(外一首)

 

这是一座“监狱”!

关着

鲁迅、矛盾和冰心们。

 

这里有长长的“枷锁”,

铐着

文学精神。

 

文字是他绑人的麻绳;

文学是他锁人的铁窗。

 

今天我跨进了

这座牢笼

在此疯狂成长……

 

 

我的监狱

 

我从没离开过

“监狱”

 

小时候

妈妈的怀抱就是“监狱”

即使现已五十岁

仍觉无限温暖

 

后来

被关进了学校

扒着知识的铁窗

渴望远方的蓝天

 

结婚后

进了另一个“监狱”

妻子是“狱长”

孩子是

枷锁上的甜蜜

 

今天

我被文学捆绑

驮着一辈子的文学梦

几步便被押到了

鲁院

 

我从不挣脱这些

“监狱”

甘愿把

这牢底坐穿

读者朋友如果也认真读过这两首诗,就知道我之所以流泪的原因了。因为从这两首诗里从这本厚重的文集里,我深深体会到了文奇的文学苦旅!

试想,一位身处石化企业的基层作家,一辈子对文学孜孜以求、无怨无悔,除上班干好自己本职工作外,利用业余时间把自己孤独地关在陋室之中进行写作,并为之艰辛拼搏和奋斗了二十年,终成正果,实属不易!

李白曾在自己的诗作里慨叹:古今圣贤多寂寞!其实,古往今来,人生莫不如此——“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在文学上付出的多了,与亲人们团聚玩耍的机会肯定就会少了,因为一天就24个小时呀!

爱屋及乌,我深深为文奇、也为我自己而感动。我的文学创作道路与文奇颇有几分相似,开始从事的都是新闻报道工作,后来走着走着,就走进了神圣的文学殿堂。说句实话,我羡慕文奇,他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路走来,还是颇为顺风顺水——在知天命之年,实现了自己文学创作的人生梦想,被中国作协吸收成为了会员。自中国作协成立70年来,中国作协会员仅有11000多人。要知道,全国还有多少位文学爱好者,一辈子躬耕文字,含辛茹苦,但到死也没能实现加入中国作协的梦想呀!

 

 

从书中得知,文奇的文学创作体裁重点是小说和散文。由于作者的小说我没有读过,因此,不敢妄加评议。作者文学创作的副业——诗歌,虽然书中为数不多,因我酷爱诗歌的缘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谓可圈可点。

在这本书的《第五十六天》一章里,作者在鲁院“母亲节手电筒诗会”上,对着老家的方向,深情朗诵了自己在2016年创作的奉献给母亲的诗作《梨花放》:

我那小村庄,年年梨花放。

满树一片白,百里闻清香。

 

梨花雨纷纷,树下坐俺娘。

手摇纺车转,棉线细又长。

 

白天来纺棉,晚上做衣裳。

家人围一起,听着纺车唱。

 

爷有新布衫,爹有的确凉。

哥穿新布鞋,妹披花衣裳。

 

那时姊妹小,时时拽着娘。

尽管家里穷,天天梨花香。

……

由于全诗过长,共有13小节,因此,在这里不再全部抄录。笔者想说的是,作为一首现代诗,在形式上却可以“这样写”——朗朗上口,唇齿生香;平白如话,生动感人。仿佛是人人皆可吟唱的一首民谣,非常符合白居易的诗歌特色。真可谓别出心裁,美不胜收!

这首诗在思想内容上,也是经过精心锤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纵观全诗,感情充沛,母子情深。平白如话的语言流露出无限真情,情感表达水到渠成,没有半点刀劈斧凿之痕。我一次次诵读,一次次泪落如雨,一次次把我带回到自己小时候的家,一次次想起那个并不富裕的年代,一次次想起父母兄弟姊妹们纯真的亲情……真可谓是“两句数年得,一吟双泪流”!

 

 

一本好书的成功之处,在于能给人以启迪,让人从中学到和思考很多东西,进而得到教益。这些,文奇在其佳作中都做到了。

文奇在这本书中,记录了他在课堂聆听众多文学大师讲课的内容。大师名流们的谆谆教诲,让我们深入浅出地领略了诗歌、小说、散文等各种文学体裁的创作诀窍。这些经验和心得,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折射着文学的光华。读之,如玉液琼浆,沁人肺腑,启迪心智;如仙乐在耳,袅袅萦绕,余音悠悠;如花香鸟语,婉转动听,陶冶性情;如山涧溪水,清澈见底,汩汩而出,鱼游虾戏……

关于小说的创作,记述颇多,十分珍贵。在《第六十六天》一章中,记录了著名作家陈晓明讲授的《先锋派与传统性——当代小说的潜在流变》;在《第七十二天》一章中,记录了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主讲的《中国小说与中国故事》。尤其是在《第五十二天》一章里,记录了德高望重的小说家王蒙先生的授课过程,把小说创作课推向高潮。

在文奇的笔下,王蒙老先生在课堂上精神矍铄,谈笑风生。王蒙先生曾经担任众多文坛要职,出版小说100余部,更有多部佳作多次斩获国内外文学大奖。在课堂上,老人家脱稿演讲,潇洒自如、妙语迭出侃侃而谈之间,引经据典,中外著作,信手拈来,堪称是一顿饕餮盛宴!学员们听了,宛如心嗅兰香,痴迷不已。以致于在与王老合影的过程中,本来闷骚的这届学员们却趋之若鹜,几乎挤爆了整个休息室,让年迈的王老着实有点“招架不住”。

在《第五十三天》一章里,文奇记录了他们师生共同探讨小说创作的情况。在作品研讨会上,同学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火花四溅,精彩无限。特别是作者题目为《浅谈朱旻鸢小说中幽默的语言风格》的发言,对朱旻鸢小说中的语言风格进行了理论分析,活灵活现,风趣幽默,引人入胜。现部分抄录如下,或许会对读者有所启发:

小说是有语言构成的。语言是其第一要素,人们通过语言来解读小说。离开了语言就没有了小说。

小说语言有多种叙述风格。有快人快语、感情奔放的,有慢条斯理、文中矜持的,有生动有趣、词汇丰富的,当然还有枯燥无味、如同嚼蜡的。

……

一、朱旻鸢小说中幽默语言风格的建构手段。

朱旻鸢的《在坝上》,其幽默语言风格的建构,我认为有五种手段(可能还不够全面)。

1、用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法来营造幽默。比如开头第一段中:“由于实践经验的缺欠,无论我怎样使出浑身解数,运用‘吹、钩、拨、拉、捅’等烧火棍法秘诀,灶膛里的火苗子还是像个鬼火似地奄奄一息,就是旺不起来。火旺不起来,站在灶台前挥舞大勺的炊事班长江暴牙就拼了命地扯开鸡公嗓嚷嚷,你想让全连吃冰激凌是不是?玩炮不行,玩烧火棍也不行,就玩蛋去吧!”再如:“老谢和李乌鸦的嘴就像两只贴在我左右耳上的音箱,一只放高音,一只放低音,一只播鼾声,一只播梦话。”“老谢把白眼球翻向老曹,翻得像两颗剥了皮的鹌鹑蛋。”“我们的眼睛就像黄鼠狼见了鸡,都绿了。”等等。夸张、比拟、讽喻、反语、对比等,是作家常用的修辞手法,但朱旻鸢使用得更为大胆,更为可笑。他通过这些修辞手法,较好地建构了幽默的情境,进一步增加了语言的鲜活色彩。这种例子在小说中很多,俯拾即是。

2、用词语的反常规搭配来营造幽默。比如:“啥叫恳谈?知道座谈不?不就是坐着谈嘛。恳谈呢?当然是先啃后谈了。老谢就嘿嘿一笑:都是东北老乡,太熟了不好意思下手。”再如:“土豹子打架还有一个绝对优势,那就是他是连长老杨的人,手里整天捏着一只老杨亲赐的‘尚方宝哨’”还有:“我用鲁迅先生冷对千夫指的横眉冷对了老曹一下”“所以老曹身上至今仍有职业化的痕迹。一是长相聊斋”。等等。语言本身除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外,又具有相当程度的变异性。词语的反常规搭配,破坏了正常语法规范,就会打破正常的思维惯性。幽默语言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作者通过语序的颠倒、语体的变异等,营造出了俏皮、幽默的语言氛围。

3、用语言的粗糙化来营造幽默……

二、朱旻鸢幽默的语言风格在小说中达到的审美效果。

我们知道,幽默的语言风格,在不同作家的作品中,产生的审美效果是不一样的。在钱钟书那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率真与睿智;在鲁迅那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冷嘲热讽的尖利;在老舍那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寓庄于谐的轻松和善意;在王朔那里,表现出来的是对社会的嘲谑与调侃、不屑与讥讽。那么,在朱旻鸢的小说中,这种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产生的审美效果是什么呢?

……

通过这篇作品分析,我感受到了文奇较深的文学理论功底。尤其是他在深入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善于总结把握作品的语言风格,举例恰当、论证充分,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读后使我深受启发。

 

 

书中关于对诗歌的讲述,也很是精彩。平日,我偏重于诗歌创作,对此,读得更是津津有味,反复揣摩。

在《第六十四天》一章里,文奇记录了著名诗人西川讲授《谈谈诗歌的分类》一课的内容。西川老师授课先从一个小故事导入,指出:

一个诗人创作不外乎是自己对事物的感受,或是写亲人,写故土,写遭遇,或是表现自己有非凡的想象力等……一个重要诗人,必须是深思熟虑后,才能写出作品。

正牌的英国浪漫主义,有几个原则,一是从平常中看出不平常,语言不拗口。我们中国人说的浪漫主义,更多的是拜伦和雪莱,他们两个在英国被称为魔鬼,是撒旦派,而我们接受的是高尔基改造的消极浪漫主义……现代诗歌,目前在中国还没有一个评价标准……我们看到的多是情绪,很少有冷静的思考。

诗歌如果分类的话,不管如何分,总要和外国文学有联系。从发表平台讲,活跃在杂志上的诗人,一般是作协系统的;网络上的诗人,一般都是口语诗……1989年以后,很多知识分子沉寂了下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口语诗开始兴起。当时产生了美国的嬉皮士运动、垮掉派等……这些口语化的诗歌,他们中一部分特别在意地方性。地方性也是从国外来的……只有大国才敢强调地方性……你没有弄清地方性中的大国观念,就不能谈地方性……谈论地方性的时候,这依然是从美国来的……梨花体诗歌,世界上早就有了。你目前所写的一切,世界上都早有了……创新是非常艰难的。什么是意向?它和形象有什么不同?意向包含形象,还表现一个人瞬间的心理历程……

目前中国的诗歌,有口语诗人,有强调地方性的诗人,还有强调梨花体的诗人,有非常愿意使用有文学性意象的诗人,有的诗歌带有抒情性,有的诗歌中容纳了思想,有的是表现苦难和阴暗面。如果把当代中国的诗歌、诗人分类,大致就是这些。此外,还有一种诗人是很特殊的,是从中国古诗中来的……还有一种是无法归类的作品,是跨界的,如赫尔博斯用英语写西班牙语的作品……

我认真学习了书中西川老师的观点,综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读后觉得于自身还是大有裨益的。我相信文奇当时想心情和我是一样的,因为他在书中写下了自己对诗歌的感悟。他写道:

到鲁院后,班里有不少诗人,平日在和他们的交谈中,不由使我对诗歌进行了重新认识。那天早上,吃罢早饭,我和诗人徐俊国一起来到了楼外。当时,太阳初升,光线亮丽,北京的天空如水洗一般瓦蓝幽远。对此,我说了句:“今天万里无云。”谁知徐俊国却说:“今天,天蓝的没有一丝皱纹。”我听罢后,当时就愣在了那里。

这样的感悟和心得,能够让广大读者更快地领略到诗歌创作的真谛和奥秘,很有借鉴意义。像这样的笔墨,书中不胜枚举,可圈可点,令人受益。特别是记录师生共同举办的“母亲节手电筒诗会”,更是别出心裁,动人心弦,令人过目难忘。

 

 

关于散文的创作,书中记述不少,异常珍贵。作者在《第一百零三天》里,详细记述了刘景松(网名:茶楼小二哥)的典型发言,他在赞誉了朱自清、鲁迅、周作人散文之美后,直击当代散文写作的弊端,振聋发聩:

依我看来,合格的文本无外乎“文通字顺,不用长句”。这么简单的要求,说白了就是“读着不累”。而对文本要求更高的散文,则需要在其基础上加上我们的母语——汉语言写作的音乐性,也就是节奏感和韵律感。简单说,就是“听着很美”。

……

用一个成语来说,叫“引人入胜”。那么,我们看看,这几篇散文有没有做到这一点?

……其实,要体现代入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哪篇文字让人看了放不下,停不了。这次研讨的作品中,有两篇我是直接读完,余下时间又读了几次。而有一篇,是我在写这个发言的时候,才很吃力的将它读了一遍,而现在,我却全然忘记了它的内容……

读了此文,我觉得刘景松的话语虽然过于尖刻了点,但却是我们创作散文的“苦口良药”,令人击节赞赏。好听话、恭维话听得多了,人进步不了,对散文创作也毫无裨益。

其实,这样的精彩例子,我谈到的只是以一漏百,读者可以从书中寻得更多的精华。

文奇的散文创作也是佳作迭出的。书中记录他刊发于《中国石化报》上的散文《雅克拉的星星》,写得曼妙有趣,令人为之一振:

雅克拉的夜晚非常黑,大地像裹了一层厚厚的棉袄。但雅克拉的繁星,却很亮,亮的甚至有点晃眼。

不过,我们的雅克拉之夜,是从下午3点开始的。

……

作者的散文,正好与刘景松的发言前后呼应。特别是文章开头,只用寥寥数笔,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眼球。由于篇幅所限,文中内容在此不再摘录。

读了文奇先生的书,多有感触。信笔写来,不知不觉已超过了7000字。但是,我感觉自己对整部书的解读,只是冰山一角。由于篇幅所限,很多内容并未完全展开。

我认为,《人生的曼妙时光》这部书,可以看做是专为基层文学创作者写的一部工具书,对于基层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来说,实在是不可不读的佳作

最后,我借用一句评书结尾的套话,来结束我这篇文章吧。那就是:欲知详情如何?还请阅读全书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